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脫離不了厭世低潮期?建立「儀式感」能快速幫生活加滿元氣,培養興趣來擊破你的耍廢模式吧!

26 Nov, 2018

 

作者:高瑞灃

  

 

《儀式感》用朝聖的心開啟每天!──最可怕的生活方式:完全找不到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讓你在學習上事半功倍。但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對所有事物都保持濃厚的興趣,更讓人無奈的是,我們不能只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在遇到沒有興趣卻又不得不學習的知識時,聰明人會懂得用儀式感去製造源源不斷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源於內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了興趣,你才會發現生命本質的色彩;因為有了興趣,無論前方有多麼大的困難與挫折,你都會勇往直前,你會為心中的信念矢志不渝地努力。有了興趣的力量,不論前方是風雨還是雷電,那股暖流會支撐你,駛向夢想的遠方。

興趣可以讓你在學習上事半功倍。但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對所有事物都保持濃厚的興趣,更讓人無奈的是,我們不能只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在遇到沒有興趣卻又不得不學習的知識時,聰明人會懂得用儀式感去製造源源不斷的興趣。

當然,重複也是儀式的一種,它可以讓我們加深對事物的印象,只是「抄寫」這種刻板的重複儀式,和能引起我們濃厚興趣的儀式比起來,效果會差很遠。

一個有趣的人,必然是熱愛生活的人,他們總是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美好,因此,他們也總能遇到許多美好的事情。他們對生活總是抱著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即使生活再怎麼疲憊,他們也總能從中發現快樂和溫暖。

無趣,就是沒有構造儀式的能力,而沒有儀式的生活註定是無趣的,但是又有誰願意把日子往壓抑裡過呢?

每個人都希望和有趣的人做朋友,想過有滋有味的生活,他們總是對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與眾不同的觀察視角,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他們也能從中看到美和自由。

 

懂得在生活裡保持儀式感的人只會變得愈來愈有趣,聽他們聊天,看他們為生活去構建那些有趣的小儀式,享受他們時常帶來的小驚喜。與他們相處,你會有一種新鮮感,這種新鮮感能夠開拓你的眼界,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豐盈而充實。

懂得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趣的人,不一定要家財萬貫,不一定要有姣好的容貌,但一定要有一顆豐盈的內心,善於從疲憊的生活中去發現點滴的美好。他們始終都保持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懂得用儀式製造歡樂和驚喜,他們樂此不疲地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享受著歲月的靜好。

相信如果上天給我們一個選擇的機會,那麼,很多人一定會願意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一個在生活中處處都充滿儀式感的人。

王爾德說:「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如果你碰到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在任何時刻都心存儀式感的人,那麼請你一定要珍惜他。

甚至會發現,有趣的人是思維和你在同一個頻道上的人,你不需要刻意逢迎,也不需要小心翼翼,可以肆無忌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用擔心對方說你格調太低;有趣的人是懂你的人,他不一定很聰明,但他總能立刻明白你的意思,和這種人相處會節省很多時間成本,這種相處過程很舒服;有趣的人一定是真誠的人,他不需要你千回百轉地猜測,也不一定有很強的溝通技巧,聊天時可以直奔主題,甚至「簡單粗暴」,這些都是尤為可貴的。

相信那些生活得愜意自足的人,無不對自己了解透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這樣才會有所取捨,不盲目、不會過度焦慮。同時,不可或缺的,他們都對生活充滿熱情和興趣,他們生活中的儀式隨處可見。

 

幫興趣增加一個儀式吧!喜歡做木工的,做一個杯子送給自己,如果它醜,就想辦法改進,反正不管它長什麼樣都要有所利用。慢慢地,也許你就會努力做出另外一個杯子來替代手上這個,經過比較和淘汰,你做的杯子會愈來愈好看,甚至送人也拿得出手;比如攝影,就算拍得再難看,也要把它洗出來,然後貼在牆上作對比。你會發現,今天的照片比昨天的照片更好。

最可怕的是你的生活裡沒有任何儀式感,甚至你完全找不到興趣,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半點期待,那麼你的日子一定會平淡無奇,味同嚼蠟。

細細想來,生活中的儀式感代表著我們努力生活的態度,代表著我們追尋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為了那平淡生活中的片刻歡愉,興趣是要有的,儀式感是必要的,這就是所謂的人間冷暖,煙火未變。

 

 

往下看更多《儀式感》相關文章

 

 

【《儀式感》是場人生修練──不論有人愛、沒人愛,「愛自己」都是日常必要之儀式!】

愈是沒人愛,愈要愛自己。很多人大概是忽略了,原來愛自己也是一種儀式感,我們應該對自己好,抽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進行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能量與邊界,找到真正所喜之事、所愛之人,珍惜對待。

