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怕傷害對方所以不爽不敢講?當你越愛一個人,吵架就越容易生悶氣,清楚講開才能讓情況好轉啊!

24 Oct, 2018

作者:許皓宜

  

 

【地雷效應】對你愛恨交織,所以進退兩難

每年六月是畢業的旺季,心理學研究所裡也滿滿是等著通過碩士論文的畢業生。這年的碩士論文中,有一篇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主題,研究內容是關於成年男性對母親表達情感的困難:為什麼成年男性會有情感表達的困難呢?在情感表達的困難中,是愛意的表達困難?還是恨意表達更困難?

這題目實在太有意思了,而且研究方法還是以質化訪談進行資料搜集,所以我可以從論文中,讀到接受訪談的男性們所說出來的原話。收到論文初稿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來閱讀,果然看見許多有意思的論述。

其中一位受訪者說,在成長過程中,與母親的相處經驗是「愛恨交織」,對母親的愛是混雜的、不夠純粹的,所以如果要單單只對母親說「我愛你」,實在是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這根本不是事實!

 

無法在關係中退讓,可能因為心頭還卡著生氣的情緒

「愛恨交織」四個字用得精準,我忍不住望著它們發笑,在上頭畫下個大大記號,一邊想像身為母親的自己,與兒子之間的相處。確實,不論我再怎麼愛孩子,總會因為他太調皮而有想要修理他的時候,不可能事事任由他隨心所欲。每當我對兒子有所限制時,他總會嘟起小嘴,側過身子不願理我。

想到這裡,我恍然大悟:對呀,這種氣呼呼的時刻,不也是一種恨嗎?諸如此類的情感,在他成年以前不知道還要經歷多少?如果孩子沒能好好地消化這種「愛恨交織感」,成年以後不也是會繼續對我「愛恨交織」嗎?

倘若如此,他既不能對我說:「媽,我真是『愛恨』你!」更不可能只說:「媽,我實在『恨』你!」如果他又是個耿直而不善於假裝的孩子,要他光是表達「媽,我『愛』你」這種感受,當然也就十分困難囉?

我進一步往下想,如果這種「愛恨交織感」沒能被好好地看見、接納、消化,男人對母親感受如此,對朋友、伴侶是否也會如此呢?我想起有幾次,我的先生和他母親在電話中也起過爭執,掛掉電話後,他會開始做起伏地挺身,對我說話變得沒好氣。我再次恍然大悟:喔,原來這些都是「愛恨交織感」啊?

原來對許多人來說,沒辦法說「愛」,真的是因為「愛」裡也參雜著「恨」?無法在關係中退讓,可能因為心頭還卡著生氣的情緒?當我們還無法釐清自己的感受,究竟是往正向還是負面的地方蔓延,這種感覺就像一不小心踩到埋在土裡的地雷,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只好什麼都不做地站在原地,進退兩難呀!

我突然對伴侶關係的衝突時刻也有了新的想法。在婚姻治療的經驗中,我聽過許多女人抱怨另一半:「都不會在關鍵時刻讓我一下,讓我一下有那麼難嗎?」現在想來,要男人在「愛恨交織感」還無法消化時,就要吞忍相讓,實在是不容易啊,因為他們一隻腳踩在地雷上,往前一步可能會炸到別人,往後一步則可能炸到自己。唯有不要表達,才是明哲保身。

 

覺察心裡的「愛恨交織感」,學習願意表達

這篇論文也回應了精神分析對嬰兒行為的觀察:嬰兒對母親既有關注,也有攻擊。如果把這種矛盾解讀為「愛恨交織感」,就會發現嬰兒的攻擊表現,其實是需要母親的理解,並透過接納式的回應,來讓嬰兒學會相信:不論是愛或恨、關注或攻擊,母親都不會因此而拋下我離去。人類的信任感建立於此,延伸成未來親密關係中,「愛」的基礎。

然而,從來不曾被母親(或照顧者)接納過心底又愛又恨、進退兩難感受的成年人,又會如何呢?有些成年人會用情感「退化」來處理這種複雜的心情,還有些人會用情緒「停滯」來處理——後者,形成了表達上的困難與障礙。

