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晗
我們可能已經搶救不了了。
從我們開始討論拖延症至今,大概已過去近10年了。久治不癒的拖延症逐漸成為一個世界性隱疾。
自從拖延症這個詞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新的標籤,到前幾年一本名為《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彩:史丹佛教授給拖拉人的成功提案》(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退休教授約翰.培利[John Perry]著)的書,登上了亞馬遜銷售總榜前10名,令廣大被平反的拖延症患者感到欣喜若狂,再到如今拖延症從熱門媒體用詞裡消失,失去新興的光環,成為沉默城市的頑疾之一。
十多年來,拖延症話題的熱度漸漸退去,而解決方法至今也沒有定論。豆瓣(按:一個中國大陸的社區網站,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訊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的「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自2007年創建,許多成員每天都到小組立下目標,到了第二天再看有沒有完成。
他們想透過這種互相督促的方法來甩掉拖延症。然而,看起來卻收效甚微,證據就是小組的成員數量有增無減,並且至今已經近17萬了……從此看來,拖延症患者的曙光就要在來臨不久後,快速湮滅了。
人們給拖延症歸因,認為拖延是源於人類的享樂原則。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跟3三個月後拿到100美元(按:約新臺幣3,000元,全書匯率以1比30換算)相比,如果能現在馬上拿到錢,人們寧願少拿17美元(按:83美元,約新臺幣2,500元);比起10分鐘後獲得2顆糖,孩子總忍不住現在就將1顆糖塞進嘴裡……以此類推,像這樣比起每天縮減一點偷懶娛樂的時間來做事,人們更願意選擇現在多玩一些,於是就慢慢拖延該處理的事情。
至於如何解決拖延症,並沒有有效的定論。但我們仍奮起反抗遲鈍的身體,拉大旗、喊口號,誓死抵禦拖延症,還發明出各種軟體程式App。
今天早上,朋友還在群組分享2個軟體給我,一個在桌面上即時提醒你離目標專案還剩多少時間,又浪費多久時間在微博(按:是一個由中國入口網站新浪推出,提供微部落格的服務網站。用戶可以透過網頁、WAP 頁面、外部程式和手機簡訊或多媒體簡訊等發布資訊,並可上傳圖片和連結影片,實現即時分享)等無用的網頁上;另一個更狠,設定你完成文字檔案的時間和字數,一旦超過時間沒完成,就開始刪除你所寫的東西。
於是,我大喊喪心病狂卻又馬上冷靜下來,心想:「沒事啊,提前隨便亂打一些字就可以了……」顯然強硬的束縛一點用也沒有,因為人類就是不吃這一套。而引發愧疚感的策略,長期下來很可能因為負面體驗太多而主動放棄,可見人類也是需要正向激勵的生物。
既然方法並無定論,又持續受到拖延症帶來的精神壓力的折磨,於是又出現一種觀點,從歷史的角度考察,認為其實並不存在拖延症這種精神疾病,徹底否認應當對拖延感到內疚。
這種觀點通常會舉證「過去上流階層崇尚緩慢,以慢為優雅」,來試圖說明拖延並非一種病症。
簡單來說,我們沒有那麼多事要忙,拖拖也無妨。有時事情棘手,拖延一陣子反而是一種情商頗高的處理方式。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需要處理的資訊、契約、承諾越來越多,於是拖延成了一種病,一個妨礙社會運作的問題。而實際上,也許是現狀超出了大腦處理事情的節奏。
法國曾做過一個研究,在公眾場合向陌生人借零錢搭公車。最後他們發現,一旦在乞討的最後加上某句話,就能大大提高成功機率,這句話就是:「你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或是拒絕。」
當我們確信選擇是自由的,就更有可能被說服。自主選擇積極的一面,這就是我們天生的行動策略。
好了,現在這本書《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彩》出版了,它告訴你「拖拖也無妨」,意思不就是「你有權利選擇拖與不拖」嗎?根據以上理論,拖延症患者不僅平反,主觀積極性也被帶動起來了。這樣看來,我們也許還能被搶救一下?
