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子足球隊陷入「抽血換學分」風暴,事件涉及了高強度的人體實驗與學術論文發表,引發體壇與學界劇烈震盪,外界更有學者批評此為「世界級醜聞」,教育部與國科會已祭出重罰並啟動追責程序。
球員爆料抽血換學分
台灣師大女子足球隊爆出「抽血換學分」爭議,學生投訴遭威脅參與長期、頻繁的侵入性抽血實驗,否則學分、畢業資格將受影響,事件引發教育與體育界高度關注。更引爆爭議的是,該實驗數據竟被用於發表國際學術論文,未經妥善審查與授權,學者痛批這是「世界級的學術醜聞」 !
延伸閱讀:被迫抽血換學分!台師大女足學生發文求公道,遭教授反嗆:我也要跟你道歉嗎?
血液樣本竟發表國際期刊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胡川安揭露,台師大教練周台英與指導教授陳忠慶,曾於2023年12月在《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and Medicine》發表論文,研究對象即為一所台灣大學的冠軍女足隊13位選手,平均年齡21歲。
研究明確記載抽血方法與時程,包括每場模擬比賽前後1小時與最後一場後連續5天,每天抽一次靜脈血,檢測肌酸激酶(CK)、心肌肌鈣蛋白 I(cTnI)、乳酸去氫酶(LDH)等指標,以評估心臟與細胞損傷程度。胡川安痛批,若抽血行為未經知情同意、操作人員非醫護專業,卻將數據用於發表論文:「這已經是世界級的醜聞了」、「已經是犯罪了,而且還是集團」。
學生控訴:不抽血就扣學分、不能畢業
據學生投訴,部分女足隊員被迫在14天內抽血,更曾被言語威脅「不抽血就扣學分、影響畢業」,部分受試學生甚至並未簽署知情同意書,或未完全理解研究風險。胡川安強調,若在權力不對等的師生關係下,學生是在壓力下配合實驗,不論學生當初是否「簽字」,都不構成真正的知情同意。
而整起事件的吹哨者簡同學近期在接受《知新聞》專訪時也提到,抽血時一天至少要採到一管,在過程中可能沒辦法一次就抽到血,會需要到至少三次,甚至是六次、九次才能採到血液樣本,因此才有一天抽三次血的說法,而不是真的一天需要抽三管血。
延伸閱讀:台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學生連抽血14天等同「抽走全身15%血」醫怒斥:絕對是一種傷害
研究計畫到底在做什麼?
據悉,該研究為國科會出資補助的跨校整合計畫,名稱為《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主張結合AI、AR、VR等科技,建立適合女性選手的訓練與傷害預防模式。研究內容涵蓋生理指標(如肌酸激酶、心跳、乳酸濃度)、心理壓力(如腦波量測EEG)、運動表現監控(如模擬比賽LIST)及科技介入訓練。
本計畫執行期程自2023年至2025年,總補助金額高達2,693.5萬元,分別為:2023年:904萬元、2024年:889.5萬元、2025年:900萬元。
另外民眾關心的核心參與人員,目前已曝光有:
姓名 | 單位/身分 | 角色 |
---|---|---|
陳忠慶 | 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 | 計畫主持人 |
周台英 | 台師大女足總教練(已被解除職務) | 共同主持人之一 |
林瀛洲 | 長庚醫院醫師 | 共同或偕同主持人 |
阮啟弘 | 中央大學副校長 | 子計畫主持人(第Ⅱ、Ⅲ期) |
葉士青 | 中央大學教授 | 共同或偕同主持人 |
而中央大學方面強調,其負責部分僅涉及非侵入性生理監測,如智慧手錶量測心跳,程序皆經人體試驗倫理審查許可(IRB)。
教育部與國科會祭出懲處
教育部調查後確認違反《人體研究法》與研究倫理,祭出裁處:台師大處以110萬元罰鍰,並承諾銷毀所有血液樣本與數據;陳忠慶(教授)罰款50萬元、解除相關職務;周台英(教練)罰款50萬元、解除教練職務;國科會啟動補助審查程序,考慮追回補助款、終止計畫,並可能限制相關單位未來補助比率
學界與政界聲援學生,呼籲徹查「血論文」
立委范雲強調,學生選擇站出來,是希望杜絕類似事件重演,她痛批,學生失去的不只是血液,而是對教育體制的信任,范雲更指出,該論文數據即來自此次遭國科會裁罰的研究計畫,證實資料可能違法取得。
她呼籲教育部應提供法律協助、心理支持,並撤銷涉案者教職、撤回論文發表,同時要求國科會全面清查是否還有其他「血論文」存在,嚴格審核過去7年中相關研究的合法性與倫理審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