當一個人的表達功能發生障礙時,需要的是理解;理解的第一步,則是給他們一點沉澱的時間。他們需要深呼吸,需要重新提取心裡的勇氣,需要知道旁邊這個人的反應是穩定且安全的。他們需要時間相信:當他們願意表達時,這些表達不會受到傷害。

我將這本論文翻閱至尾聲,看見那位提出「愛恨交織」的男性朋友說,後來,他學著多和母親單獨相處,從這個過程中,他更懂得母親的想法,也慢慢發覺母親與自己原來想像的不太一樣。

他的說法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呢?當他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愛恨交織感」,無意識地迴避,讓他與母親相處頻率甚少,表面上看來是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然而,當他覺察心裡的「愛恨交織感」,並實際去和母親相處時,他反而認識了不一樣的母親。這看來好似打破了界限,和母親變得靠近,但實則是他心裡畫起了更清楚的界線:在「想像」與「現實」之間,在「愛」與「恨」之間,在「該愛」或是「該恨」之間。

當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對別人真實的樣貌,有了更清楚地認識,我們就有能力帶領自己,離開進退兩難的處境。

 

==================================

【地雷效應】

 

糾結的情緒無法釐清,形成表達上的困難,進一步衍生成對關係的迴避。

 

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說:不表達也是一種表達,每個人都有用不表達來表達的權利。這裡提到的「地雷效應」,即是探討這種「不表達的表達」,背後的情緒狀態。

 

 

往下看更多《情緒寄生》相關文章

 

 

【融合效應】其實是為自己,而不是真的為你

小時候,住在我家附近的鄰居大姊姊懷孕了,肚子一天天隆起,許久後再見到她,卻見她小腹已恢復平坦,懷裡抱了個小嬰兒。我心裡想著,生個孩子竟是這麼簡單的事?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一個生命的誕生,原來是如此不容易。懷孕數月,擋住我和腳趾頭之間視線的那顆神祕球體,現在長成身邊會張嘴大笑、大哭的兒女。還記得第一次抱著他們,他們看著我,我也望著他們,他們彷彿能感受到我的喜怒哀樂,我難過時他們垂下小嘴,我欣喜時他們眉開眼笑。我們自成一個小宇宙,整個世界都被阻隔在窗外,在遙遠的藍天的背後。

戀人之間也常有這種神祕經驗。在初次約會的月光下,在凝視你我的窗台邊,我們能看進彼此的心靈,懂得對方最深層的哀傷與渴望,你的不快樂是我的責任,你的開心是我的成就,像是前輩子的命中注定,已經相識長達三生三世。

心心相映,你儂我儂,同步的感受發生在親子間、在情人間,在許許多多的親密關係之間。但心理學偏偏要給它一個超級不浪漫的定義:融合。意思是心理分化的困難。

 

一份彼此在意的關係,讓自己不知不覺被對方的喜怒哀樂給佔據

君君的爸爸在金融海嘯的風浪中失業了,原本位居高階,享受年薪數百萬,卻一夕之間變成被宰的肥貓,失去所有。雖然爸爸的條件不難另起爐灶,找到新工作,但困在自尊心的關卡,不願屈就於不如以往地位的工作,成天在家借酒澆愁,家人都十分擔心。

君君每天放學回家,看見父母愁眉不展的模樣,整顆心也跟著糾結起來,她覺得好像是自己念書花了父母太多錢,才害爸爸需要這麼辛苦地工作。君君瀏覽了所有具備高薪可能性的行業,最後瞞著父母打工,到酒店陪酒。酒店裡不乏對她毛手毛腳的客人,所以君君常常忍著不舒服的感覺去工作,拿錢回家時又強顏歡笑。但她和家庭的關係本就十分緊密,母親看她如此,又怎麼都問不出所以然來,便更加以淚洗面,整個家庭沉浸在強大的低氣壓中,難以自拔。

我是因為你難過所以這麼難過,你又是為了我痛苦才如此痛苦,那麼,到底是你幫我好,還是我幫你才對?我們究竟該怎麼辦才好呢?

