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網紅花大錢幫千位盲人重見光明!「誇張」善行引人注目,也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沙發讀書】

28 Jun, 2024

寄生上流》裡有一句經典台詞:「如果我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這樣的善良還是善良嗎?在《慷慨的感染力》這本書裡,作者討論「該如何讓善的力量擴大」,他提出了「慷慨的重要性」、「如何讓善的力量擴散」。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網路的傳遞,讓這個世界越來越好!

延伸閱讀:現實生活中的勇者!長髮哥自曝:英勇搏鬥是受到《葬送的芙莉蓮》影響

pexels-wildlittlethingsphoto-708440
圖片來源:pexels

感染力的催化劑:把慷慨由隱形變成大流行

我來自媒體界,而我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可以看見這個產業所面臨的困境。重大議題往往複雜且令人望而生畏。一篇關於政府推動大學創新政策的頭版故事,銷量永遠會輸給那份標題鼓譟著〈移民大舉入侵!〉的八卦小報。

社群媒體演算法的操作遵循著媒體大亨魯伯.梅鐸(Rupert Murdoch)等小報業主所開創的基本原則:大力推播那些發表激進言論、並將異己者描繪成極端危險人物的人,藉此來吸引公眾的目光。威脅、暴行與憎惡都很吸睛。可嘆的是,嚴謹與善良卻很無聊。

該怎麼辦?那麼,我們就把好人好事變成無聊的相反如何?讓我們的慷慨使人起雞皮疙瘩,令大家感動莫名,願意分享這些故事並群起效法。要怎樣才能做到?這沒有明確的法則。凡是出自人類善良天性的獨特且眞誠的行為,都具有引人入勝的潛能。

pexels-rdne-6646990
圖片來源:pexels

那我們要如何善加利用我們的慷慨來製造漣漪效應呢?即使只是在方法上進行微小的調整都可能改變一切。

舉例來說,有一項慷慨的善行讓某些人受到感動,決定將其傳播給其他人。如果每十個聽說這件事的人平均傳播給九個人,這則新聞就會逐漸消聲匿跡。但是如果這樁善行的感染力能再高上那麼一點點,讓那十個人平均會傳播給另外十一人,這個消息就會瘋傳起來。一隻蝴蝶在地球的一端拍打牠的仁慈之翅,就可能在地球另一端引發仁慈的颶風。

延伸閱讀:兒子是亞洲天王!她84歲獲頒模範母親,笑談孩子私下個性

以下有五種實作方法,能夠幫助你將你的行動由單純的善意轉變為有感染力的慷慨之舉。(本篇節錄其中一種)

一、解鎖真情感

在網際網路上呈現病毒式傳播的內容有太多是由憤怒與恐懼所驅動。不過任何一種強烈的情感都具有傳播力。我們何不為驚喜、興奮、奇蹟、好奇心、同情心與鼓舞人心的人事物打開這扇門?有許多具有感染力的美妙慷慨故事,其實就只是因為其中的善良人性深深打動了人心。

浮誇鋪張的善心

又名野獸先生(MrBeast)的吉米.唐納森(Jimmy Donaldson)就深諳這門藝術。他的YouTube 頻道有很大部分貢獻給各種慷慨之舉,且擁有超過一億八千萬名的訂閱者,使他成為YouTube 上影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是怎麼做到的?其實是來自經年累月的練習。早在靑少年時期,他就與朋友一起花費大把時間研究網路瘋傳影片的各種層面,包括剪輯風格、旁白的遣詞用句,以及封面縮圖的選擇。但他們最重要的心得是:激發情感。吉米利用此一心得發明了一套新公式:奢華鋪張、令人瞠目結舌的慷慨舉動,通常針對隨機的陌生人。

 
 
 
 
 
 
 
 
 
 
 
 
 
 
 

MrBeast(@mrbeast)分享的貼文

在實境拍攝的影片中,野獸先生的訂閱者可以看到那些人聽見自己即將獲得什麼樣的禮物時目瞪口呆的表情。那個禮物可能是免費的汽車、免費的房子、一張十萬美元的支票─甚至一座私人小島。

