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大學放榜總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故事,今年也不例外。來自台中一中的畢業生高齊悠,錄取了眾人夢寐以求的台大醫學系,更在Threads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備考心路歷程,真誠坦率的文字,贏得網友讚賞,資深新聞人、作家楊斯棓也在臉書分享給家長的3個陪伴心法。
家長陪伴考生的三大心法
1. 家應是避風港,不是指路燈
楊斯棓提到,高齊悠的經驗讓人看到,家長最重要的角色不是下指令,而是提供情緒避風港。她曾在小考只拿20分、科學班初試數學考砸的低潮中,哭著回家找媽媽傾訴,而媽媽接住了她的脆弱,成為她可以放心倚靠的對象。

圖片來源:pexels
他提醒家長們:孩子失敗時,別急著說教,「你到底哪裡沒讀懂?」不如先給個擁抱、倒杯水,讓他們安心釋放情緒。楊斯棓說,真正有力的支持,不是當他們成功時說我就知道你可以,而是他們低落時你依然在身邊。
2. 每個孩子的學習節奏都不同
談到是否該補習這個家長們永遠不放心的議題,楊斯棓點出,高齊悠的選擇正是一種提醒: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

圖片來源:pexels
高齊悠整個高中時期「零補習」,喜歡自己安排進度、按部就班學習,卻也不排斥補習班的資源,會向朋友索取講義、自己寫個安心。這展現出她高度的學習自主性,也告訴家長:別因為別人補你家不補就焦慮,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與心理節奏。他也特別提醒,家長常比孩子更在意模擬考分數,卻忽略了模擬考的真正意義是找出弱點而非預測結果。
3. 會生活的人,學得更快
考生是不是該把所有娛樂丟一邊,關燈關手機只剩讀書?楊斯棓直言,這是許多家長的誤解。他說,高齊悠的備考生活其實超級有生活感,考完試旅行、參加社團、定期捐血、做志工、比賽、看電影……樣樣都沒少。

圖片來源:pexels
楊斯棓認為,適當的休息與生活安排,不只是緩衝壓力,更能幫助孩子在繁重讀書壓力中保有動力。而在108課綱下,「學習歷程」與課外參與變得越來越重要,社團與服務的故事,反而成為口試時最有力的素材。
好命的孩子,更願意付出
楊斯棓最後感性地說,高齊悠的成功,不只來自聰明與努力,更來自她背後那個讓她勇敢、自在、能示弱的家庭。這也是他最想給家長的一句話:放下焦慮,相信孩子,給他們一個安全的後方,這就是你們能給他們最強大的力量。他也透露,自己曾受過高齊悠父親的幫忙,將在七月於美國演講中播放一段過去活動的片段,這是他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分享這段故事。最後,他不忘幽默補充:高齊悠的備考經驗文檔才四張A4紙,「才20克,貼在孩子書房門口也不會太重!」

圖片來源:threads@kcy._.0924

圖片來源:threads@kcy._.0924
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都不盡相同,有人靠補習,有人靠自學,有人喜歡一個人安靜思考,有人需要同儕一起討論激盪。作為家長,不需要急著給答案或設定標準答案,而是用心陪伴、靜靜支持,讓孩子知道,不管成績高低,家始終是最溫暖、最堅實的後盾!
內容來源:楊斯棓臉書粉絲專頁(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