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挑星期三出手最能讓人感動?3個幫你攏絡人心的「送禮小秘訣」,加個小道具讓好感度瞬間UP!

21 Feb, 2019

作者:Mentalist DaiGo 譯者: 林巍翰

  

 

第二個重點是「Give & Give」。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都聽過「互惠原理」(Reciprocity)一詞吧。

「互惠原理」的內容是說,當人們從別人那裡得到了什麼之後,心裡會認為必須向對方回禮。例如當你正在處理一項逼近期限的燙手山芋,公司裡的同事自願加班協助,相信你心裡一定會產生「要是下一次換同事落難,我一定得幫他才行」的想法。

 

這個心理作用有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地方,那就是通常受惠者的心裡會出現「對於他人的幫助,我一定得加倍奉還」的想法。

 

心理學家丹尼斯.雷根(Dennis Regan)曾經用可樂做過一個實驗。

一開始,雷根先以「藝術調查」為由,把實驗受試者集合起來,請他們在個別的特定時間點抵達展覽會場。會場中安排有一個假裝是一般參加者的實驗助理。在助理和受試者對會場畫作發表自己的意見時,助理會在過程中提出稍作休息的請求,然後走向可以拿到免費飲料的地點。

 

當助理回到受試者身邊時,會有以下兩種情形—1助理兩手空空回來;2助理手上帶著一杯可樂給受試者喝。

 

不論是哪種狀況,助理都會接著向受試者提出要求說:「其實,我是賣彩券為生的,今天還有幾張沒有賣完,一張只要二十五美分。如果我能夠把彩券全部銷出去,就可以獲得五十美元的獎勵,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幫我買個幾張呢?」

 

結果顯示,拿到可樂之受試者的購買率,是沒有拿到可樂的兩倍。明明只是一杯不用花錢就能取得的可樂,卻對受試者發揮了巨大影響力。

 

從其他類似的實驗中也同樣可以發現,只要對受試者施加小惠,就可以期待他們帶來遠超出小惠以上的回報。

 

送禮就要「先發制人」且「不著痕跡」

所謂的「Give & Give」,就是利用這個「互惠原理」,讓身邊的人成為自己的貴人。請盡可能將它拿來和「宣傳與奉獻」一起使用,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當我們把身邊的人都變成夥伴,並將自己的「興趣」往收益化推進,身旁的人就都會是你的助力。然而,如果你沒有實踐「Give & Give」,就可能會出現那些說「這個社會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啦」、「你能不能專心在自己工作上啊」之類的風涼話,妨礙你集中與選擇的人。

 

因此,擁有願意站在你這邊的人—或說得極端一點,培養對你「特別照顧」的上司或前輩,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從六度分隔理論來看,照理說我們應該有機會讓處在二次、三次分隔關係的人,成為自己的支持者。

 

那麼具體來說,究竟要「給予」(Give)什麼才好呢?

其實在接下來的第三個重點「貢獻」裡,我便會提到—你的「行為」能否為對方帶來實質幫助是一個關鍵,但是在「Give & Give」裡要給對方的,是「東西」。

 

至於該給對方什麼,其實那和東西的價位無關。事實上,除了對親人、伴侶等關係親近的人之外,很多時候送高價的東西給別人,反而會帶來反效果。

 

假設你是女生,突然有一位不是特別熟的歐吉桑,要送你名牌鞋子和包包,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你是不是會想:「這個人一定不懷好心眼,真噁心。」完全拉高了對他的防備。就算送禮的歐吉桑並非別有用心,還是會讓人產生「小心為妙」的感覺。

 

可是只要換個場景,當這位伯伯是去你家拜訪父母,隨手遞了一顆糖果給你時,通常你就會接受糖果,並態度自然地對他回禮說「謝謝」吧。

 

因此,如果想要送東西給交情一般的朋友或認識的人,像餅乾糖果這些較讓人好收下的東西,會比高單價的禮品更有效果。就像前面介紹的實驗,光用免費的可樂便能換來彩券銷量一樣。一般人就算只是接受了他人的滴水之恩,也可能會湧泉以報。

 

送禮的重點,其實在於「先發制人」和「不著痕跡」。就算只是送一顆糖果給對方,天天周而復始地做下去,你的行為也會讓對方難以忘懷,覺得:「咦?那個人好像一直挺關心我的。」

 

手寫小紙條,幫你好感大加分

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Give&Give」的效果,不妨試試在你送的小東西上面,貼上你親手寫下的留言小紙條或N次貼。

 

例如當你買了機能飲料,要替忙到昏天黑地、熬夜加班的同事們探班打氣時,別忘了在飲料瓶身貼上紙條寫:「每天加班辛苦了!一點小心意,請收下。」然後再發給大家。

 