他有一部影片〈一千個盲人首見光明的一刻〉(1000 Blind People See for the First Time),觀眾得以見證在他的慷慨幫助下,原本目盲的人接受白內障手術後首次睜開雙眼的那令人振奮的一刻。他們首次見到心愛之人時所表現出的驚奇與喜悅令觀者動容。

但是,這樣的成功也引來批評之聲。有些看過千位盲人重見光明影片的觀眾對於該影片並沒有眞正觸及公共保健服務不平等的問題感到憤怒。有人甚至指控野獸先生利用對方的苦難來自我宣傳。

突擊式的善心

我確實相信思慮不周的慈善行為有越界的可能。近年網路上出現大量所謂的善行影片,內容是在攝影機拍攝中的情況下,某人突擊式地做出看似慷慨的舉動。例如在二○二二年,澳洲有一名女士瑪薏(Maree)在街頭接到陌生人送給她的一束鮮花,在鏡頭下彷彿泫然欲泣,接著陌生人就離開了。

這段影片在TikTok 上獲得六千萬次以上的觀看,但是瑪薏事後表示她的感覺是被這個事件冒犯了。「他打擾了我的平靜時光、擅自拍攝,然後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傳到網路上,營造成與實情不符的模樣,而且我猜他靠這個賺了不少錢。」她向當地一家廣播電台這樣說。

pexels-secret-garden-333350-931166
圖片來源:pexels

情感是強而有力,而且顯然可能被不當利用。不過在野獸先生的例子中,我不認為那些批評站得住腳,幾個主要原因如下:

1、他自YouTube 賺得的錢全都再次投入更多的善行,他曾經承諾會把所賺得的錢都捐贈出去。

2、與上面的例子形成對比,他的敘事方式顯示出對受贈者的尊重。

3、他成就的好事是真實的。例如一千名盲人重見光明是一件毫無疑問的好事。
雖然通過真正的系統性改變,能取得更大的成果是事實,例如印度的亞拉文眼科醫院(Aravind Eye Hospital)等組織找到了方法大幅提高白內障手術的施行規模,免費為數百萬的病患醫治。
但是藉由讓大眾意識到一項低成本的小手術可以改變某人的一生,野獸先生的影片可能真的有助於催化這項體系上的變革,況且一項慷慨善行有做得更好的進步空間,並不能成為抹煞其成果的理由。

4、最重要的是,從頻道所獲得的迴響來看,可知野獸先生的的確確激勵了數百萬人增加慷慨在他們生活中的分量。他是否同時也想方設法來娛樂觀眾、激發觀眾的情感,以擴張他的訂閱數?百分之百有。不過這是值得欽佩的,他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慷慨可以如何變得具有感染力。
如果他這趟旅程的下一步是幫助引導這份慷慨,走向更為深思熟慮的目標,那更是一大進步。正如他在喬.羅根(Joe Rogan)的Podcast 節目中說的:「我喜歡幫助別人!我覺得很有意思……我有這種能力能帶動瘋傳和吸引流量,我想要搞清楚能如何加以利用─簡單來說,就是用它當基礎去建立一個慈善事業。

將訴諸情感的內容善加運用的例子比比皆是。由記者經營的Instagram 帳號「好消息傳千里運動」(Good News Movement)用感人至深的人類善行讓五百萬粉絲如沐春風。

有張照片是二○二三年土耳其敘利亞大地震時,一個敘利亞女孩保護她弟弟的畫面,這則貼文引導人們捐錢給兒童緊急救護基金(Save the Children Emergency Fund)來幫助倖存的孩童,在二十四小時內獲得近三十萬次點讚。還有一些影片的主角是日常生活中的男女英雄,例如一名空服員握住惶恐不安的乘客的手,或是一個小女孩決心幫助家鄉的野生動物。這些小小的慷慨之舉可以迅速傳播到全球讀者的眼前,眞是美好。能讓我們改變對人類同胞看法的就是像這樣的故事。

當然,慷慨絕非只是情感的宣洩而已。如我們先前討論過的,這會把我們帶往錯誤的方向。我們需要運用反思性思維的智慧來展開努力。但若是缺乏某種形式的情感火力,慷慨的行動就永遠得不到應有的關注。

截圖 2024-06-28 晚上8.47.25
圖片來源:博客來

書名: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

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

出版社:時報出版社

全新「造咖」來了!陪你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