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不怕戶頭見底,隨時都有錢能血拚的2個儲蓄撇步:優先用現金來搶便宜!買東西前先存到購物金!

13 Apr, 2018

作者:橫山光昭 譯者:林佑純

  

 

 

本多式存錢法的基礎,在於預先扣除存款後、用剩下的錢過生活。而剩下的錢則是以僅限現金為原則

 

現在用信用卡買東西已經相當普及了。只要有張信用卡,即便手頭沒有現金,或是沒有足夠的現金,但只要是在信貸額度範圍內,還是能夠買到想要的東西。

雖然在本多靜六的時代還沒有信用卡,但如果是經常光顧的店家,就可以記帳,也就是用所謂的賒帳方式買東西。例如,即便我買了米和醬油等生活必需品,但也不需要當場付錢,等到月底再一次付清就好了,透過這種做法,便可以達到和信用卡相同的購物形式。

 

本多先生從來不會選擇用這種方式,買東西全部都是用現金支付,也不會讓登門的銷售員進到家中。他堅持用現金買必需品的做法,而且無時無刻都牢記要盡量買便宜的東西。

本多先生採取的做法是:「記帳買不到便宜貨,買東西全都使用現金。」所謂的登門銷售員,就是商店的人到民眾家中推銷,例如,如果是對銷售員說「請給我醬油」,那麼便會送醬油到家裡來,是一種很便利的購物系統,但不一定會寄最便宜的東西。在本多先生的家,他們總是自己出門,用自己的雙眼找便宜的東西,然後用現金購買,進而創造出小小的利益。

再重複一次,筆者鼓勵的不是使用信用卡,而是簽帳金融卡,這可以說是現代版的現金主義。

另外一個具有象徵性的,就是「預計購物的計畫存款法」。舉例來說,若是在和服店看到很喜歡的衣服時,不要當場就買下來,而是把預定要花的購物金額先存到銀行裡。這麼一來,有時原本想要的東西,會因為之後不想要了,而多了一筆存款,若是之後經過仔細思考,仍然覺得有必要買的話,也不怕沒錢可買。

在把錢存下來之後,也不用擔心會衝動購物。只要在心中牢記預計購物的計畫存款法,就不會出現看了電視購物節目後忍不住購買、在逛網路店家時不小心刷了一筆等,這種被衝動驅使的情形,也能留下該筆金錢。

 

重點摘要

.買東西只動用現金,是自古以來有錢人努力實踐的信念。

.施行預計購物的計畫存款法。

 

 

往下看更多《90%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相關文章

 

 

【不可以剩多少就存多少,要預扣後剩多少才花多少】

本多靜六(1866年∼1952年)擁有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日本第一個林業學博士、日本的公園之父等眾多稱號,立下許多傑出的成就。同時,他也以獨特的儲蓄法、投資法、生活哲學聞名,在四十歲時便累積了巨大的資產,「儲蓄之神」的名號廣為人知。而且在1927年,因到了退休年齡辭去公職時,竟全數捐出財產,所以他也是一位偉大的慈善家。

寫到這裡,想必讀者一定會認為,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才吧?實際上,本多先生的情況正好相反。他雖然出生在村子裡最大戶的農家,但在他九歲時因為父親過世的緣故,被迫開始過著貧困的生活。之後他考進東京山林學校,雖曾一度遭到留級,但依靠自身努力苦讀,最終仍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後自費前往德國留學,也順利的從慕尼黑大學畢業,並成為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即現在的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院)的副教授。之後,藉著努力實踐自身獨特的儲蓄法和生活方式,而蓄積了龐大的資產。

由於在工作和儲蓄兩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功,本多先生的書也非常受人關注,直到他過世為止,足足留下了大約三百七十多本著作。時至今日,人們依舊持續閱讀這些作品,他的書籍也成了各書店的長銷書。本多先生在1952年過世,這也代表即便是他最新的書,也是在距今六十年前左右所寫的了。