然而,視拖延症如大敵的學術界,最近出現一個讓人覺得有點不妙的例子。在學術界的生活節奏中,科學研究的截止日期總是不斷延後,學者甚至大言不慚的自嘲:「我們並非為真理而工作,而是為各種截止日期奮鬥。」
但某研究基金由於每年申請人數太多,基金組織看不完申請資料,於是他們一氣之下取消了截止日期。效果立竿見影,申請書減少了一大半──可見沒有截止日期,人們根本就不工作。
新聞一出,學界譁然。原本以為拖延症造成效率降低,但沒想到沒有截止日期才是效率下滑的元凶。去掉期限的自由選擇,不能讓效率提高,反而有限定時間才能發揮生產力,甚至與截止時間相伴的拖延和最後的爆發,才是人類工作效率的常態。
因此,需要搶救的,可能是身為人類的我們對高效率、主動工作的過度幻想。然而,在電腦上打出這行字的此刻,我的截稿日已過去1個月,所以我是哭著寫書稿。
往下看更多《看自己》相關文章
【愛情的折磨?好好享受吧】
人需要戀愛,以證明平庸的自己並非無藥可救。
你可能意識不到愛情在現代人的精神中,占有多大比例──太大了。
因為我曾經的職業(心理諮詢師)和現在與心理學有關的頭銜,我常收到大量感情諮詢,這些有關愛情的困惑和問題大概占所有問題的90%。我開通公眾號(按:中國通訊軟體微信的官方帳號)之後,也陸續收到人們的愛情故事。難怪情感專家一度成為熱門職業,愛情諮商實在是一大需要。
日本小說家谷崎潤一郎的散文《戀愛與色情》裡面,談到西方文學向來崇尚戀愛故事,沒有戀愛的小說是不可思議的,以致將非戀愛類的政治、社會、偵探等類型看作「脫離純文學範圍的『功利性』和『低級』的小說」。反過來,東方文化,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似乎都將「不把男女戀情放到檯面上談論」視作文人教養的一種。
如今,雖然戀愛主題的小說依然不被當作地位崇高的文藝作品看待,但要是以暢銷、受歡迎為衡量標準,這些小說的地位則遠超過非戀愛小說。而支撐起戀愛文藝作品的,則是人們巨大的情感需求。
愛情確實太吸引人。昏沉、痛苦、又軟又刺,談多了怕傷害它,不提又怕它瞬間溜走,以至於單單為戀愛這件事,就值得人類苦思冥想出那麼多箴言,發展出那麼多大同小異的煩惱。
這些有關戀愛的問題,可能發生在愛情的任何階段。還沒戀愛前,煩惱如何開始一段戀情;戀愛預備期,思考如何處理暗戀、如何讓對方喜歡自己;戀愛中的浪漫期,苦惱如何向對方展示自己;權力爭奪期,糾結如何判斷他人是否真的愛自己、如何改造愛人;整合承諾期,開始哀嘆愛情在家庭關係中的衰變;劈腿分手期,煎熬人性弱點,挑戰安全感破碎的邊界。下一段感情仍不愉快,又陷入對過去創傷經歷的反省……。
在這個波折重重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見到大量有關愛情的科學解釋。
比如投射,某人身上的優點忽然與我們某一時刻的幻想吻合,便將自己的缺陷和期待,自作主張的套在他/她身上。或是基因和荷爾蒙層面的吸引,你的選擇並不全然出自於自主意識,那些解釋不了的部分,其實是你和對方類似的基因在暗中發揮作用。
還有各種難以驗證卻在解釋個體經驗時,容易讓人產生可信度的童年經歷說、原生家庭創傷說──女生會喜歡上像自己父親的人;而不斷愛上不適合的人,是在和過去的家庭關係較勁,或是別的什麼原因,不一而足。
總之,就在分析親密關係的諮詢師,快要將這些解釋用盡時,終於有人從這種龐大的愛情需求中發現了異樣,以一個詞來描述這個時代人們對愛情的狂熱依賴—愛情成癮症(Love Addiction)。
2015年,《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有一篇名為<現代愛情>(Modern Love)的文章,撕開過去對愛情一切粉飾太平的解釋,將這種過大的需求視為一種成癮的本質,以及呈現出它毀滅性的影響。
文章中的男主角每當遇到一絲激情,就不惜投入大量感情,耗費大量時間成本,虛度生活、放棄職業,不在乎其他任何事情,只為了嘗盡所有快樂和痛苦,將那一點激情盡力燃燒殆盡。這樣的情況反覆發生,恐怕20位精神分析師都能津津有味的分析,過去他一整年的經歷,是如何造成他的創傷體驗。但是,最終他總算擺脫這種依存親密關係的狀態──找到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
當愛情成癮症這個詞浮上水面,人們和心理治療師們開始重新認識無盡愛情需求的共同特徵,並將它歸納出來,列為危險訊號。它們包括:
- 擁有有害關係,不斷和不恰當的人墜入愛河,進而捲入多段複雜的平行關係。
- 親密關係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像是無法獨處或無法忍受和伴侶遠距離戀愛,對愛情抱有「存在唯一合適對象」或「完美戀愛關係」的幻想等。
- 覺得沒有愛情的人生毫無價值,無時無刻尋求愛情的可能性。
那愛情成癮症是如何產生?「成因很複雜,因人而異。」一個提供愛情成癮諮詢的機構這樣說。《紐約時報》的那篇報導也許能解釋一部分原因,巨大的情感精力在缺乏依存事物時,只好通通投射到愛情、這個我們早就被教會可以容納激情的領域。
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猜測,愛情成癮的症狀大概好發於青春期到成人早期(20到24歲),性成熟之後到真正為個體人生負責之前。畢竟,尋找人生目標、自己喜歡的事、夢想等都是相當長期、複雜且不容易確定的過程。
相比之下,尋找一個人談戀愛這個目標則容易許多。從降生人間到這段巨大的渾噩時期結束之前,所有可能受到的苦,大概不過愛情之苦。但這之後,恐怕再也沒有一段時間可用來純粹享受戀愛的折磨。
然而,這種需求是否真的那麼大而無當?
事實上,愛情本來就是一個近似成癮的體驗。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在體驗激情時,大腦激勵迴路被明顯啟動,而失戀者大腦紋狀體(Corpus striatum)的伏隔核(按: nucleus accumbens,在大腦的獎賞、快樂、笑、成癮、侵犯、恐懼及安慰劑效果等活動中起重要作用)也十分活躍,這些都是和成癮症狀高度相關的腦區。
對於群居且確實需要群體接納和認同的人來說,親密關係確實是個永恆的需要。儘管愛情的過程看上去總是相似,比如尚未修成正果之前,互相試探;修成正果之後,開始討價還價,規畫愛的分量和未來。但是在孤獨的世間,有一個人確定屬於你、愛戀你,在感情上全部或部分的依賴給予你,這唯一最容易獲得安全的地方也只有愛情。
心理學上著名的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指的是對那些聲稱為人們量身訂製的描述(如算命),人們會尋找相符合的特性進行驗證,並認為這些描述非常準確。而實際上這些描述十分模稜兩可。
「愛情成癮」這個新的診斷名詞,可能也只是一種模稜兩可的描述,給精力無處發洩的人們提供新的標籤,把自己歸入一個群體,獲得短暫的安全感和撫慰。
內容由 大是文化《看自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