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不只好吃還要好看!那些關於「日本便當」的小知識:可愛的角色便當,竟讓日本媽咪壓力超大?!

29 May, 2021

說到「便當」你心中浮現的畫面是什麼呢?雖然台灣對便當這種方便將食物裝盒的形式十分熟悉,但其實「便當」這一說詞源自於日本,日本的便當文化則擁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日本的「便當文化」以及這個便當文化背後的許多現象吧!

  

令外國人大吃一驚的「便當藝術」


日本人的便當文化相當豐富,也令外國人很驚豔,例如在推特中各種盛行的「角色造型便當」以及那便利商店推出的各種便利商店便當以及各個鐵路推出的「鐵道便當」,而傳統的日本料理的便當也不妨多讓,這些被裝飾在盒中白米與不同配菜的組合彷彿就像是藝術品,令人產生食慾外也帶來了視覺的饗宴,究竟這樣的文化是從何開始的呢?

 

 

日本便當的歷史

日本「便當」一詞,始於安土桃山時代(約1573年 – 1603年),但便當的概念最早能追溯至平安時代,那個時候就有「頓食」類似乾燥米的方便米飯的攜帶用簡易攜帶食物,而至安土桃山時代時,「便當」的模樣已經與現今我們所認識的模樣十分相似,當時的「便當」是屬於上流階級才能吃到的料理的形式,通常是會在賞花與茶會的活動上,利用漆器裝載著米飯、各種精緻食物擺放而成的便當,就已經宛若美術品了。

之後「便當」文化便發揚光大,變成了民間也都會吃的一種形式,例如利用竹筒、竹皮收納的「腰便當」是給旅人的便當,而歌舞伎文化中為了讓人們能在幕間填飽肚子的「幕之內便當」到現在也被流傳下來,變成了一種便當形式,也已經是日本庶民文化中的一部份。和台灣不一樣的是,日本的「便當」就幾乎意味著它是「冷食」,並不是台灣午餐的便當那樣,能熱呼呼的夾進便當盒中。這些日本便當的食材都需要事先準備好並且置入擺放著,所以食材的選用也是一種學問喔。

 

 

日本便當種類稱呼

日本便當有許多種常見的稱呼,今天我們也簡單介紹幾種形式給大家。

日之丸便當

日之丸便當應該是許多看過日劇或是小丸子都看過的,它的名字來自日本國旗「日之丸」,就是將一顆梅干置入白飯中央,這個便當在過去一、二戰中都是常見的便當種類,象徵著日本的愛國心以及堅忍不拔,梅干本身也是相當好保存又能促進食欲的存在,雖然單純只有一顆梅干的便當已經很少見,但是還是能在許多便當的白飯正中央看到這顆「日之丸」喔!

幕之內便當

幕之內便當是非常有歷史來源的便當,剛才有提過它是在江戶時代後期的歌舞伎劇場中被發揚光大,通常這樣的便當的設計是白飯以及數個不同種類且少量副食配菜放置在一起的,看起非常精緻又豐富。在昭和時代後幕之內便當的形式被日本鐵路便當採用而發揚光大,可以說是日本便當的代表與典型。

海苔便當

海苔便當也能追溯至安土桃山時代,以板海苔包覆白米飯的形式就是它最大的特徵,也是所有海苔控的最佳首選。

 

 

成為日本母親壓力的「手做便當文化」

雖然說華麗又多變的日本便當是日本精緻的飲食文化中驕傲的一環,即使到了近代日本人對便當的熱愛依然不減,大家都還能經常看到日本推特上會有許多網友分享自己的便當是甚麼模樣,其中最受到歡迎的就是有各種不同卡通角色造型的便當了。但是這樣的便當文化卻有相當多人對此感到不安與壓力,那正是一些日本「媽媽們」的心聲。

因為日本女主內男主外的既定印象,大家每天中餐便當幾乎都是母親作的,然而日本便當不像是台灣便當那樣只要填飽肚子就可以,還要注重外觀跟設計,可真的是苦倒了日本母親們,另外每個學生的便當長什麼樣子也可能會出現貧富不均的差異,因此日本在國小、國中的場合,他們的午餐都是由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也是為了減輕家長的壓力以及孩童攝取的營養的「貧富差距」。

 

 

吃一口便當了解背後的故事

看完了這麼多便當有關的文化知識是不是也餓了呢?疫情期間便當也是最好外帶在家安全食用的形式囉,午餐不妨就來一份外帶便當,一個人跟大家保持安全距離靜靜吃,靜靜享用這份美味與它的美麗吧。

 

【延伸閱讀】

豐富的日本便當文化與歷史小教室!成為日本母親壓力的手作便當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