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胃順了,身體就健康了~感冒&各種跌打損傷的「病後調理指南」,傷口腫起來隨便冰敷其實大NG?

18 Dec, 2018

作者:李璧如醫師

  

 

感冒發燒後,以胃氣來復為旨歸

「一燒去陳寒」,從不感冒、發燒的人,其實是虛爆了,寒氣淤塞在裡,不知什麼時候會爆大病。體氣提升後,才有能力清除淤塞的垃圾,身體會出現各種反應,可能從諸竅排出廢棄物,以流質、半固態或固態的方式呈現,不必害怕,只須觀察,讓身體自然運轉;發燒,是更全面的反應,是體氣拉到一定程度,才有機會啟動的機制。

病人告訴我,兒子連續發燒三次,一直發脾氣,和家人吵架,可能是排情緒,甚至氣到手掌發冷,還說會麻、不能彎曲,晚上很早就睡了。

剛生完病,會疲累幾天,這很正常,能睡很好。感冒剛退燒,先不要吃蛋白質(尤指肉類),以免復病。病後以胃氣來復為旨歸,可煮些山藥紅棗粥、枸杞蒸蛋(蛋液:溫水,約1:1.5),補充津液,滋養脾胃。

另有位發燒的小兒,精神、活動力皆正常,醫生竟開「葛根芩連湯」,只為退燒,而不思及此方是否傷及脾胃?若條件允許,應多休息,讓身體漸次恢復自然節奏;用餐少進湯水,以免妨礙脾胃運化。

 

跌打損傷,首須正骨

跌打損傷可能會造成以下三種傷害,該如何對治呢?

 

皮肉傷表,風藥止血

一位老友在高雄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氣爆,禍首卻是一個保溫瓶!他要打開一個被旋緊的保溫瓶,想不到瓶子突發氣爆,兩行鼻血瞬間流了出來,好像被人狠狠地揍了一拳,血把洗臉盆都染紅了。

他問:「需要去醫院縫合嗎?」

我說:「這點小傷,中藥敷一敷就好了。」

鼻肉上掀,當然不是小傷,我要他馬上到沙發仰躺,稍稍止住了淌流不止的血,傷口敷上感冒藥及卵黃油(我稱之為通心油,因其對治心血管疾症,化瘀效佳),心神甫定之際,再讓他喝水藥。晚間八點入寐之前,把薑酒泥敷在鼻梁傷口上,簡單包紮後,催促他早早入寢。

次日早晨,傷口已逐漸結痂。第三日脫痂,一切如昔,彷彿做了一場夢。 後來他分享這段經驗寫道:「從驚懼到穩定,從毀壞到復甦,這場看似﹃業力引爆﹄的離譜事件,讓我親自用肉身見證了中醫藥處理急救外傷真切的臨床經驗,也看見生命的美好。」

 

外傷跌磕若無傷筋動骨,很容易處理,不過皮肉傷,看起來很恐怖,因傷在表,復原也很快,處理有以下要點:

1一般瘀腫,絕不能冰敷,要用溫熱尿敷,沒童子尿,成人的尿也行,可以放點米酒,加速散腫消瘀。薑煮酒熱敷也行,若有小傷口,照敷無妨。

2.若傷口較大,首先止血,瘀腫暫不管。正常人都能自行止血,只消放輕鬆,受到驚嚇的細胞血管,自會慢慢修復。用棉花蘸溫熱清水清理傷口,敷上白芨粉,這是家父常用的止血藥,或用感冒中藥也行,因風藥走表,外傷傷損亦在表,除風散溼止血歛傷都靠它。稍緩之後再上紫雲膏、通心油或敷薑膏、薑粉、薑酒泥。

3.案例的狀況確實驚人,鼻肉都掀起來,一樣先定心止血,然後照章處理。喝水藥是為定心安魂,提拉體氣。溫熱小米粥也不錯,不然一碗熱湯,或一杯熱牛奶也行。

 

傷筋脈,務必拔惡血

踝扭傷看似小事,若治不得法,常成痼疾。

一位卅出頭的少年郎因右腳踝外側浮腫來診,病程已有一年,初時扭傷,瘀腫得厲害,後來在復健科看了一年,尚未恢復,仍經常有痛感。這顯然是「惡血留內」。瘀結在裡的敗血,若未拔出,即使骨頭正位了,還會有瘀滯痠痛的問題,且復原的時間會拖得更久。