這種手法在機能飲料的廣告中經常可以看到。只是經過這樣一道簡單的工序,原本普通的機能飲料就搖身一變,成為充滿關懷之情的禮物了,我相信它一定能在同事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一瓶機能飲料頂多也就兩百日圓(約新台幣五○元)左右,然而只要花這一點小錢、附上你的留言,就可以為自己爭取到許多「自己人」。要記得,執行「Give &Give」時,重點並不在於東西的價格,而是能不能把心意傳達到對方的心坎裡。

 

這種附上留言小紙片的禮物,所能產生的效果,其實是經過實驗檢證的。該實驗的地點在一間餐廳裡,經試驗發現—服務生幫顧客結帳時,如果在發票、帳單背後,寫上「Thank You」或畫上笑臉符號再交給客人,得到的小費就會高出許多。

 

由此可見,不是只有在送小禮物給同事時才需要附上留言小紙條,將工作資料交付給同事時,也可以附上留言便籤,這麼做可以提升大家對你的好感度。

 

慰勞有時機,「週三」最讓人感動

如果讀者還想要更進一步提升「Give & Give」效果,選擇一個容易讓對方留下印象的時間點也很重要。

 

如果你十分期待「互惠原理」帶來的成效,那麼關鍵就在於你給予的方式能否讓對方記住你。只要對方腦中一直留有「從你那邊得到過什麼」的回憶,他們心裡就會有「將來一定要為你做點什麼」的想法。

 

你應該還記得我前面舉過「送附上留言小紙條之機能飲料給上司或同僚」的例子。其實,若想提高贈送慰勞品這個行為的功效,抓對送予的時間點也很重要。先撇開大家都需要加班的決算期不講(這段時間送慰勞品當然有效),如果是在一般週間裡要選日子,我推薦星期三。

 

當人在身心都感到疲乏的時候,你做出的親切行為,最會令人銘感五內。

星期一是一週上班的第一天,就算心裡鬱鬱寡歡,嘀咕著:「唉,又要開始一週漫長的工作了。」可是身體經過週末的休養生息,狀況還是挺不錯的。相反地,星期五的時候,雖然身心已經過了一週的摧殘,可是一想到明天就是週末了,反而能讓人打起精神來。

 

從以上可推知,每週正中間的日子—星期三,正是上班族不論在精神或肉體上最難熬的一天。因此,在星期三這天為同事奉上機能飲料,儘管一樣是「Give &Give」,你讓大家留下的印象會比較難忘,取得的效果也最好。

 

一樣的手法,還可以套用在送人生日禮物或紀念日禮物時使用。

 

如果你和別人一樣,在同一天送禮給壽星,你的禮物和別人的禮物擺在一起,根本分辨不出來是誰的。如此一來,你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自然模糊不清。但如果你能在生日的三或四天前把禮物送出去,你就會是那「唯一」的了。

 

這麼做,對收到禮物的人來說不但是個驚喜,而且他還會對你念念不忘。

 

所有付出,都會回到你身上

就算送出的生日禮物不是給對方,而是他家人的,也可收到不錯的效果。如果你能不動聲色地問出對方寵物的生日,就可以在寵物生日當天,把禮物交給飼主。對方如果是愛犬或愛貓人士,怎麼可能忘得了你呢?

 

過去我曾經在母親節當天送禮物給一位前輩的母親,因為這位前輩對我一直很照顧。

 

「哎呀,我連自己兒子的母親節禮物都沒有收過呢!」前輩的母親高興地收下了我的心意,相信她一定對這次收到禮物的經驗難以忘懷。

 

此外,如果你在公司裡是做前輩的人,當你把外出的飲食費交給後輩時,依據出手方式的不同,也能讓後輩對你另眼相待。

 

舉例來說,你和公司幾位年輕社員下班後去喝一杯時,如果拿出一萬日圓(約新台幣二千七百元)給他們,通常只會換來一聲普通的「謝謝」而已。然而場景如果換成是去吃午餐,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由於一萬日元足以讓大家享受到相當豐盛的午餐,所以儘管是同樣的金額,可是你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形象卻大不相同。當你拿出這筆錢,你將成為後輩心目中「慷慨的前輩」,而那幾個被你請過客的後輩,也都會把這件事銘記在心。

 

「Give & Give」中的Give,為什麼要重複兩次呢?其實這是有其原因的。第一個Give,指的是你送禮給對方;第二個Give,則是已經成為你「自己人」的他人回禮給你。

 

POINT

■ 送點心或機能飲料等容易收下的小禮物給對方,可以幫自己廣結善緣

■ 送禮時附上貼心的留言小紙條,效果更高

■ 選對送禮「時機」,最讓人難以忘懷

 

 

往下看更多《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相關文章

 

 

【「儲蓄」帶來保障,真的嗎?】

說日本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喜歡儲蓄的民族,一點也不為過。

 

