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夏天騎車快熱暑!7/1起台北市調整740路口紅燈秒數,騎士不再曝曬

01 Jul, 2025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夏季到來,面對連日高溫不斷,氣象署針對台北市發布高溫橙色警示,市區氣溫動輒就突破36度,為降低民眾在戶外等候交通號誌時的中暑風險,台北市政府自7月1日起啟動「夏季熱浪防護機制」,也首度針對740處路口紅燈秒數進行調整,期望改善機車族與行人於高溫時段的等候。

離峰紅燈平均調降21秒,最多可減50秒

北市交工處表示,此次號誌調整聚焦在夏季上午11時至下午2時的交通離峰時段,針對全市主要、次要幹道與學校周邊路口進行檢討,經分析暑假期間車流相對減少,因此調整740處路口紅燈秒數,平均縮短約21秒,其中部分路口甚至可減少高達50秒,例如信義區五岔路口紅燈從120秒降為84秒,松仁路與莊敬路口則由110秒縮至76秒,兩者整體週期縮減明顯。

pexels-asphotograpy-190448
圖片來源:pexels

行人通行權益優先,綠燈秒數僅微調

調整紅燈秒數同時,交通局也強調將優先保障行人安全,依據現行規定,行人綠燈必須達到「每公尺1秒」的最低通行時間。以信義區五岔路口為例,雖紅燈秒數大幅縮減36秒,但行人綠燈維持36秒不變;松仁路與莊敬路口行人綠燈則僅由35秒略減至33秒,確保行人能安全穿越馬路。

除了調整紅燈秒數,北市府也同步檢討學校周邊的號誌設計。交通管制工程處指出,暑假期間學校行人專用時相與三色運作號誌將暫時取消,配合接送區段則改比照假日模式實施,待新學期開始後,相關措施將恢復常態運作。

延伸閱讀:「高溫假」不用上班了?勞動部回應,最新防熱規範曝光

民眾反應兩極

部分機車騎士與行人對紅燈秒數縮減措施表示支持,認為烈日下縮短等待時間能大幅減輕不適,但也有人認為體感差異有限,仍需靠自身防曬與補水應對。交通局強調將持續觀察紅燈秒數調降後的車流狀況與路段連鎖效應,未來若出現擁塞或民眾反映問題,也會滾動式檢討調整,兼顧行人安全與交通流暢。

延伸閱讀:台灣人行道是闖關遊戲?她嚇喊「沒幾步就跌倒」:無法活下來

除了交通方面調整,北市府也積極擴大防曬與降溫設施,像是在戶外公共空間如兒童遊樂場、公園、廣場,已增設遮陽布幕與臨時涼亭,同時,針對戶外工作者,市府勞動局也加強勞動檢查,呼籲多補充水分、適時休息並善用遮陽工具,以避免熱傷害發生。

資料來源:交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