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連在地人都不一定曉得!高雄捷運都市傳說「消失的3個車站」大解密,A字尾等於觀光勝地認證?

31 Oct, 2018

作者:每日一冷

  

 

自一九九六年臺灣第一條臺北捷運木柵線通車以後,捷運就逐漸成為雙北生活圈交通運輸的重要骨幹。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四通八達的臺北捷運,更成了代表大臺北都會區重要的地景之一。說到這裡,如果是住在南部的你,可能會立刻想要抗議,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高雄,也有自二○○八年逐步通車的三條捷運路線,紅線、橘線跟環狀輕軌呀!

 

是的沒有錯,雖然通車時間比起臺北捷運晚了不少,但高雄捷運與其虛擬代言人高捷少女,人氣與被討論的熱度可是不相上下呢!甚至還吸引海外的動漫迷跨海前來朝聖。不過你是否曾留意過,高雄捷運車廂或是站內的路線圖,除了有中英文對照的各站站名,也有代表各路線的英文字首R、O與C並與數字依序搭配著。像是R3就是紅線的首站小港,O1則是橘線的起點西子灣站。

 

不過好像哪裡怪怪的?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橘線鹽埕埔站(O2)右邊的下一站,居然不是O3而是直接跳到市議會站(舊址)(O4)去了;還有,紅線的起點站是從小港站(R3)而不是R1開始,究竟消失的O3、R1、R2這幾個站跑哪兒去了呢?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原來高雄捷運起初於一九八九年規劃時,愛河站(O3)當初的設站,是為了舊高雄市政府(現在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前附近交通方便而設置的。但是隨著愛河站址附近的高雄地下街(今天的高雄市二二八和平公園)遇到大火而廢棄不用,往來人潮大幅的減少,以及日後市政府搬遷到位於四維三路的現址,加上原先規劃中O1的站址因為高雄港務局處施工困難得向東移,造成鹽埕埔站的O2也向東移動了三百公尺,離O3站實在太近了,種種因素之下O3站就取消設置了。

 

那紅線的R1站跟R2站又跑去呢?R1、R2站則是分別因為原本取代小港機場新國際機場的設置計劃取消,以及大坪頂的新市鎮計畫,自一九八七年核定開發以來,遲遲未能達到當初規劃的水準與效益,因而取消設站。不過,隨著高雄捷運未來路網的規劃,計畫中的小港林園線,可能就會讓R2站復活了呢!

 

那路線圖裡的A又是什麼意思呢?像是草衙站(R4A)、橋頭糖廠站(R22A),這裡的A都是代表addition,也就是後來因為觀光、雙邊的站距過長等因素而增設的站喔。下次有機會到高雄玩,不妨也盯著路線圖看個清楚,也告訴身邊的高雄朋友這個他們在地人也不一定知道的秘密吧!高雄都市傳說,捷運圖上找不到的消失車站

 

 

往下看更多《續.台灣沒說你不知道》相關文章

 

【中秋節烤肉的全民運動發展史】

中秋節身為華人傳統三大節慶之一,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臺灣人習慣都要跟家人聚一聚,不管是一起吃月餅、剝柚子戴柚子帽或是賞月,其中最為特殊又專屬臺灣的習俗就是烤肉了!但你知道嗎?「中秋節就是要烤肉啊!」這句話可能還不到三十年的歷史,而且最早將中秋節與烤肉劃上等號的可能也不是萬家香唷!

