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保持完美卻得不到對方的心?太愛逞強容易讓關係走下坡,大方展現缺點不但不可恥還更討喜!

22 Aug, 2018

作者:午堂登紀雄 譯者:駱香雅

  

 

不用對任何人隱藏自我,是件讓人心情爽快的事。

 

害怕落單的人,會避免暴露自己的缺點。因為他們擔心被周遭發現之後,人家會瞧不起、認為他實力不過爾爾,於是感到吃驚、失望,最後身邊的人一一離去,落得形單影隻的下場。

基於上述的理由,他們也同樣害怕失敗。這些人會強烈地認為失敗是件壞事,因為不想被認為是沒用的人。由於擔心失敗,他們在面對挑戰時容易猶豫不決,陷入踟躕、很難得到成果—陷入這個循環之後,常常落得一事無成。

反觀擁有「獨處力」的人,總能毫不猶豫地顯露自己的缺點,認為即便別人因此離開自己,那也無可奈何。他們甚至會肯定自身的缺點。

這並不是單純放棄或維持現狀、逃避現實的意思,而是打從心底接受:「這確實是我的缺點,不過缺點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假如因為表現真實的自己而被他人瞧不起,擁有「獨處力」的人就會對自己說「不必在意」,因為「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

除此之外,懂得享受孤獨的人,不會勉強自己與無關緊要的人相處,像上述那種瞧不起他人缺點的人,根本也不需要與之深交,從正面意義上與他們切割即可。

對擁有「獨處力」的人來說,失敗非但不可恥,還能讓自己從中學習。這與他人的想法沒有關係,因此他們願意讓人看見自己失敗的那一面。

 

◎逞強,只會讓你謊話說不完

如果忙著掩飾自身缺點,內心也會漸漸跟著崩解。

舉例來說,明明不是有錢人,卻要裝得闊氣;沒有特別優秀,仍硬要表現得能力很好的樣子;已經不年輕,還試圖隱藏年紀;生性自私,卻假裝充滿慈愛……,這些都是「試圖掩飾缺點」的表現。

假造學經歷就是典型的範例,因為不想被人認為愚蠢、希望他人認同自己,某些人便假造畢業自一流學府的學經歷。然而那並非事實,而是謊言,為了不被拆穿,就必須想出各種故事或理由來自圓其說,避免謊言自相矛盾。

但想要圓謊,就必須再說出其他謊言。而且在說謊者的內心裡,將一直有「被看破手腳」的恐懼纏繞。一旦你開始說謊,就不知道究竟得持續這種狀態幾年、幾十年,所以感覺疲憊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加掩飾自身缺點的人,無論何時心裡總是輕鬆自在。因為心無罣礙,所以也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隱藏。既不用為了圓謊或作假而絞盡腦汁,也不會產生多餘的心理負擔。依照本心而活,不用對任何人隱藏自我,是件讓人心情舒爽的事。

 

缺點大方露,更討喜

那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建立這種強健的心靈呢?方法之一就是具體地去思考:「如果讓他人看到我的缺點,會產生什麼困擾?」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面對人總是開門見山地表示:「我就是個性陰沉、怕生又畏縮,集三大缺點於一身的人。」通常聽到我這麼說之後,別人的反應大多是:「是這樣嗎?看不出來耶……。」除此之外,並沒有發生什麼壞事。

我甚至會在提供讀者商業投資等相關資訊時,將自己的損失和失敗案例也開誠布公地告訴大家,並且以自己的角度分析:「因為這個理由所以失敗了,請各位讀者也要留意這部分喔。」

一開始我猜想讀者們應該會出現的反應是「活該」、「罪有應得」、「沒想到你也沒多厲害嘛」……,然而實際上的反應卻恰恰相反,多數的回饋意見都是:「原本還以為你就個不知民間疾苦的人生勝利組,沒想到你還不錯呢!」

從這個經驗,我意識到「缺點」也是引起顧客和讀者共鳴的重要利器。

你應該要肯定自己的缺點,而不是隱藏掩蓋。越是不掩飾自身缺點,就越能淡化心中的自卑感—我深信這麼做,反而有助於建立你對自身的信賴及自信心。然後從「雖然是這樣的自己」慢慢轉為「正因為是這樣的自己,我很喜歡」,達到真心接納自己的境界。

