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提升自尊心的三種方法

06 Mar, 2019

作者:金惠男 譯者:何汲

  

 

自尊心強的人對自尊心並不感興趣,因為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所以,那些對自尊心這個名詞會有敏感反應的人,可能原本自尊心就很低,或是由於某種原因,目前處於自尊心低落的狀態。就像快樂的人不會特別談論幸福,相對不幸的人,更常提及「幸福」這個名詞,並且有點強迫式地追求幸福一般。

但是,一如前述,現今社會中,想要保持高度的自尊心並不容易。此外,如果由於年幼時跟父母的關係而導致自尊心變弱的話,則不容易改變。因為這樣的人長期以來自認為「我沒有資格被愛」,並且往往以錯誤的方式來渴望被愛。

恢復已經瓦解的自尊心的方法,是學會去愛惜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不過要熟悉如何真正愛自己的方法並不容易。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曾經諮商過許多心靈遭受重創的人,而我最先學習到的便是等待。有些患者即便接受好幾年的治療,依然無法擺脫創傷,有些患者雖然一度稍有改善,卻又再度退縮,如此循環不已。

強化自尊心的方法也是如此,並沒有那種立即提升自尊心的特效藥,只是可以不再依照錯誤的地圖前進而已,這正是恢復自尊心的第一步。

 

1.持續做些讓你感受到小小成就的事情

我因為帕金森氏症而放下醫院的工作至今已經五年。我的目標是在病情惡化導致難以承受的痛苦中,就算連一天也難以堅持下去的情況,還能夠活下去。幸運的是,去年我接受電極手術之後,變得稍微能夠移動身體,然而恐慌和孤獨感卻突然找上我。

作為醫生,在我停止看診工作之後,社交圈頓時變窄,成天只能待在家裡,內心也變得軟弱起來。我不禁擔心長此以往,自己是否會被社會遺忘,變得一無是處,這樣的恐懼感不斷席捲而來,讓我感到十分慌亂。

因為我在生育和撫養兩個孩子的期間,不僅未曾停止工作,同時還忙著寫書,以及在好幾所大學講課,忙得不可開交,我從未想過自己會陷入目前這種情境。於是我首先嘗試接受並承認這種恐懼,然後開始尋找目前能做的事,其中一項就是運動。

前天我連起床都有困難,不過,昨天我就步行了一公里,今天則試著步行到一點五公里。當然,在別人的眼裡,這可能不算什麼,但是每當達成目標時,我都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可以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做些什麼,對恢復自尊心而言非常重要。

這是由於自我效能感是自尊心的要素之一,可以透過自我努力來提升自尊。然而,若是一開始就過於心急,為了想展現出不凡的能耐,而設定了不合理的目標,反而不可行。

我們應該從簡單的事情開始,然後再挑戰稍有難度的事,這樣才能每天感受到成就的喜悅,當小小的成就逐漸累積,某一瞬間就能產生自信,這種力量出乎意外地強大。我能夠寫出這本書,就是最好的證明。

 

2.不要費盡心思去掩飾或克服缺點

自尊心弱的人往往會認為,如果讓別人看見自己的缺點,就會被瞧不起。所以他們即使難過也盡量不哭出來,因為他們認為一旦被人看到自己哭泣的那一刻,就會遭到攻擊或是被遺棄。所以他們總是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缺點,而且只向別人展現自己帥氣又自信的模樣。

然而,由於他們花費太多精力去隱藏自己的缺點,所以當他們遇到別人時,已經沒有多少餘力去關心對方。對他們而言,人際關係只是令人精疲力竭的事情而已。更大的悲劇是,對方也會察覺到這一點,並且感到失望,因為沒有人喜歡去面對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

當我們發現一個看似完美的人身上,也有憨厚的一面時,會有「那個人也跟我一樣」

的感覺,並且對他產生好感,因為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缺點。而且一個自尊心強的人,並不是沒有缺點的人,而是能夠欣然承認和顯露自己缺點的人。因此,他們並不會過度執著於自己的缺點,而是致力於發揮自己的優點。

他們也從經驗中得知,減少自己缺點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強化優點。所以不要再花太多力氣去掩蓋或克服缺點。如果你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其隱藏缺點,不如強化優點,這才是條捷徑。

 

3.如同對別人寬宏大量一般,也對自己厚道一些

面對失敗,那些自尊心弱的人會過於自責,但是面對成功,卻又過度認為這只是巧合。例如假使努力工作而有所成就,自然應該獲得相對獎勵,但是他們卻認為只是偶然得到一種幸運而已。他們老是掛在嘴邊的話就是「經常」「必定」「完美的」和「∼應該做」等等,具有義務性和絕對性的字眼。這些話自然會產生諸如恐懼、憤怒、創傷和內疚等情緒。但是,大部分的實際情況,往往並非經常、必定可以完美無缺,而且也不需如此。因此,我們需要有彈性和靈活的思考。即便有些事情的結果不如預期,對此也要能夠客觀地看待它。

