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公主&王子通通退散!遇到要求很多又意見一堆的人超頭痛?傳授你「減半話術」完美應對!

11 Dec, 2018

作者:石原加受子 譯者:鄭翠婷

  

 

◆嚴格監控他人的「公主型」上司

「右腦型」由於在成長過程中心靈受創太深,在無法使自己心靈痊癒的狀態下長大成人,因此具有被迫害意識對他們而言,簡直如呼吸般理所當然。

那種複雜的意識彷彿在說:「我遭到囚禁,一步也無法離開這裡,所以你們應當回應我的需求。」

「我都滿懷好意地這麼說了,你當然應該回報我吧?」

「既然我特地提供建議,你馬上用某種形式道謝是理所當然的。」

右腦型的上司A女士,會像這樣透過態度、氣氛而非話語,來要求別人遵守她獨特的常識與規則。

「因為我在走路,你當然應該清除在我前進道路上的雜草,整地以方便我通行。」

 

在「我」聽來,不禁覺得她正如此嚴令。

上司A女士並未直接要求「我」這麼做。

不過,當她談論第三者時,就可以推斷出她對周遭人有何看法。

「那個人居然說出這種話,真是沒常識到叫人無話可說。」

「上次那個人不按照我的指示行動,所以我把他踢出那個工作計畫了。」

「因為那種事情就擺出一臉不服氣的表情,下次的案子可不能用他。」

她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家臣一般批評,在她面前,我們有種受到監視器監控,被她逐一仔細檢查、審判錄影的恐懼感。

 

再加上右腦型具有一種被迫害意識,她缺乏「我在傷害對方」這種意識。

「竟敢對我用那種口氣說話,我絕不放過他。」

「那種程度的人居然向我提出這樣的要求,簡直傲慢至極。」

類似這些例子,她看待事情的方式宛如「周遭人包圍了身分高貴的她,要進行女巫審判」似的,不管怎麼傷害別人,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那種意識也會表現在溝通上。

她畏懼與別人在同一個地點進行溝通,不置身於遙遠的絕對安全位置上就無法與人對話。

其實這代表她非常畏懼他人,而且因為不相信別人,即使別人想跟她交談,也會連談話的共通點都找不到。

A女士就像住在山頂毫宅、透過望遠鏡和對講機跟「我」說話一樣,彼此的心理距離太過遙遠,「我」的聲音空虛地消失在空氣中。

就算這種右腦型對他人展現出傾聽的態度,話語也會被她自我本位地解釋,而使對方陷入絕望的心情,覺得:

「根本無法溝通,再說下去也是白費力氣。」

 

◆感覺到要求便設下「防線」

「你不是應該~」

「你不該做~」

「做~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這類型的人總是強烈地要求別人做到這些「應該~」的事。

該如何應對企圖以此種做法佔上風的對象呢?

 

為了不讓「我」受傷,要向對方可能提出的要求設下防線。

比方說,當對方在工作上分派任務給你時,就說:

「要全部都做有困難,如果是做這個部分的話,請讓我來。」

「我再過一小時以後有空,你可以嗎?」

由你主動限定具體的分量與時間。

在其他事情上也是,當你預測這種人大概會對你提出要求時,可以補充一句:

「看來我沒辦法回禮答謝你,沒關係嗎?」

 

提出「自己的條件」,保護自己不被對方要求。

「雖然沒辦法立刻回覆,如果你能接受的話,請寄電子郵件給我。」

「我不善察言觀色,也不太懂得回禮的禮儀,請您不需多費心。」

或者像是這樣,把「我」感到痛苦的事情當成「自己的條件」提出來。

 

當「我」實際實行這些方法之後,意外地發現像這樣清楚地明示條件,上司A女士感覺反倒放下了戒心。

只是,「我」打算在不久後辭職離開這家公司。因為「我」認為在這種環境工作,會傷害到自己。

雖然對於其他事情沒什麼特別的不滿,但品嚐精神上的痛苦繼續任職,「我」會覺得自己很可憐。

另外,自己能像這樣以自己的心情為重決定辭職,「我」感到很自豪。

 

 

往下看更多《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才是自己的》相關文章

 

 