惡血,瘀血的一種,指溢於經脈外,積存於組織間隙的壞死血液,又叫「敗血」。於是針與灸齊施,讓熱傳導直達患處,再配合行下肢、通絡化瘀的中藥。

兩週後,病人告以困擾已久的翹足屈伸時踝間疼痛已消除,唯餘足後跟些微不適。於是我又幫他做第二次針灸,並找醫師正骨後痊癒。遷延一年、幾成痼疾的踝扭傷,經兩位醫師,各兩次治療,終於大功告成。

 

一般腳踝扭傷可分:

第一度:只有少數的韌帶纖維受傷,這是最輕微的,患部會出現輕微腫痛或瘀血。

第二度:有相當多的韌帶纖維受傷,患部會出現較明顯的腫痛及瘀血。

第三度:韌帶斷裂,這是最嚴重的狀況。

 

扭傷的處理重點如下:

1.若扭傷嚴重,須照X光,先排除骨折。但關節輕微的錯位,骨頭關節移動在零點一公分以內,即使X光、核磁共振都照不出來,報告顯示正常,並不表示病人沒有不適,只要觸診經驗豐富的正骨醫師,都摸得出來。

2.扭傷要復原,最有效的方法是放血,降低皮下軟組織壞死的程度,拔出烏黑敗血,瘀腫立即消去大半,然後用熱薑酒泥外敷,乾了就換,再吃活血通絡消炎的中藥。

3.扭傷絕不能冰敷,倒是可尿加酒敷。若一時找不到人拔罐放血,就先持續敷尿加酒,或薑泥,並用熱薑水加酒泡腳,可以很快復原。

4.尚未康復時,勿進冰冷寒涼,以免經絡緊繃,不利氣血循環。

經此處理,即使腫如麵龜的扭傷,也可迅速消腫,毋須打上石膏。務必建立正確觀念,否則可能越治越糟,烙下痼疾就不妙了。

 

傷骨,整脊配合針藥復原較快

我喜歡騎馬,也有摔落的經驗。某天上午摔馬,當下還好,因為彼時頗放鬆,但總歸有個作用力,那力道其實不輕。走路如常,只是右後腰有條筋繃得有點緊。吃了四包水藥,其中兩包還全酒煮,緊繃感仍在,晚上讓正骨家傳醫師李興明仔細檢查,說輕微閃腰,第四、五節腰椎往右後方突出,右側髂骨往後傾斜。他幫我整回來,而且是整條脊椎,包括頸椎都處理。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摔跌,可能導致其他部位的代償,出現連鎖反應,所以絕不能只處理患處、痛處。處理完,我立即可彎腰,垂手貼地,毫無所苦。

一位媽媽臉友,沒有看過我的診,但仔細讀過我的文章,熟悉排寒理論。一次女兒遭遇車禍,右鎖骨和右脛骨斷裂,上門牙骨毀損,牙齒斷了四顆,牙床也因重力撞擊歪斜,送醫急救。

 

醫院的寒涼不在話下,女兒出院後,這位媽媽立即要她配合做到以下幾點:

1.不吹冷氣。

2.每晚泡腳。

3.溫熱杜仲茶隨時喝。

4.早晚各一次油拉漱口,至少二十分鐘。

5.肚臍貼。

每晚睡前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作Y字拉筋。

7.遵守十二字箴言,不吃水果。

8.三餐飲食照舊。

效果很快就出來了,每次回診醫生都問她怎麼保養的?為何恢復得那麼快?當初租用的輪椅,出院不久就棄置角落,親戚借的拐杖甚至一次都沒用。

 

處置傷科跌損,有幾個重點:

1.若非粉碎性骨折,臺灣有正骨師傅及醫師可找,若有管道,根本不用開刀、上石膏,當然正骨師傅會用他們的方法固定。即使粉碎性骨折,也有中醫處置成功的案例,不是非動手術不可。當然這要整體評估,傷損範圍、是否大出血、患者體氣、後送的時間與空間因素等等。若條件不完備,還是先由西醫處理,術後再由中醫調養。