我想許多人都曾經看過這樣的情況—看起來十分完美的明星,儘管自己犯錯出糗了,面對旁人的驚訝,仍舊會以正面心態從容接受;搞笑藝人也是,總巧妙以自身缺點來博君一笑。

由此可知,讓人看到缺點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若你表現得坦蕩又落落大方,它反而會成為一種魅力。

 

 

往下看更多《劃出善良底線,好相處更能獨處》相關文章

 

 

【豐富的表達力,給你豐富的人生】

 

如果你的煩惱總是無以名狀,想要確認煩惱的原因就會十分困難。

 

沒有獨處力的人,多半不太閱讀。他們一回家就會立刻打開電視,拿出智慧型手機,沉迷於社群網站或社交遊戲、打電話聊天好幾個小時。他們總不斷與別人交流,好避免自己落單。

在上一節已經提出我建議閱讀的其中一個理由為「藉由大量閱讀,理解社會規則架構,進而消除不安、感受希望」。只要具備有相應知識,你就會知道消除不安、克服難關的方法,而且也能感覺自信。

至於另一個原因,則是「詞彙的多寡」和幸福感之間存在的相關性,當詞彙量越豐富,就越容易感受到幸福。

語言是思考時的基礎,語彙的多寡同時也會影響大腦的思考深度。如果詞彙量不足,思考時的表達範圍就會變得狹窄;因此在應對各種狀況時,會無法周詳深刻地思考—換句話說,你的想法將變得十分膚淺。

反之,能夠使用的詞彙越多,思考和說明的範圍就越廣,也更能夠合宜地處理各種事件與情緒。

換句話說,越具備有敏銳的詞彙力,越能依照自己的想法過生活。而想要磨練出敏銳的詞彙力,最基礎、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

即便是小孩,經常閱讀的孩子也常給人「小大人」般的印象。

擁有豐富的詞彙和表達力,能讓你更理解自己和社會的關係,並有包容力能接受各種事情。例如,遇到煩惱或困難時,如果能夠向師長詳細、精準地說明,就可以獲得適當的建議與支持。減少被說:「你為什麼就是不能理解?」、「不懂的話就算了!」等等話語的次數,更有助於情緒發展的穩定。

就算學校老師說了什麼,擁有閱讀和思考力的孩子,也會懂得告訴自己「或許老師的目的是這樣吧」,並透過解釋與理解來降低反抗心態;或是當與朋友發生不愉快之事時,也能自問:「為什麼他就愛多管閒事呢?」理智推測對方的想法,並接受自己的情緒。

如果詞彙量夠豐富,就可以輕鬆將事情套入自己的思考框架並加以理解。「豐富語彙」可說是讓孩子獲得安定心靈的關鍵。

 

◎豐富詞彙,情緒表達更容易

究竟詞彙量的多寡,與幸福與否有何關聯?

其差異之處就在於,當一個人的詞彙量足夠,就得以透過語言確實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因此也就更可以適當地處理情緒。

例如不安、矛盾、糾葛、胸口那些說不上來鬱塞感、微妙的情緒變化等,如果你能夠在情緒湧上時,有邏輯地明確表達出來,就可以讓自己清楚知道:「我現在感到的不安,是這樣的。」

確認不安心的原因,不僅能夠讓你面對問題、想方設法解決,鼓勵自己「試著這樣做做看」或「換個角度看待如何」,透過改變事物的意義來消除焦慮與不安;也可以說服自己「事情就是這麼一回事」,進而接受現實。

其實就是一個讓自己的狀態和感覺更加舒服的過程。

如果你的煩惱總是無以名狀,想要確認煩惱的原因就會十分困難。當事發主因模糊不清,你就會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只能一直苦悶地煩惱下去。

「我已經這麼拚命了,卻做什麼都不順利。不管怎麼做,都活得好苦、好累。」會有這種感覺的人,就是因為無法精準用言語傳達自己的情緒,導致無法好好理解、表達自己。

人類是透過言語來認識世界與自己的。正因如此,「語言表達」的能力非常重要,這項能力的高低,將在生活中呈現大幅度的幸福差異。

 

