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是對自己沒想法!面對流言負評,帶著好奇心去客觀了解,反而有意外收穫!

14 Feb, 2018

作者:吳若權

  

 

 

大人的成熟指標──平靜而客觀地面對流言蜚語

 

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是因為對自己沒想法。

當自己總是站不穩,隨便被路人無故輕輕碰撞一下,

很容易就跌個四腳朝天。

當你站得夠穩,內心堅定,

即便流言再多,都可以任它隨風。

 

到現在你還會為了別人無心或有意的一句話,而耿耿於懷嗎?甚至更嚴重一點,你還會為了多年前別人對你當面講過的、或在背後說過你的一句話,至今心中仍有罣礙嗎?

不值得啊,親愛的,通常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即使那些人講話的當時確實有點刺痛你,但他們應該萬萬沒有想到,竟然可以把你傷得如此徹底。更何況,有些人事後還會辯解說:「你多想了!我根本沒有那個意思。」如果你鼓起勇氣去求證,對方甚至可能會有更令你瞠目結舌的反應:「是嗎?有嗎?我沒那樣說過吧。」

這時候,你就因此而真正釋懷了嗎?恐怕沒有吧,你可能更氣了,氣對方不認帳。只是你到現在竟然還是沒有想通,其實你是在氣自己。氣自己為什麼那麼脆弱,被別人一句話,傷得那麼深、那麼久。

 

年少的時候,難免有些在朋友之間傳來傳去的流言,只要其中隻字片語跟你有關的,你都有一種無故被流彈打到的委屈。他們或許誤解了你,或許即使部分是事實,也不該有這樣背後說三道四的閒言閒語,漸漸地累積成在你自尊傷口灑鹽的鹹言鹹語。只不過 「無聊空閒」的「閒」,變成「味道很鹹」的「鹹」,你始終覺得對方言重了,讓你在事過境遷的多年以後,竟然還回味至今。

假設這個人,是你最在意的對象,或許你們之間還有一些值得努力理解彼此的空間,可以試著去打開心結。相對地,如果這個人,根本是無關緊要的對象,而他的幾句閒言閒語,竟困住你這麼久,是不是很不值得呢?

當我們愈活愈成熟,對人情世故多些了然,也對自己多點自信,會漸漸明白:若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是因為對自己沒想法。當自己總是站不穩,隨便被路人無故輕輕碰撞一下,很容易就跌個四腳朝天。當你站得夠穩,內心堅定,即便流言再多,都可以任它隨風。

難就難在如何分辨,究竟是「自己的道理,基礎不夠穩」,還是「別人講的話,力量太巨大」?面對批評或誤解的時候,「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語出《論語·學而》)的古訓,可以讓我們學會對忠告虛心改進,讓流言雲淡風輕。保持平靜而客觀的態度,面對流言蜚語,不加以論斷是非,反而好奇地想聽聽看別人是怎麼說的?這種開放的心胸,足以幫自己減少樹敵的可能,同時吸取成長的養分。

 

成熟人格所擁有的幸福之一是,懂得反躬自省之後,你再也不用費心對別人解釋什麼,只要可以跟自己過得去就好。能懂你、理解你、體諒你的,就繼續做朋友;那些需要費盡唇舌、還不見得能講清楚的人,就讓他們路過吧。

 

 

內容由 遠流出版《人生,幾分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