【不受對方的行動束縛,專注於「自身」】

◆狡詐也好、說謊也好、卑鄙也好,都是對方的自由

面對「想佔上風的人」,我們往往會被那種激烈的態度嚇得畏縮。我想有些人光是因為職場裡有一個那樣的人物、導致緊張的氣氛瀰漫,就每天帶著坐如針氈的鬱悶心情工作吧。

不過,「自我中心」觀點的看法是「不管他人的言行舉止如何,都是對方的自由」。

因為縱使對方性格邪惡也好、狡猾也好、愛說謊也好、卑鄙也好,那都是大家在各自的家庭環境與周遭環境中,為了保護自己而學到的做法。

由於是在長期經驗中形成的性格,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當然,因性格引起的各種問題也該由那個人負起責任自行處理解決。包含那層意義在內,這種看法認為「選擇任何生活方式都是對方的自由」。

不管對方是什麼樣子,都無法要求他作罷。假使出於對他人的期待而強迫對方改變,也只會與對方發生爭執。

因為表面看起來或許並非如此,但他們一心執著於靠爭鬥來保護自己。

要改變這樣的對象非常困難。「自我中心心理學」反倒對於此種對象也積極地認同「對方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當然,這是將「認同自身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當作基本概念的緣故。

正面的人際交往方式,從「認同自己的自由」和「認同對方的自由」開始。

所以,將與這種對象之間的關係視為「自己的課題」時,只要思考以下兩點就行了。

 

•自己要如何與這種人來往?

•面對這種人的言行,怎麼做才能避免自己受傷?

 

如果和對方發生爭執,即使吵贏了,最終得到的只會是自己也受傷害的結果。因此,最重要的是學習不起爭執並保護自己的技巧。換句話說,像這樣「不受對方束縛,行使自己的自由」即為所謂的「自我中心」。

 

◆了解自己的心理,就會懂得對方的心理

「以他人為中心」的人總是企圖得知對方的內心想法。

對方在想什麼?準備做些什麼?對自己有何看法?他們在企圖掌握對方的心情、意圖與打算這件事上投注能量。

而自我中心心理學則不建議大家從他者中心的角度關注對方的言行,並探尋其意圖。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不認為在知道對方的心聲與盤算之後,能夠對自己有利地加以活用。

抱著試探對方的意識與之抗衡,反倒會製造緊張關係(關於這一點將在下一章詳述)。

另一個原因是,如果採取自我中心的看法,不必企圖解讀對方的想法與刺探其心理,也能藉由「自己的感受」輕易地了解對方的心理。

倒不如說,進入自我中心的世界,提升自身「感受方式」的精準度,將遠遠地更能夠認識對方。

不必刺探對方的心理與盤算,對方的意識也會全盤表現在他的言行舉止上。

舉例來說,如果你對於對方的態度「感到不快」,那就是對方的心理;如果你從對方的表情感受到「歡喜」,那也是對方的心理。

如果你光是待在對方身邊便感到緊張,那或許是你「感受到」對方嚴厲死板的心態,所以才覺得緊張。

即使沒受到對方具體的影響,我們也會無意中切身地感受到他心中抱持的意識。那不是錯覺也不是多心,是以「感覺」掌握了對方身上的某些訊息。

 

◆以自己的心情為「最優先」

避免不慎被想佔上風之人傷害的方法,是隨時回歸自我,以「我想怎麼做?」為最優先。

為了不被想佔上風的人牽著鼻子走,做決斷與行動的時候要以「自己的心情」當作基準。

比方說,當自己被對方傷害時,如果害怕對方的反應,想必會產生以下這些負面的想法。

「如果他生氣,變得更有攻擊性那怎麼辦?」

「如果他事後騷擾我怎麼辦?」

要是被這種他者中心的思考所束縛,將會認為:

「果然還是選擇忍耐、保持沉默比較安全。」

這種忽視自身心情的想法,比想像中對自己的傷害更深。更何況只要處於以他人為中心的狀態,問題就會越來越難以解決,且更加傷害自己。

所以,如果你在人際關係上因為對方的言行產生了負面情緒,並且把這種情緒擱置不管,希望你能回顧思考──

「這代表了不愛自己。」

比什麼都更珍惜自己的心情來過生活,這便是「自我中心心理學」的宗旨。

 

 

內容由 台灣東販《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才是自己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