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骨灰不會自然分解?「大S樹葬」專家揭真相:沒那麼簡單

10 Feb, 2025
圖片來源:微博@大S、IG@Selephantdee
圖片來源:微博@大S、IG@Selephantdee

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驟逝日本,骨灰由家人專機護送返回台灣,妹妹小S痛心發聲不舉辦告別式,且透過經紀人表示,大S骨灰暫放家中,會申請「樹葬」,以完成姊姊生前說過想要環保樹葬的心願,但成功大學教授李忠憲卻對此抱持不同看法,指出樹葬並非大家認為環保回歸自然的概念「事情沒那麼簡單」。

「大S樹葬」很環保?專家揭真相

李忠憲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知道「大S要樹葬,不立墓碑、不記亡者姓名,讓生命回歸自然」,這種想法令人嚮往:「彷彿死亡之後,遺骸會化作沃土,讓樹木花朵綻放」。李忠憲以自己父親同樣以樹葬方式為例:「現實遠比詩意來得殘酷。我父親當年也是這樣,我曾以為他的骨灰會成為大地的養分,讓新的生命從中萌芽。後來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李忠憲指出「骨灰不會自然分解」,直說:「它(骨灰)強鹼、缺氮、鈣含量過高,讓土地貧瘠,難以孕育新生。即使與有機土壤混合,也只是勉強修正,並非真正的輪迴。存放骨灰的土地上,往往長不出什麼東西,與人們想像中的生機盎然相去甚遠」。

李忠憲也說自己直到處理父親的後事才明白:「真正回歸自然的,是燒掉的那一部分——煙塵、熱能、氣體,早已散入天地,與萬物合一。而骨灰,反倒成了一種無法融入大地的殘餘」,語重心長強調:「我們執著於骨灰,執著於一個象徵,卻忘了生命真正留下的,不是這些灰燼,而是它曾燃燒過的痕跡。死後連骨灰都無法滋養花草,那麼,生前的一切掙扎、執念、榮辱,又有什麼意義?人生終究是一場空,唯有曾燃燒過的那一刻,才是真實存在過的痕跡」,紀念故人永存心中有很多種方式,希望大家別執著於表相。

李忠憲教授指出「骨灰不會自然分解」,與大眾認知樹葬環保的概念相去甚遠。的圖片來源:IG@李忠憲

延伸閱讀:「大S遺產全給S媽」律師籲具俊曄別做1事、前夫汪小菲是關鍵

殯葬業:骨灰不會自然分解

有入行超過30年的殯葬業者也揭露,同樣指出樹葬後骨灰不會在土裡自然分解:「2年內因為必須重複使用土地,會把骨灰挖起來丟到焚化爐」,但此說法被殯葬處駁斥「絕無將骨灰挖出送焚化爐情事」。

北市殯葬處表示,以台北市作法為例,參加環保葬之骨灰,火化後皆須經再研磨,以更小的分子狀態埋入土壤或拋灑於海中,後續透過自然生物機制分解鈣質等物質,長久下來讓大自然回歸到既有的狀態。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黃裕銘教授黃裕銘主任則建議,他在初步了解臺灣各地樹(植)葬區的骨灰埋藏方式後,很擔心樹(植)葬區的規劃,包括土壤環境、骨灰埋藏方式、植被種類等等,都會影響骨灰被分解與否或是被分解的速度,這些都應該有專業性規畫,否則骨灰結塊不化問題,仍會是難解的困擾。

黃裕銘主任希望政府殯葬主管單位應盡速進行科學性的實驗,建立相關數據,規範出樹(植)葬的葬區設置與骨灰埋藏作業標準,達到「回歸自然」與「重複使用」的環保樹(植)葬理念。

大S生前透露想以樹葬回歸自然,殯葬業指出樹葬後骨灰最終會進焚化爐。圖片來源:微博@大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