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新冠肺炎會有哪些症狀?「COVID-19感染7大表現」快自我檢測,一篇秒懂跟流感差在哪!

17 May, 2021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雖然疫情爆發至今已久,相信許多人仍不太清楚武漢肺炎(COVID-19)出現的疑似病狀,今日鄉下文青將帶大家速速了解武漢肺炎(COVID-19)的7大病徵與新型冠狀病毒與感冒、流感的差異!讓大家吸收完知識可以好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在這疫情爆發之際,大家一定要好好守住台灣啊!

  

#7大症狀一次了解!

圖片來源:unsplash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個案罹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臨床表現為: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有些人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腸胃道症狀(多數以腹瀉症狀表現)或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等症狀。若個案嚴重時,更可能會出現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

 

#肺炎&感冒、流感有差別!

圖片來源:unsplash

相信大家在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時,都會以為與流感沒什麼差異!但其實是有差別的~新型冠狀病毒為「下呼吸道感染」,只要有呼吸困難、胸悶、走路容易喘...等症狀,一定要立即通報相關單位進行檢查,小編也整理出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的差別供大家參考~不過小編也要提醒大家唷!以下列出的病症標示「沒有」不代表就不會出現症狀,每個人出現症狀的情形都不一樣,建議身體若是不適一定要前往就醫!

 

【新冠肺炎】

發燒:常見

咳嗽:常見

呼吸困難:常見

打噴嚏:沒有

頭痛:常見

腹瀉:較少

喉嚨痛:常見

 

【感冒】

發燒:較少

咳嗽:常見

呼吸困難:沒有

打噴嚏:常見

頭痛:較少

腹瀉:沒有

喉嚨痛:較少 ( 大約40%的普通感冒患者會出現喉嚨痛 )

 

【流感】

發燒:常見

咳嗽:常見

呼吸困難:沒有

打噴嚏:沒有

頭痛:常見

腹瀉:常見

喉嚨痛:常見

大家也可以透過病毒「潛伏期」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潛伏期平均為5至6天,可長達14天,但仍有極少數個案超過14天。

 

#我要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圖片來源:FB @衛生福利部

疫情嚴峻時刻,平時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其實還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根據衛福部所發布的「我要怎麼預防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及「衛生福利部臉書」發布的消息,以下幾點請大家務必記下來!

 

1.關注並配合中央疫情中心最新公告防疫政策

2.維持手部衛生習慣(尤其飯前與如廁後)、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

3.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維持社交距離(室外1 公尺,室內1.5公尺)或佩戴口罩

4.搭乘交通工具遵守佩戴口罩與相關防疫措施

5.減少探病與非緊急醫療需求而前往醫院

6.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請遵守相關規範

7.身體不適時請停止上班上課,先留在家中觀察、休息,需要就醫時請說明旅遊史、接觸史、職業以及周遭家人同事等是否有群聚

8.符合公費對象者,施打疫苗

9.正確配戴口罩,使用後記得替換

10.戴口罩口鼻遮好

11.口罩用完不亂丟

12.維持手部清潔

13.打噴嚏摀住口鼻

14.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

15.落實實聯制

 

#「台灣社交距離」App下載起來!

圖片來源:噪咖編輯

為了讓民眾更了解是否曾與確診者近距離接觸過超過2分鐘,衛福部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研發「台灣社交距離」App,能讓使用者出門在外更加安心~

只要下載App,若曾與確診者在「2公尺內」的距離接觸超過「2分鐘」手機就會出現警示畫面,透過這種方法,能夠讓民眾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也能提醒民眾向衛生單位通報,減少疫情的傳播,在台灣本土疫情爆發之際,這款App真的必須人人都下載起來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武漢肺炎(COVID-19)疑似病狀與日常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小知識!在疫情嚴峻之際,大家外出務必帶好口罩、勤洗手,不要再到處趴趴走!請大家要好好堅持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