 

英國電視劇《肥瑞的瘋狂日記》(My Mad Fat Diary)的女主角瑞伊(Rae),是個患有暴食症,並且對減肥有強迫症的人。她大聲對自己咆哮說:「我真是糟透了。每件我想做的事,都會被我搞砸。而且,我越是想去彌補,事情就變得越糟糕。」

這些瑞伊從不會對別人說的壞話,卻被她拿來毫不留情地自我批判。對於這樣的瑞伊,輔導老師對她這樣說:

「想像現在有一個十歲的瑞伊坐在這裡。然後妳對她說:『妳好胖』。」

「我不會做!」

「妳試著對她說:『妳好難看。』『妳好丟臉、妳沒用、妳沒希望了』。」

「我不想!」

「這些話就是妳每天對自己說的話。妳就是每天自我催眠,說自己是個令人傷腦筋的負擔。妳覺得這個小女孩很難看嗎?」

「不是。別再說了!」

「那麼妳想對她說什麼?」

「……妳很棒。這樣就很完美了……」

「這才是妳必須對自己說的話。就像妳安慰那個小女孩一樣,妳應該慰勞一下自

己。」

 

我不知道你是否像瑞伊一樣,毫不留情地對自己說出這樣粗魯的話。不是對別人,而是只對自己如此苛責,這樣是否太過嚴厲了呢?如果你對別人總是寬宏大量,那麼對自己也要厚道一些。任何人都可能犯錯,也可能失敗或是中途放棄。

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你本身就是能力不足或有缺陷。我們所處的現實生活,本來就不可能完美無缺,我們也無法控制一切。然而,如果你把一切都歸咎於自己,光顧著埋怨自己,那麼請立刻停止這種毫無根據的自責。你絕對是個比你自己所想像中,還要更好的人。

 

 

往下看更多《你和我之間》相關文章

 

 

【對於愛情最起碼的禮節】

無論是相愛還是分手,抑或談另一段戀情,我們都不能或忘的是,真正的主體其實是「我」。愛情基本上是我本身感到快樂與幸福。

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的說法,「給予」的意思是發揮自己的潛力。換句話說,因為我活著,為了充實自己,所以分享自己的能力與力量給他人。因此,透過愛而將自己擁有的某個東西分享給別人的經驗,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

就此層面而言,給予的行為並非易事。此外,究竟給予什麼,或是接受與否,也都要隨各人心意。當我們愛上別人時,自然也希望被愛。但是,如果有人說自己對感情不抱任何期待,覺得只是單純地愛對方就已足夠時,最好先探究一下他的內心。因為這種無條件的給予,必定有其緣由。

 

無論多麼相愛,你也不能隨意對待我

有一個不太會發脾氣,總是說沒關係的男子。

他對一名女子一見鍾情,追求了兩年後,終於開始正式交往。凡是她想要的,他都想盡量滿足她。他戒菸又戒酒,還為了心疼她辛苦搭車上下班,把自己的車讓給她開。雖然因此導致他自己的上下班時間從五十分鐘延長至兩小時,他也覺得甘之如飴。

還不只如此。舉凡兩人約會所有費用都由他支付,甚至當她一說想跟朋友去海外旅行,但是沒有錢時,他馬上領出自己的積蓄,給她當作旅費。但是後來他才知道,她不是跟朋友,而是跟其他異性去海外旅行。

對她而言,他不過是負責購物的提款卡,是需要時可以隨傳隨到的搬運工及代理司機而已。儘管如此,他還是說沒關係。他一再表示,只要他愛她,總有一天她會明白自己的心意。不,就算不知道也沒關係,給予就是一種幸福。

在談戀愛的關係中,當一個人更愛另一個人時,愛得越多的人,往往變成弱勢的一方。弱者經常會關注對方的情緒,努力去配合對方。當對方不知道他的誠心及關懷時,雖然會感到鬱悶,但是因為唯恐對方會由於自己的錯誤而離開,總是戰戰兢兢。

這位無論對方做什麼事都說沒關係的男子,也是愛情裡的一名弱者。然而,因為更愛對方,導致對方也利用這份信賴而隨意對待他的話,他應該要加以阻止才對。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可以不尊重、任意侮辱或傷害他人。

他的行為等同於允許她隨意對待自己也沒關係,但是他卻誤以為這就是愛。有一句話說:「太痛苦的愛不是愛。」我所愛的人不愛我,雖然是件非常悲傷的事,但是堅持這樣的愛,毀掉的只有自己的人生而已。

