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台灣師範大學爆出女足教練周台英與研究團隊以「抽血換學分」為條件,逼迫隊員參與長期、每天多次的抽血實驗,更威脅同學如果不配合,就當掉他們的必修課、被迫退隊甚至延畢等懲處。
雖然學校、教育部在去年11月就已經知曉這起「人體實驗」、「霸凌事件」並著手處理,但案件卻直到今年7月、由女足隊員,也是受害者之一的簡奇陞站出來後,大眾才知曉這件事情且重視,學校以及教練也在大家不斷地譴責下終於道歉。
成為吹哨者,是賭上自己的未來
簡奇陞在記者會上一改過往受害者的形象,拖到帽子、眼鏡、口罩,坦蕩蕩的用真面目示人:「因為需要遮遮掩掩的,不應該是我。」令所有人動容。但也有出社會已久、深諳職場潛規則的人替她擔心:「像這樣的吹哨者,有企業敢用嗎?」
延伸閱讀:台師大校長、周台英在抽血事件後首次露面!召開記者會道歉
不管換幾個工作,都成為主管的眼中釘
這位網友表示,他曾帶頭連署罷免當時愛霸凌員工的主管,最後雖然成功了,但他也被公司高層明示及暗示「該自請離職」。離職後,他雖然順利找到新工作,但他也被新主管叫進會議室單獨談話:「你在前公司做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如果你敢在我眼皮底下造反、串聯大家對抗我,我會讓你滾蛋。」
即使後來又再換了幾份工作,他曾罷免主管的事蹟依舊陰魂不散。他雖然做了他覺得正確的事,卻也付出代價,因此,他更佩服簡奇陞敢「賭上自己的未來」,勇於發聲。

讓我們一起成為保護吹哨者的力量
做對的事、擔任大家不敢當的吹哨者,為何需要付出被上位者針對的風險?或許該整頓的不只是教育界,而是整個社會的道德倫理價值觀。
但所謂的「吹哨者」也不僅僅是在網路發聲就好,而是要具體落實向善的力量,從生活周遭、對待周邊的人做起。我們或許不能保證,簡奇陞未來的路會沒有荊棘,但我們可以選擇,在像她這樣的人站出來時,我們能成為那些不轉身離開、願意並肩而行的護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