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 部分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根據2004~2014年期間的數據,每年的A型肝炎病例平均約100~200例;2015年起略增,但不會偏離平均值太多。然而,從2016年開始,A型肝炎疫情大爆發,高達1,133例,幾乎是往年的10倍。至於2017年的狀況,截至9月為止,已有319例;縱使疫情趨緩,也比往年偏高許多。
近年疫情可能原因
戴季珊醫師表示,A型肝炎主要為「糞口傳染」所致,而數十年前的臺灣衛生環境不佳,民眾食用到受汙染食物或水源的機率較高,因此,孩童時期自環境中感染A型肝炎而獲得終身抗體保護的比例也較高。時至今日,40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大多在公衛條件良好的環境下成長,幾乎不曾受A肝病毒感染,因而也沒有A肝抗體。因此,只要誤食了遭受A肝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源,就可能罹患A肝,甚至還有爆發群聚感染(如:家庭、朋友)的風險。
「吃」是主要傳染方式
A型肝炎,即是人體受A型肝炎病毒感染而造成肝臟急性發炎的疾病,不會帶原,且得過1次後,終生免疫。
「糞口」是主要傳染途徑,尤其是「吃」的動作(如:飲食),最容易造成A型肝炎病毒的傳播。從感染到發病,A型肝炎的潛伏期約2~7星期,並且還未發病前,就已經有傳染力。
相關症狀
一般來說,A型肝炎病毒對青少年及成人的影響較大,根據衛福部的統計,主要落在20~40歲左右的年齡層。戴季珊醫師表示,患者的常見症狀有:突然發燒、全身疲倦、食欲不振、肚子痛、拉肚子、噁心、嘔吐、數天後黃疸等,但由於大部分疾病都有類似症狀,因此一開始不易察覺患者是否罹患A型肝炎,通常都是在看到出現黃疸症狀後,才比較能確定病情。
年紀愈小症狀愈不明顯至於在嬰幼兒、兒童方面,戴季珊醫師說明,以6歲為基準,常見有2種狀況。
6歲以下嬰幼兒
若受到A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約只有30%的患者會有症狀,而這30%中僅部分的患者可能出現黃疸,且黃疸約持續2週。但只要妥善照護,大約2~3個月後,患者就會逐漸恢復健康,肝指數恢復正常。
6歲以上兒童
若受到病毒感染,約有70%病患會出現嚴重的黃疸症狀、肝指數破千(正常肝指數為20~40 U/L),會持續一段時間,最短6週至2個月,最長達半年。如果好好照顧,多數病童能順利痊癒;但若狀況惡化,可能會造成急性肝臟衰竭(如:凝血功能不足)的併發症。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