在親密關係中,你我的情緒融合之所以如此困難解決,是因為融合的開始往往源自於愛。一份彼此在意的關係,才讓我們敏感地去體察對方的情緒,但體察太深時,我們又會不自覺地將自身感受的重要性降低,於是我們情緒的重心,不知不覺地被對方的喜怒哀樂給佔據了。這種時候,內在會浮現一種很深的焦慮感,當對方的心情無法處於一種風平浪靜的狀態時,我們就感覺自己好像也被推到了浪尖上,非得做些什麼,來讓情緒的海面回復平穩。

你發現問題在哪裡了嗎?當「融合」的狀態發生時,我們看起來好像想要為對方做點什麼,事實上卻是因為這麼做,才能解除我們自己的焦慮。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關係,能忍受永遠的融合

我們再來想想,接下來會怎麼樣呢?倘若對方接納了我們因為自身焦慮所做的事情,甚至認同了這些事情是為他們而做的,我們可能越做越多,逐漸讓彼此形成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就像一個母親老是要抱著已經學會走路的孩子,而孩子也因為不想讓母親失望,所以假裝自己走路還走不好。

倘若有一天,其中一個人想要覺醒,離開這樣的依賴時,往往會引發另一方的痛苦或譴責。但事實上,我們的內心深處卻清楚地知道: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關係,能忍受永遠的融合。

朋友之間如此,手足之間如此,親子之間如此,伴侶之間更是如此。活在融合裡頭的人,其實並不是真正感到幸福,反而是空虛的、不安的、辛苦的。

緊緊抓著彼此,是因為害怕放手以後,就沒有獨自活下去的能力。習慣緊抓不放之後,卻又把自己訓練得更加焦慮,然後焦慮就把你原本的潛能,全都給封鎖了起來。

當君君理解到,陪酒工作是為了處理她自己的焦慮,而不是真正在幫父親解決問題時,她辭去這個讓她感到不舒服的工作,透過學校的安排,申請了提供住宿的產學合作,到外地的美容院當學徒。每一個月領薪水時,君君都只留下自己生活所需的基本費用,其餘全寄回家給母親。幾個月下來,母親彷彿感受到君君的用心,臉上開始浮現許久不見的笑容。

雖然父親依舊頹靡不振,但因為君君沒有賺那麼多錢回家了,父親的酒也逐漸喝得更少了,幾年之後,父親終於被一間企業聘為顧問,薪水只有過去的十分之一,但起碼顧問的頭銜,讓父親覺得能夠維持自己的尊嚴。

君君慢慢體會,父親或許永遠不可能像以往那樣了。看著自己崇拜著、愛著的父親,逐漸老去凋零,不再精明能幹,也不再目光炯炯——這是君君身為女兒的失落,但她再生氣、再心痛,也很難改變什麼,因為這是父親自己得要面對的人生。

不論有多麼艱難,我們終究得承認,每個人一生真正承擔得起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

【融合效應】

 

對所愛之人的喜怒哀樂過於感同身受,所產生的焦慮感,因而想要為對方多做些什麼。

 

何謂嬰兒式的不成熟心智呢?精神分析學者哈特曼(Heinz Hartmann)認為,就是一種內在「未分化」的心智狀態,人與我、本能與本能之間都沒有清楚的界線。因此,與他人相處時,也特別容易進入一種心理融合的狀態。

成長過程中,倘若照顧者本身的自我主體概念清楚,比較容易協助孩子逐漸獲得「分化」的心智能力,在人與我的情感之間畫出界線,知道自己可以承擔與負責的是什麼。但是,因為種種環境或自身的變數,「分化」能力不見得隨著年齡增長就得以充分擁有,那麼,我們成年後面對人我關係時,便也容易因為別人的情緒而感到焦慮。

  這裡所談的「融合效應」,即是這種尚未完全分化的心智狀態,如何持續對成年人造成影響。

 

 

內容由 遠流出版《情緒寄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