日本全體國民的儲蓄金額高達九二○兆日圓,這個數字是日本GDP(國內生產總值)五百兆日圓的一.八倍之多。拿日本一般的家庭金融資產中之現金和儲蓄所占比率與其他國家比較,美國是一四%;歐盟國家為三四%;日本則是五三%,高低立判。

 

雖然日本人這麼喜歡儲蓄,可是諸多民意調查都指出,仍有許多日本人,依然對未來感到不安。

 

根據東京之星銀行(東京スター銀)以商業界人士為對象所做的「儲蓄問卷調查」顯示,有八成日本人認為:「儲蓄並非出自明確目的或方向,而是為了以防萬一。」更有約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沒有特定的生涯規劃。」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發現,日本人在使用金錢時往往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順理成章地把錢存進銀行裡罷了。

 

然而,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生涯規劃,就會像手上沒有地圖,卻抱著保險箱在旅行那般。

 

不可否認,儲蓄的確能為心理狀態帶來某些正面的效果。

 

不只是存款簿裡的數字能帶給人足夠的信心。若擁有高額存款、黃金、名車、不動產……,更能讓一個人在舉手投足之間散發出自信,甚至還會因而改變思考和行動的方式。

 

一個人能否受到異性青睞,其關鍵並非長相、學歷和賺錢能力,而是在於有沒有自信。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就很難直視對方的雙眼,將「我好喜歡你」、「請和我交往」等想法傳達給中意的人。

 

相反地,每當要說些重要事情時,眼神就會開始飄移不定,陷入「自己做什麼都不行」的自我厭惡中,連想和對方說出自己的想法都裹足不前。

 

不只如此,沒自信還會對思考力和行動力帶來負面影響。然而,一旦有機會重拾信心,人們就能自然地說出自己的心意了。

 

擁有一定資產,確實是讓人恢復自信最快的方式。在情場上,通常只要口袋夠深,就能大幅改善自己的處境。

 

換句話說,在銀行裡有錢,還是能夠創造一些優勢的。可是當我們所追求的是「金錢和幸福的平衡」時,一昧地儲蓄反而無法帶來加分效果。

 

「儲蓄」就能帶來自信?

當銀行帳戶裡的存款增加,任誰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走路有風、得意起來。

 

雖然也有人能透過冥想等方式來加強自己的精神狀態,可是要達到那種境界,得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然而,如果換成是肉眼看得見的資產,馬上就能成為你的精神支柱,讓你昂首闊步。

 

只是,這裡有件一定得提醒你的事。那就是—外在物質帶來的自信,充其量只能讓你狐假虎威而已

 

因為當你所擁有的資產成了靠山,你就得擁有它才能有自信。若你陷入這種狀態,就會變成「金錢的奴隸」。你將會為了不讓自己賺到的錢流入他人手中,不斷把錢送進自己的戶頭以守護自身地位,並厭惡一切可能的變化。

 

就像有不少人在入冬之後,體內的賀爾蒙會發生紊亂,讓身體活力漸失。有一種說法是—這是因日照時間變短,造成人體內血清素減少所引發。

 

然而血清素不足的問題,其實可以靠跑步等適當運動來解決。換句話說,想要回復身體的活力,明明藉由運動就可以獲得舒緩,可是冬天偏偏又是人們最不想起身運動的季節。

 

我想說的是—當人們一旦養成某種習慣,得到自我滿足後,就會開始害怕往前踏出新的一步。

 

儲蓄也是一樣,當你的存款達到一百萬、三百萬日圓等一定額度的數字之後,相信你就會開始想方設法,不讓這個數字降下去,並且在無意識間限制自己不要去花錢消費。

 

然而事實上,若你想要得到真正的自信,就有必要自主採取行動,並且不斷累積新的體驗。不管成功也好、失敗也罷,親身去體驗在自己動起來之後所產生的結果,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想要讓到手的資產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就得進行自我投資。那些經過一番周折後得到的自信,不會隨著你的資產減少或喪失而消失。它是在你身上,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能力—唯有「能力」才是自信的泉源。

 

一毛不拔,最糟蹋金錢

假設現在有一位你從學生時代開始就一直十分支持的國外歌手要來開演唱會,你用盡了各種方法,終於遇到有人願意將開賣後立刻被秒殺的門票轉讓給你。然而由於這張門票是VIP特別席,一張要價高達五十萬日圓—那仍是只要你願意拿出部分存款,依舊買得起的金額。

 

如果這是一場你不去看就會遺憾終生的表演,那麼花錢購買一張五十萬日圓的門票就不算是浪費的行為,而是一種對自己未來的投資。

 

現在問題來了,你究竟願不願意把存款領出來去購買這張門票,享受一場自己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現場演唱會呢?你的選擇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在演唱會開幕之前,這張門票只不過是普通的紙片罷了。一直要到了演唱會當天,你帶著這張票進入會場時,才能展現出它的價值。

