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每次打開可樂,都帶著一點罪惡感?覺得「又喝了高糖飲料,身體會不會負擔太大?」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瓶人人喊胖的黑金氣泡,其實在急診室裡可是被醫師「欽點」的輔助小幫手。不誇張,根據急診醫師翁梓華的分享,可樂在某些緊急醫療場景中,甚至有「救命」潛力!
延伸閱讀:新冠疫情又升溫了!一週全台急診破9000人,「這月份」恐是確診高峰期
1.低血糖的甜蜜救星

糖尿病患者若用藥過量、吃飯太晚或壓力大,可能就會陷入低血糖危機,頭暈、冒冷汗、手抖甚至意識模糊,一不小心就會出大事。這時候,醫師手邊如果有瓶冰可樂,可能就會立刻派上用場。
因為它含有高濃度的葡萄糖與果糖,進入口中後吸收速度快,能有效拉升血糖、讓人「醒過來」。對某些狀況較輕的患者來說,甚至能免去靜脈注射這一關,直接在急診室小酌一口可樂就能初步穩住狀況,不過,可別自己亂試,醫師在旁邊盯著才安心。
2.真的可以「炸開」糞石?

你可能沒聽過「糞石」,但這不是什麼搞笑詞彙,而是腸道裡真的會出現的問題。糞石是由大量植物纖維與鈣質結合後鈣化形成的硬塊,會造成腸阻塞、劇痛,甚至腸穿孔,聽起來就超可怕。
在這種情況下,醫師有時候會開立一瓶「不那麼傳統」的處方:高碳酸、高磷酸的可樂。根據研究,可樂的化學特性有助於軟化糞石,減少開刀機率。某些內視鏡檢查甚至會備上一瓶可樂,以備不時之需。你沒看錯,在某些醫療時刻,可樂真的不只是飲料,是一種策略。
3.讓腸胃動起來

可樂不只能軟化硬塊,還能「喚醒」你偷懶的腸胃,它的果糖和咖啡因搭配,可以刺激腸道蠕動,讓排便效率提升一個檔次。當腸胃塞車、排便不順時,有些醫師會在評估後建議輔助飲用,促進腸道運作。當然,不是說你拉不出來就拿可樂灌自己,還是要先問問專業的建議。
所以說,可樂不只是炸雞的靈魂伴侶、電影夜的標配,居然還能在急診室裡成為醫師的秘密武器,是不是顛覆了你對它的印象?不過別太感動就每天開一瓶,醫師也再三強調,這些用途是「緊急情況下的輔助治療」,不是叫大家把可樂當保健飲品來喝。畢竟長期攝取高糖飲料,還是會增加肥胖、三高、腎結石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