 

網路上盛傳一九八六年時萬家香首先將醬油與當時正夯的烤肉結合,推出了「一家烤肉萬家香」的系列廣告。隔年,金蘭醬油也不甘示弱地推出,因此逐漸帶起中秋節就是要烤肉的氛圍,而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們,更是搭上烤肉風潮趁勢推出各種相關產品。

不過早在一九七三年的《經濟日報》之中,就有這麼一篇報導寫著:「九月十一日中秋節當晚,在夢夢谷的野宴賞月會,是以吃烤肉營火會賞月為主要活動……」,而之後根據陳一中先生二○一三年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一九八一年的《民生報》也提及:「為增進中秋氣氛,該樂園(明德育樂園)將在中秋夜施放一百餘發五彩繽紛的煙火,並放映電影招待遊客。同時,園內並開放露營、烤肉、嬉水、遊樂等設備。」從上述報導我們可以合理推測,烤肉一開始應該是屬於賞月的餘興節目,並且與露營中的營火晚會一起舉辦。雖然烤肉這風氣早已行之有年,但烤肉究竟是如何跟中秋節開始連結的呢?

 

隔年一九八二中秋活動的廣告中,烤肉也已經出現成為賣點之一;例如外雙溪的明德樂園、內湖的圓覺樂園、台北的榮星花園和三峽的海山農林樂園都特別提到他們提供烤肉的服務。烤肉從中秋餘興節目逐漸轉變為重要的節慶活動項目,其實也說明台灣邁向工業化的過程中,大量離鄉背井的勞工紓解工作壓力、重新建立人際關係的心理需求。由於烤肉需要團隊合作,在備料、生火、烤肉和享用美食的過程裡,也有充裕的空檔讓人互相關心、閒話家常,不僅適合作為闔家活動,更能讓不太熟的朋友增加彼此認識的機會,與傳統中秋月圓人團圓的價值不謀而合。

 

有趣的是,即使從上述的新聞記載,我們就已知道七○年代時,烤肉已逐漸成為臺灣人每逢中秋佳節必做之事。二○○七年的聯合報還是曾有過這麼一篇標題為〈中秋烤肉怎麼來 兩家香變萬家香〉的投書,作者聲稱是自己在一九九○年的中秋節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籃球場上烤肉香味把鄰居吸引前來,進而使得整個社區開始舉辦團體烤肉,導致臺北市甚至擴散到全國都有烤肉的風氣,雖然這樣的「聲稱」稍微翻翻更早年的廣告及報導就可不攻自破。不過也正可看出烤肉的風氣之盛,可是從未停過呢。

 

平心而論,一般家庭花些小錢,只需花上幾百元採購烤肉網、木炭等,即可找塊空曠處,用磚頭或石頭搭建起臨時烤爐,就能感受全家團聚、和樂融融一起烤肉的佳節時光。便宜的烤肉網也取代一般國外大型的BBQ烤爐,讓烤肉活動不再是有錢人的休閒娛樂,只要一網在手,每個家庭都有機會烤肉,這對於烤肉風氣的推廣著實有著顯著作用。

 

不過,中秋就是要烤肉的習慣,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也逐漸有了改變,「不要讓嫦娥笑我們髒」也從戶外賞月帶來的髒亂轉為指烤肉時所產生的大量垃圾。像是一九九六年中秋節前夕的《中央日報》配合環保署的政令宣導,就刊登了這麼一則報導〈不製造垃圾、噪音、不放鞭炮、煙火、不用保麗龍、紙杯、不烤肉中秋七不運動請你支持〉,裡面提到的中秋節環保新生活運動,希望以「登山賞鳥」或「社區同樂」取代「烤肉」以及「放煙火」以避免中秋節一晚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片狼籍滿山滿谷的塑膠、保麗龍與紙碗等。以現在的角度看讓人還真那麼有點熟悉,只不過當時是怕烤肉會產生致癌物而呼籲別烤肉,到了今日則是為了防止PM2.5導致空氣污染而提倡減少烤肉。

但像是中秋節這樣的國定假日,親朋好友難得齊聚一堂,不烤烤肉好像就有點心癢難耐,烤肉活動走到了三十年後的今天,早已成為我們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如果怕煙燻或是嫌備料麻煩的話,無煙烤盤或是直接到燒烤餐廳飽餐一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啦!

 

 

內容由 尖端出版《續.台灣沒說你不知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