2.同時吃中藥,復原很快。

3.若無骨折,也要找個可靠的整脊醫師正骨,以免留下後遺症。若一昧止痛,沒及時正骨,久則身形偏傾,恐有壓迫內臟之虞,衍成壞症。

溫通貫穿生活各層面,這是疾病痊癒的密碼。這套排寒理論,沒啥了不起,但若能落實執行,會是一輩子忠實的好朋友。

 

外傷腫脹千萬不能冰敷,冰敷如同服用止痛藥,會引寒氣入內,徒留寒溼在裡,還會延緩康復,這是殺雞取卵的治療!任何傷損,除非大出血,絕不能冰敷。失治、誤治,不如不治。

扭傷時一般認為廿四小時之內要冰敷,主要目的在於減緩內出血的速度,以及藉由降低患處的溫度來減輕疼痛。

我臨床證實冰敷徒然引寒涼入骨,沒有持續大量出血,實在沒有必要冰敷。用中草藥外敷,消炎解熱鎮痛效果更佳。若能佐以對患處的上游肌肉,作回心方向按摩,對末梢破裂的微血管製造出相當程度的負壓,可使患處瘀血更快吸收代謝。

 

 

往下看更多《病從排寒解》相關文章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

雖然現在每日建議飲水量已修正為:每公斤體重乘上三十毫升,不像以往固定每人兩千毫升的飲水量,但我臨床發現,寒氣少的人,根本不想多飲水。

病人告訴我,他曾上過中醫課,休息時間大家都在抽煙(老師認為抽煙不過有些肺熱,沒什麼),他恭敬地用一小紙杯裝水,端給老師喝,竟遭他大罵:「你要害死我嗎?」原來,這位老師認為多喝水會致「水毒」,所以,他主張能不喝水就不喝水。這觀念對嗎?

 

某些體質的病人,如脾腎陽虛、心腎虛衰,水液輸送及代謝能力低下,在身體負荷能力還沒來得及調上來時,只能減少水分的攝取。又或某些病症,如臌脹(腹水)或急性腎臟病、洗腎的病人,稍微限水是必要的。

學生對老師說的話,多半照單全收,病人上了一陣子課,覺得不對勁就跑了。但他一位老大哥持續上了一年多,愛吃補藥,又嚴格限水,後來身體出了狀況,這位密醫老師也沒輒。他拒絕西醫,外面的中醫也不知找誰,就這樣把命都葬送了。

 

相反地,更多人主張,多喝水可以加速代謝,排除身體毒素,許多師長都要求孩子要多喝水。曾有新聞報導,某母親規定孩子每天要喝幾千毫升的水,小孩很聽話,不敢不喝,後來搞出腎病—這真成了「水毒」!又如老人脾虛,心臟也虛,水喝太多易致水腫,實不宜大量飲水。

至於一般人,每天大氣溼度不同、每人日常作息不同,有人暑天曝日、有人鎮日在冷氣房,個人體質狀況也不一樣,每天需要喝多少水,無法統一量化。事實上,如果我們安靜下來,身體自然會知道。

 

我在為病人衛教時,大多時候是在相對條件下立論的。比如,感冒未解這段時間,請少食油膩、高糖,以免助熱生痰。當然,也有些是無論肥瘦、老壯婦幼,必須一體遵行,如起居有節、勿食冰冷等。

處方時,不論內容、劑量、使用時機,還是各種手法的運用,並非死板板地一概而論,而是極其靈活彈性,是因人因時因地因症而異的。甚至一般認為女人專用的「四物湯」、「完帶湯」,男人如果症脈吻合,照樣有療效。

中醫立基於一個「中」字,已盡得其精髓。過猶不及,皆非中庸之道,當然更談不上「中節」。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似是而非的「偽論」,必須經過揀擇,不是書上講的、台上說的,都是正確的,初入中醫大海,很容易迷航,請務必睜大眼睛,以免誤入歧途!

 

寒氣越重,越喜歡大量飲水

Q請問是口渴才喝水,還是每日要飲用固定量的水,哪種對身體較好呢?

A口渴才喝水。每人高矮、飯量都不同,飲水量豈能硬性規定?寒氣越重者,越喜歡大量飲水。

 

 

內容由 三采文化《病從排寒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