在我面前仍持續堅稱自己沒關係的這名男子,最後還是哭了出來。他覺得難以再忍受這種狀況,認為把一切都奉獻出去的自己,實在太悲慘了。

幾個月後,他寄了一封問候信給我。說跟她分手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受,雖然一直像口頭禪一樣嘴巴說著沒關係,但是真的不喜歡時,還是要說出來比較好。

 

面對分手,不要「裝酷」

「我們分手吧。」

接到單方面的分手通知時,沒有人會毫不在意。失戀是所愛之人的死亡,也是被愛之自己的死亡,是兩人所創造之世界的死亡。

因此,失戀有時比死亡更令人痛苦。那是一種認為自己才是對方唯一之愛的幸福感消失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只剩下那個萎靡又沒有價值,而且毫無意義的自己被留在原地。

但是失戀所帶來的最根本及普遍性的痛苦,在於我們將自己從未曾分享給任何人的內心深處,呈現給對方看,但是他卻離開了自己的事實。特別是自卑感重的人,會認為是因為自己的內心太過卑微及醜陋,才會被對方拋棄。

 

因為分手太過痛苦而無法接受的人,有時候還會做出很丟臉的舉動。例如經常打電話給對方,聽對方的聲音,然後一語不發地掛掉電話;偷偷到對方的臉書(Facebook)或Instagram去確認對方跟誰見面、做些什麼事等等,哭哭啼啼地糾纏不停。

有時候還會控制不住突如其來的憤怒,追究地問對方說「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最後才慢慢地承認及接受對方不再回頭的事實。這是一種悼念的過程,在憤怒、悲傷過後,最後把與所愛之人的回憶銘刻於心,並且送走對方。

悼念是接受及克服分手的過程,也是任何失戀的人都必須通過的歷程,唯有好好地完成它,我們才能再度擁有沒有對方,也能好好活下去的自信心,重新找回生存的力量。雖然相愛已成往事,但是那份愛卻成就了目前的自己,透過那段愛情,也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再度成長。

因此,站在精神分析醫師的立場來看,我認為在接受並克服失戀的過程當中,表現出迷戀的樣子或丟臉的舉動,反而是健康的現象。因為愛有多醉人,就有多傷人。問題是在分手時「裝酷」的人。

他們無法很瀟灑地面對被提出分手時,自己所感受到的羞恥。因此在分手後的第二天,就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一如往常地過日子,或是故意裝得很開朗,或是理直氣壯地去發展另一段新戀情。

然而,那些未能好好地悼念逝去的愛情,就急急忙忙地掩飾分手的人,反而會被過去所束縛。悼念是把過去將彼此聯繫在一起的關係加以解除,同時承認不得不分手的事實,並且送走對方的一項工作,如果無法送走對方,只會一直沉湎於過去,結果將完全無法接受新戀情;或是即使有了新的對象,也會因為無法忘懷與舊情人的回憶,無法好好地對待新戀人。

甚至還會經常將新舊情人加以比較,希望聽到別人說自己做了更好的選擇,藉此彌補曾經受傷的自尊心。如此一來,新戀人反而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做了過去戀情的代罪羔羊。因此,如果我們努力假裝沒事,匆忙地掩飾分手,反而會變成搞砸下一段戀情的障礙。

所以,面臨分手時,不要努力「裝酷」。在單方面被提出分手之際,當然會感到悲傷及痛苦,但是倘若坐視不理,傷口將難以癒合,下一段戀情也無法好好展開。此外,分手只是與一個人的關係結束,並非意味著整個人生的結束。

你仍然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對方離開了你,絕不會撼動你存在的價值。因為沒有人可以隨意評論你存在的價值。無論再怎麼可愛、漂亮、優秀的人,都可能會失戀;相反地,看起來略遜於別人的人,也可能不曾失戀,過著幸福的日子。

 

因此,面臨分手時,因應之道絕非極力壓抑分手的痛苦,裝作若無其事地過日子。我們不需要害怕或逃避那種悲傷、痛苦或是偶爾生氣及變得幼稚的心情,必須好好地等待這一切復原。分手需要時間。

我們應該不要害怕去經歷這樣的時間,而且必須能夠好好承受,這麼做並不是為了那個離開的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這是為了珍惜自己,以及下一段來找尋自己的戀情。

無論是相愛還是分手,抑或談另一段戀情,我們都不能或忘的是,真正的主體其實是「我」。愛情基本上是我本身感到快樂與幸福。分手也是一樣。分手雖然痛苦,但是能夠克服這種痛苦的人,正是我自己,而且也是為了自己珍貴的人生。這也是我們面對逝去的愛情,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禮節。

 

 

內容由 大田出版《你和我之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