 

「錢」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不把錢用於選擇與集中,而是把它們存進銀行戶頭裡,那就只是讓數字羅列在自己的儲金簿上罷了。雖然你在心裡萬分渴望去聽這場演唱會,可是卻一邊盼著還有下一次機會,結果可能就這麼錯過了一期一會* 的演出而抱憾終生。

 

錢應該在正確的時間點上使用。抓住這個機會,在你的人生中將會創造出比存起這筆錢更大的價值。

 

再沒有比一毛不拔,像個守財奴一樣不去使用金錢更糟蹋錢的了。

可是大多數的日本人往往被儲蓄的常識所縛,守著自己的銀行存款走向人生終點。根據旭化成Homes(Asahi Kasei Homes)於二○一三年所做的調查顯示,在日本,六五歲以上世代擁有的繼承資產總額,平均為四千七百萬日圓。

 

其中,土地和建築物的平均推估金額約在三千萬日圓;存款和股票等金融資產以及人壽保險的平均金額為一千七百萬日圓。

 

我想其中大部分的情況都不會是—我並沒有特別存錢,該用錢的地方都沒少花,只是剛好留下了這筆錢而已。反之,絕大多數的案例應該是「這些都是我生活中一點一滴,省吃儉用所攢下的積蓄」吧。

 

你是否也都捨不得把錢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於是壓抑自己的心情,把錢存到銀行裡去呢?

 

這種占了絕大多數案例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追求的生活型態嗎?

 

我真心覺得這樣實在是太可惜了。

 

我認為「忍耐」其實應該要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做的事。例如,想要減肥的人,就該透過限制食量讓自己瘦下來,以達到心目中理想的身材。

 

如果你的縮食節衣和儲蓄,沒有帶來任何好處,只是讓你守著一筆錢,那麼,你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委屈自己呢?

*編註:源於日本茶道的成語,衍生意指一生一次的機會,應當珍惜。

 

如果將這一千七百萬日圓用在正確的時間點,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加幸福,我相信當你走到人生的終點時,所看見的風景一定會完全不同。

 

與其存錢,你更該存下「努力」

假設你現在每個月都有做定期存款,我想目的不外乎是希望手頭的錢能夠增加一些吧。可是你知道嗎?這個行為反而有可能成為將來你增加收入的絆腳石。

 

「我存錢的目的是為了要出國留學。」

 

「我是為了籌備自己開店的預備金才存錢的。」

 

扣掉上面這些目標清楚、為了個人將來努力存錢的案例不談,我認為「為了儲蓄而儲蓄」並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有錢存進銀行,還不如把這筆錢拿來用更實際。話雖如此,我並不是要勸讀者們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地花錢。

 

為「明確計畫」而做的儲蓄,是一種能在將來得到回報的用錢方式。但如果你只是漠然地把錢存進銀行裡,儲蓄本身可能會變成你生活中的其中一環或目的,如此一來,你就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

 

上面我提到的可能性,並非指「能大賺一筆」的機會,而是關乎你個人自我成長。為了能在將來獲得成功、得到理想收入,你非得投資自己不可。

 

特別是對二十到三十幾歲的年輕人而言,比起存錢,更重要的應該是把錢使用在累積自身經驗、體驗和學習上。如此一來才能讓自己成長茁壯,而且將來的投資報酬率也一定非常可觀。

 

因此不要老想著該如何把錢省下來拿去儲蓄,而應該要為了自己的成長,思考錢要花在哪裡

 

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假設你今天是一名月收入二十萬日圓(約新台幣五萬四千元),每年可以拿到一百萬日圓(約新台幣二七萬元)獎金的年輕公司職員,就算你勤儉持家,在日本生活一年能夠存下來的錢還是有限的。

 

那麼究竟該如何投資自己,才能讓好幾年一成不變的薪資,成長到月薪三十甚至五十萬日幣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去認真地研究,找出當下對自己最有助益的用錢方式,以期將來的豐碩回報。

 

請拋棄到今天為止,想方設法增加自己存款的想法吧。該存下來的不該是錢,而是你的努力。

 

唯有把錢用在投資自己或其他人身上,才有可能獲利。一點一滴把辛苦攢到的錢存起來,這種儲蓄行為所能得到的成果,絕對不會超過你目前的薪資水準。而且這麼做,還會讓你失去自我成長的機會。

 

因此,錢應該投資在自己的身上,把錢花在和自我成長相互連帶的努力中才是正確的選擇。

 

POINT

■ 銀行存款無法為你帶來真正的自信,請把錢花在自我投資上

■ 遇到正確時間點,花錢絕對別猶豫

■ 對二十到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累積經驗比存錢更重要,請花錢學習

 

 

內容由 方言文化《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