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從一隻阿圓、莫莉到丁噹/一個人的創意與潛能,都是在「獨處」時發生

22 Apr, 2020

 

疫情肆虐,待在家裡能做什麼呢?歌手丁噹近日都會開直播進行「丁噹的居家日記」與歌迷互動,內容包括線上演唱會、分享口罩妝容、下廚做養生料理,還號召粉絲跟自己一起做運動。

  

▲丁噹在家裡開直播運動。(圖/相信音樂提供)

影片裡,只見丁噹鋪好瑜珈墊,歡迎粉絲們陪她一起做動作,進行15分鐘就有網友大呼好累,丁噹看到留言後也放緩速度慢慢指導,被網友們稱讚:「影片太適合留下來當線上課程了」。

丁噹分享最近迷上跳繩,一週大約跳三到四次,每次則跳1000至1500下,「因為疫情關係,能活動的地方就在家裡,剛好很久沒玩跳繩,就用跳繩代替路跑。」她也會採取雙腿跳、單腿跳、反手跳等交叉運動,讓運動不會太單調。

丁噹的直播,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

前幾天清明連假結束,新聞播報墾丁大街上擠滿人群,隨後便新增11起病例,令人感到憂心。筆者不想批判那些出遊的民眾,畢竟平常上班很累,好不容易等到休假,有的人自然會想帶著家人出外透氣。

這篇文章,主要想帶著大家一起思考:如果待在家裡,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待在家裡,是否也能達到紓壓靜心的效果?

關於這兩個問題,娛樂圈有不少明星給了大家解答。

▲莫莉在IG分享隔離14天的生活。(圖/取自莫莉IG)

前陣子筆者很喜歡看網紅莫莉的IG,她剛從米蘭時裝週返台,自動在家隔離14天,每一天都在IG拍影片紀錄家裡生活。第一天,她教粉絲們如何做一週穿搭;第二天,她分享自己的夜店妝容,然後又卸掉,畢竟無法出門。

拍到最後不曉得該拍什麼,莫莉突發奇想,所幸教粉絲如何「包浴巾」,把整顆頭包成金卡達夏。

看著莫莉在家認真搞事,畫面不只療癒,筆者竟從中領悟一件事:學習如何獨處,不單使人內心變得平靜。

更重要的,是人類無法讓自己過一成不變的生活,若要他們長期待在一個有限空間裡(家裡),久了之後,他們勢必會為了找樂子,去開發以前從來不會碰的事物,並將它發展成興趣。

獨處,竟然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跟靈感。

拿莫莉跟丁噹舉例,為了防疫待在家,前者拍片拍到沒靈感,腦袋竟動到了平常人想都沒想過的「浴巾包頭髮」的題材;後者,則重新拿起許久沒跳的跳繩來運動,並重新愛上跳繩。

再舉例,筆者很喜歡閱讀《易經》,這本書是儒道墨法釋的根源,謠傳作者是上古時期的伏羲氏所寫,被後人稱之為「天書」。但是,《易經》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呢?

《易經》裡頭的文字,多數描寫宇宙自然現象,從日月星辰寫到龍蛇馬羊。筆者認為,上古時期的前人,平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餓了就打獵,渴了就去汲水,生活非常規律。

然而,就是因為行程太固定,所以古人們在無聊、沒事做的時候,就會去觀察太陽、月亮、土壤、樹木,對著他們發呆看很久,從中領略萬物之美,並延伸出其他的智慧。

是呀,就連天書如《易經》,也是伏羲氏藉著獨處、無聊的時候觀察而來。

▲Youtube一隻阿圓因為沒有隔離引起撻伐。(圖/取自一隻阿圓IG)

前陣子,Youtuber一隻阿圓因為從韓國旅遊回來沒有自主隔離,跑去參加大型聚會被罵翻。筆者能夠理解一隻阿圓想要去交朋友的心情,畢竟很多時候Youtuber拍片的靈感,經常要藉由跟朋友們相互討論而來。

但我發現,真正的創意,多半是在獨處時發生。

不只《易經》,知名女作家張愛玲寫下《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名作的時候,她也都是隱身在常德公寓,鮮少與朋友們交流,她甚至說過,作家應該要相互保持適當距離,才會有助創作,不會相互干擾。

疫情當頭,我覺得正是一個很棒的修煉,讓我們學習跟自己相處,在生活中找靈感,或是挖掘其他興趣。

 

【延伸閱讀】

謝忻在咖啡店打工/犯錯沒關係,重要的是「不放棄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