 

那麼,一定會有人好奇,為什麼人們至今仍然持續閱讀這些書?我自己也愛讀這些書,這是因為在這些書中,有著今天仍然適用的儲蓄祕訣。如前述的股神華倫.巴菲特也是如此,這些儲蓄的原理原則其實並不獨特、創新,不如說這些幾乎都是經過許多人自古以來實踐證明,也是極為合理的方法。

的確,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投資方法等也跟著進化,但是對於金錢的思維,過去和現在並沒有什麼不同。也不是一味的追求新穎的事物,而是要熟知遵循原理和原則的儲蓄法、投資法與生活方式,才是長期受財神爺眷顧的祕訣。以下將為各位讀者介紹,本多先生的儲蓄法和金玉良言,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本多式預扣四分之一存錢法」了。

 

1892年,年滿二十五歲的本多先生,成為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的副教授,當時扣掉稅金後、實際領到的月薪是58日圓(相當於現在的22萬至25萬日圓,約新臺幣6萬1,000元至7萬元)。一般來說,光是有這筆薪水應該足夠養活一家人,但是本多先生的家裡包含繼母等人,過的是有九個人的大家庭生活。

因此,他們的生活非常辛苦。本多先生的心中不禁擔憂:「再這樣下去,不知道要到何時才能脫離貧窮。」因此他實踐的,就是本多式預扣四分之一存錢法。

相信任誰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吧?當持續過著困苦的生活時,人總會抱持剩下多少就存多少的想法。可是,一旦心裡出現這種想法,那麼無論過多久,都存不到錢,因為一般人都是有多少就花多少,這可說是人類的天性。

於是本多先生下定決心:「當收入進來時,首先要毫不手軟的預先扣除四分之一的薪水、拿去儲蓄。然後,做好今後生活會過得艱苦的心理準備,用剩下來的四分之三薪水,努力堅持下去。」

也就是說,當拿到一個月58日圓的月薪時,他會先把四分之一的15日圓存起來。接下來,就用剩下大約43日圓的薪水,設法維持一家九口的生活。

因為本多先生是大學的副教授,所以也會拿到一些其他的獎金,或是收到一些書籍出版的版稅等。不過,這些臨時收入並不會挪作生活費,而是全部都存起來

 

總而言之,能作為生活費使用的金額,只有月薪的四分之三而已,除此之外都要存入銀行;況且,生活上的開銷也完全不能依靠存款,聽起來真的過得非常艱苦。

有時一旦到了月底,現金就會不夠用,每天只能靠芝麻拌飯解決三餐。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也許太痛苦了,但本多先生表示,這是他基於「想要脫離貧困」的信念所做的決定。

「僅僅這麼一次就好,在最初的起點上,請每個人都堅決的將自己的生活費砍掉四分之一,只要這樣就行了。不論任何事,要在中途重新來過,都會非常困難,所以從一開始就下定決心會是最輕鬆、也最有效果的做法。」

舉例來說,一個月薪40萬日圓的人,要當作只領到30萬日圓,而把10萬日圓存下來,用剩下來的30萬過生活。起初雖然很辛苦,但如果一開始就將「用30萬日圓過生活」這句話牢牢烙印在心中,不用多久,就不會覺得艱苦了。

要讓一個習慣用40萬日圓過生活的人,每月固定存10萬日圓的話,那會是非常辛苦的事;但是對一個已經認為,用30萬日圓生活很稀鬆平常的人來說,存10萬日圓便不是件痛苦的事。

 

存錢的訣竅不是如果有剩錢就存起來,而是預先扣除後、用剩下的錢過生活。至今,本多先生這樣的想法,仍然是儲蓄的鐵則

 

重點摘要

.預扣薪水的四分之一存下來,用剩下來的四分之三過生活。

.即使會吃點苦,也要努力堅持過著預先扣除薪水儲蓄的生活。

 

 

內容由 大是文化《90%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