接受自己就是高高興興地接納自己,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還有對不足、甚至殘缺的接納,和對失敗挫折的包容。即使自己有不足之處,仍能欣賞自己的可愛之處。愛上自己,樂於改變自己,讓自己變更好。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悅人者眾,悅己者王」。

很多人不懂得愛自己,不懂得為生活加一點儀式感,不會買禮物給自己,也不會讓自己好好吃一餐美味,不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也不會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享受。

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沒有儀式感是因為我正在努力奮鬥,努力奮鬥是為了將來更好地生活。可我想問的是,沒有現在,何談將來?努力的人很多,每一個行業都不缺優秀人才。成為行業裡的標竿,但,為走到事業頂峰,捨棄自己的生活,捨棄生活裡的一切儀式感,用無數個沒日沒夜的加班和辛苦換來事業的成功。

 

一位詩人,寫了不少的詩,有一定的名氣。可是,他還有很多詩並沒有發表出來,無人欣賞。為此,詩人很苦惱。他有個朋友是位禪師,這天,詩人向禪師說自己的苦惱,禪師笑了,指著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問:「你看,那是什麼花?」

詩人看了一眼植物說:「那是夜來香。」

禪師點點頭:「對。夜來香只在夜晚開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來香。那你知道,夜來香為什麼不在白天開花,而在夜晚開嗎?」

詩人看了看禪師,搖了搖頭。禪師就笑著說:「夜晚開花,並無人注意,它開花,只為取悅自己!白天開放的花,都是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讚賞。但夜來香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依然逕自綻放,散發芳香,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而我們人,難道還不如一株植物嗎?」

 

許多人總把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讚賞,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我們應該為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學會愛自己,並且保持生活中應有的儀式感。

慣性地去讓別人高興,誠心誠意地對別人好,絞盡腦汁想要為別人做些什麼,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有時候全然不顧自己的感受,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將一顆心系在別人身上的取悅,究竟耗費了我們多少心力。取悅原本就是一場高成本的、對自己的極大內耗。

每個習慣取悅別人的人大概都很忙。忙著感知別人的需求,抉擇是先滿足這個人,還是先滿足那個人;忙著努力奮鬥做出一些成績,然後焦慮地等待別人的認可;忙著擔驚受怕,害怕是否會因為做得不夠好而被拋棄。而每一個取悅者又都是健忘的,似乎昨天得到的喜愛和認可在明天就會被歸零,然後重新去追求更大的認可。

最可怕的是這個過程好像一個無限的輪迴,追求認可,忘記,接著再重新追求更大的認可。在這個輪回中,取悅者像極了一個陀螺,被鞭子抽打著不停旋轉。我們在其中消磨自己的時光,耗費自己的心力,看似一直在對別人好,但最後也許還會得不償失,無法取得別人的珍惜和諒解。

 

愈是沒人愛,愈要愛自己。很多人大概是忽略了,原來愛自己也是一種儀式感。我們應該對自己好,抽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進行自我探索,認識自己的能量與邊界,找到真正所喜之事、所愛之人,珍惜對待。

可取悅者卻常常對自己內心的聲音置若罔聞,反而全身心投入了滿足別人需求的大業中。然後在某一個醒來的清晨,看陽光灑滿全身,輕輕地問自己:我到底是誰?我這麼忙碌,究竟為了什麼?

幸福,不是某一種結果,而是無數有意義的小儀式堆疊起來產生的感受。

幸福,不是哪一類的人生、哪一種活法,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一些美好時刻。

幸福,不是兩個人必須的捆綁,而是一個人的芬芳對另外一個人的吸引。善用生活中的儀式,懂得取悅自己,別人才會來取悅你,而你的價值,也會得到他人更多的關注。

愛自己、取悅自己本身就是一種儀式。當你開始取悅自己之後,會發現身心變得更加美好,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裡,你的美好對他人來說,充滿賞心悅目的價值。然而反過來,如果你對別人付出太多,自己就會變得薄弱,你的價值就會被忽視,你們的關係也會漸行漸遠。所以我們要在不自私的同時,學會愛自己、寵自己,把沉澱留給自己。找個地方喝一杯咖啡、看場喜歡的電影、聽一首歌、讀一本小說,甚至是發一下呆,都能撫慰自己疲憊的心靈。

 

取悅自己,絕不是自私,不是為了抵抗他人、抵抗世俗,而是為了在自己變得美好的同時,讓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也變得快樂和美好。取悅自己又是自我的,要讓自己在寂寞中獨自綻放,在孤獨中微笑以待。只有學會在一個人的世界裡生活,才能怡然自得地面對他人。所以,請善待自己。

 

 

內容由 時報出版《儀式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