facebookPC

行人違規取締暴增51%!交通部強調「沒有站哪一邊」網:居然說人話了

17 May, 2025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交通部近來修法,加重車輛不禮讓行人罰則,但此舉引發職業駕駛團體反彈,面對爭議,交通部強調,違規取締不分駕駛或行人,目的在於減少事故發生。根據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行人違規與車輛不停讓行人的取締件數雙雙攀升,也讓網友們直呼:「交通部居然說人話了」。

政策修法惹議

交通部近期修法,加重汽車駕駛未禮讓行人而導致肇事的罰則,最高罰鍰可達3.6萬元,此舉引發部分職業駕駛強烈反彈,駕駛團體不滿處罰標準失衡,認為行人闖紅燈僅罰500元,與駕駛人高額罰鍰相比落差過大,決定於5月19日發動抗議行動,包圍交通部表達訴求,並主張應將行人闖紅燈的罰款提高至1.8萬元。

pexels-jeshoots-com-147458-442584
圖片來源:pexels

而最近交通部公布2025年第一季全台交通違規取締統計,其中針對車輛在路口未停讓行人開罰的件數達30,232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14.9%;行人違規(如闖紅燈)案件則高達26,497件,年增幅高達51%。

延伸閱讀:桃園小學生「舉手過馬路」被逼退!10車無視全挨罰,警方回應了

從歷年數據來看,2024年全年針對車輛不禮讓行人共取締110,179件,較2023年同期的140,439件減少21.5%;行人違規的取締數卻從70,839件上升至85,239件,增幅達20.3%,交通部指出,數據反映行人違規行為並未改善,已成為提升道路安全的重點課題之一。

交通部強調不分彼此

針對外界質疑執法是否偏袒行人,交通部強調,無論是駕駛或行人,只要違反交通規則都會依法取締,交通部表示:「談論交通安全,關鍵不在於『站哪一邊』,而是『如何有效避險』。交通規則設計初衷就是讓每位用路人提升安全,所以取締違規 不分駕駛或行人 ,目的都是為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

交通部進一步說明,在道路使用的權力結構中,行人屬於相對弱勢群體,一旦發生碰撞,通常是受害最重的一方,因此,政策上有責任加強對行人的保護措施,即使同樣針對違規開罰,也應考量雙方在現實中所處的風險與處境。

延伸閱讀:連彰化人都不知道!彰警獨創佛系拖吊,只要進保管場前攔截「一律放行」

網友肯定:終於說人話了

而交通部在官方臉書貼文,獲得不少網友支持與肯定,留言區中不少網友表示:「Wow,這不是我之前認識的交通部,讚啦」、「交通部居然說人話了」、「難得觀念正確」、「這不是我認識的交通部,但我願意重新認識你」、「交通部撐住啊,職業駕駛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