◎詞語模稜兩可,會讓事情更複雜

在現代的年輕人裡,似乎有很多人都覺得使用正確、精準的詞彙十分麻煩。

以「糟糕!」一詞為例,這個詞彙不僅有原本字面「負面」的意思,還可能用來表達「有趣」、「可愛」、「太厲害了」、「好吃」、「愉快」的意思。甚至也會用在「無聊」、「無計可施」這類完全相反的意思上,算是一個方便好用的發語詞彙。

然而,就某種意義而言,單只說句「糟糕!」也帶有一種:「情況就是這樣,你自己從裡面挑一個意思解讀吧!」把理解工作擅自拋給他人的行為,說話者本身則因為不想表達細膩情感、嫌麻煩而逃避。

無論如何,這樣的說話方式,都無法提高自己的表達力。

若成年之後,開口說話依然全都是這類流行語的簡略表現或方便好用的詞彙,一來將難以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焦慮不安和煩惱;二來,在你內心裡恐怕也無法好好接受情緒或思考解決對策。

大家都知道,年輕世代有特別多的「庸人自擾」,我認為不只是生活經驗少,詞彙量的不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溝通力不足,易踩地雷壞人際

當然,語言也是人們彼此溝通的重要工具。無論是想結交朋友、打動人心、理解自己,你都需要借助語言的力量。

在這種時候,擁有越豐富的表達方式,越能夠精準地傳達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能善加利用「換句話說」或是譬喻法,協助對方理解你的一言一語,就能夠如自己所願,提高打動對方的可能性,同時降低捲入麻煩的風險。

若你的詞彙量貧乏,無法讓對方理解,當然也就難以打動人。甚至還可能因用字遣詞不當,導致彼此關係緊張,甚至積累不滿情緒。

同樣地,缺乏說話技巧,無法將言語轉換成對方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就這樣把自己的想法赤裸裸地脫口而出,很可能因用語欠缺圓滑而阻礙人際關係。

本來在溝通時,就應該要以對方習慣的說法表達、用心包裝用字遣詞後呈現給對方,以求讓人容易理解與接受。然而,許多人卻會因為表達能力不足,誤踩地雷、惹怒他人。

這些詞彙力或語句組織能力較差的人,既無法確實理解對方所說的話,也難以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想說卻又不知如何表達,只能乾著急的感覺,只會讓人變得更焦躁、易怒。

最常出現的典型台詞,大概就是「機車耶,吵死了」、「啊~真是有夠麻煩的」、「吼~隨便啦!」、「干你屁事!」這些幼稚詞語吧。

當在反駁他人時,沒有足夠的詞彙量,就只能表達得幼稚而拙劣。無計可施之下,甚至還只能髒話連連,變成無謂的謾罵。

如果你具備足夠的語彙力,就能夠想出罵人不帶髒字又可徹底羞辱他人的詞彙。例如—

「真不覺得這是成熟大人會說出來的話呢。」

「果然可悲的大腦,只會產出令人遺憾的想法啊。」

 

如果你能以此方式表達怒氣,就算不說那些罵人的髒話,我想心裡也是夠暢快的吧。

 

◎「氣質」好壞,由語言決定

在中文詞語庫裡,有積極正向的詞彙和消極負面的詞彙,要選擇說出怎樣的詞彙,都是當事人的自由。特別是在保障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裡,除了歧視性字眼之外,任何詞彙都是可以隨心使用的。

無論說出口的詞彙是什麼,都是發話者自由意志的選擇,不但周遭人的反應會根據這個詞彙而改變,你所說出的話,也會影響自己的人生。

如果經常使用積極正向的詞語,你就容易用正面角度看待事物,並把有類似想法的人聚集在身邊;若總是說些消極負面的話,看待事物時就更可能灰心喪志,而這一樣會吸引想法消極的同類靠近—光是你的詞彙方向,就可能為你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遭遇。

換句話說,所謂「選擇詞彙」的重要,就是希望你能思考自己的生活,究竟是以什麼為中心。生活中常使用的詞彙選擇,將創造出今後的自己乃至於整個人生。

 

 

內容由 方言文化《劃出善良底線,好相處更能獨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