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以為便宜卻花更多!「3大購物陷阱」讓你快速變成月光族,集點卡根本是比信用卡還可怕的小惡魔啊

27 Jun, 2018

作者:施昇輝

  

 

每個人都知道預算和記帳的重要性,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達成每個月存6,000元的目標呢? 俗話說得好:「魔鬼藏在細節裡。」換言之,請從小處著手,點點滴滴地省,離目標就不遠了。以下幾篇短文,就要來和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驗。

首先,不要再中了「第二件更便宜」的促銷伎倆。除非你真的需要兩件,否則就別受誘惑了。我是個超級可樂控,只要很疲累,或是想沉澱心情,我都會去買罐可樂來喝。夏天的時候,便利商店常推出「第二件抽獎」的活動,讓你有機會用8折、5折或1折來買第二件。然而,明明喝一罐就夠,我卻受了誘惑買了兩罐,幾次都抽到第二件8折,平均換算下來其實是一罐9折。原來買一罐只要原價20元,結果買了兩罐36元,其實是平白無故多花了16元,因為喝到第二罐,滿足感就下降了,甚至是不需要的。別跟我說只是區區16元,何必那麼計較? 如果你有這種心態,肯定會是潛在的月光族!

同樣的道理,也請不要因為買的數量多可以讓平均單價降低,就買了過多、但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商品。很多人就因為這樣的想法而在量販店,或是網路團購時,買了很多可有可無的零食,那都是一種浪費。上班族時興辦公室團購,但請你下次有同事揪團時,仔細思考一下這次要買的東西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千萬不要迫於人情壓力而來者不拒。只有生活必需品,而且是消耗品,才值得用大量購買來換取較低的單價,如衛生紙、衛生棉、隱形眼鏡清潔液等等。

過度消費的另一個惡魔就是「集點卡」。「集滿10點,送1客」、「集滿10點,換贈品」對許多人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平時光顧的便當集點也就算了,常常都是很貴的餐廳在做集點促銷,為了集到10點,就拚命消費,但真的有必要吃這麼多嗎? 贈品真的非拿不可嗎? 便利商店的櫃檯更是擺明的陷阱,因為常會陳列一些便宜的零食,讓你為了還差幾元就可以換到一點時,而做了無謂的消費。每次,店家要給我集點卡,我都微笑拒絕,如此就能在真正必要時才去消費。此外,集點卡常有兌換時效,若一錯過,本來期望的優惠或贈品就此莎喲娜啦了。

店家也常用「集點加價購」的方式來做促銷,看似減輕「集點」的壓力,而且「加價」的金額都不高,對大家來說,真是有致命的吸引力,但請還是用「需要VS想要」的方法,來克制無謂的消費。

切記,沒有附加條件的優惠,才是真優惠。

 

 

往下看更多《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相關文章

 

 

【「每天只要XX元」最花錢

 

前兩篇講的是「還能找到」的錢,這一篇要講的是「再也找不回來」的錢。既然找不回來,又何必講呢? 這是要提醒大家,以後別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將這種錯誤的消費行為稱之為「錢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因為廣告上說「每天只要XX 元」而去花的錢,這種廣告術語常出現在購買保險、參加會員,以及各式各樣的綁約交易上。

「XX元」的金額多半不會超過百元,甚至常常以一個銅板(50元)就夠了做訴求。大家心想,少去喝一杯小七咖啡就夠了,所以心動不如趕快行動,結果小七咖啡也沒有少喝一杯,就這樣莫名其妙多了一筆開支。

每個人都該買保險,以備不時之需,如果你已成家,更是對家人最好的保障,但不該去買很多重複的保單。為什麼會這麼做? 多半是經不起親朋好友的人情攻勢,其中最難以拒絕的理由一定是對方說「每天只要XX元」。或許你會想,多一張保單,多一層保障,也沒損失。但是,還是小資狀況的你,這樣做必然會排擠掉其他的消費和投資。

其次,購買會員資格也是一大錢坑,因為「每次只要XX元」實在太吸引人了。具備會員資格之後,單次消費金額一定會降低,甚至還會有紅利回饋,因此大家就會覺得很划算。不過,如果你因為太忙,導致去使用的次數不多,換算下來可能比非會員的單次消費還貴,不就反而划不來了?況且,這家公司能否長期經營下去也是一大風險,萬一真的發生,已繳的會費幾乎不可能拿回來了。

同樣的情形也會發生在購買餐券上,而且你還得另外承擔遺失的風險。販賣餐券的餐廳,平均消費金額肯定不低,才會用這種方式做促銷。餐券雖然常常可以下殺到7折,甚至更低,乍看之下超划算,但仔細想想,還是屬於中高價消費,真的有必要這麼豪奢嗎? 買餐券的動機其實是「比定價便宜多了」,而不是「真的有這個需要」。

「積少成多」原本是指「儲蓄」,但何嘗不能同時用在「消費」上? 下次,看到類似的廣告時,不要再被誘惑了。最後請切記,千萬不要為未來的消費,預繳任何的現金,這都是「再也找不回來」的錢。

 

內容由 有鹿文化《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