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為什麼「人人同等」令人安心?

05 Jan, 2018

作者:榎本博明/譯者: 簡捷

  

 

為什麼「人人同等」令人安心?

「我幸福嗎?」

「我對現在的生活滿足嗎?」

許多人不斷質問自己,卻往往找不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因為「幸福」和「滿足」都是主觀感受,缺乏客觀的判斷標準。感受太曖昧不明,究竟幸不幸福,自己也說不上來。

「既然無法肯定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就表示我對現在的生活並不滿意吧?」雖然心裡這麼想,但真的不滿意嗎?哪裡不滿意呢?仔細想想卻又答不上來。於是「社會比較」便會在這時發揮作用。

在心理學上,人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的行為稱為「社會比較」。

提出社會比較過程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的美國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認為,評價自己的思考、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行為動機,人們總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自己的能力到什麼程度。換言之,我們想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恰當,也想衡量自身能力的高低,這就是人的「自我評價需求」。

根據費斯廷格的理論,這時如果有客觀標準,人會採用客觀標準判斷;但如果沒有客觀標準,則會將自己的想法、能力與他人比較,藉此衡量自己的想法是否妥當、能力是高是低。已經有無數實驗證實了這個理論。

而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缺乏絕對標準時,也會運用「社會比較」來判斷怎麼做才恰當。

《婚喪禮儀入門》這本書長年暢銷,歷久不衰,也是人人需要社會比較之故。舉例來說,去吃喜酒、參加葬禮的時候要包多少錢,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包太多有點尷尬,包太少也很失禮,令人傷透腦筋,真想知道大家都包多少。這時候若有資料可以參考,告訴你什麼關係的人平均大概包多少,那還真是幫了大忙。社會比較就是這個道理。

小孩的零用錢也一樣,該給多少並沒有標準答案,給多給少都是父母的自由。但是給得太多怕寵壞孩子,給得太少又擔心不夠用,爸媽們為此苦惱不已。這時實在很想知道其他家長給孩子多少零用錢,如果有實際數據,例如「小學幾年級的小朋友,平均零用錢是幾元」,就能當作評估參考了。

 

為什麼看到身邊的人幸福,便會覺得自己悽慘?

社會比較在判斷自己是否幸福的時候,也會派上用場。

我們透過與其他人比較,判斷自己是否幸福、是否該滿足於現在的生活。

這時,如果把非常幸福的人當作比較基準,難免會自嘆不如:「好好喔!哪像我……」忍不住覺得自己很悲慘,於是心中燃起妒火。

第一章提到媽媽們彼此嫉妒,搞得烏煙瘴氣,這也是因為她們立場相近,容易把彼此當成「社會比較」的基準所致。

「別人家的小孩成績比較好……」

「那一家的小孩考上了名校……」

「聽說她老公升官發財了……」

看見別人家的好,就忍不住和自家相比,於是對自己的評價降低,覺得自己過得很悲慘,同時心中也升起一股豔羨之情。

競爭意識較強、不服輸的人會忿忿不平地想:

「為什麼我家小孩是候補,她家的小孩就是正取!」

「她憑什麼過得比我好!」

越想越無法接受,競爭心態也越燒越旺。

將這樣的心態化作動力,轉而鼓勵孩子、充實自己,那倒還好;但有些人在妒火刺激之下,選擇陷害、抹黑別人,這就是「社會比較」的麻煩之處。

 

 

 

內容由 遠流出版 《有人就是要害死你!人際關係地獄求生指南,破解酸民、小人、腹黑狂的心理機制,不再腹背受敵而鮮血淋漓》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