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塔莎‧歐里希 譯者:錢基蓮
多問自己「什麼」,少問「為什麼」
所以就內在的自我覺察而言,有一個可以發揮巨大影響力的簡單方法,我稱之「為什麼不是『為什麼』」。我們來看一個現實中的例子。
我最近和好友丹聊天。丹自己創業多年,日進斗金,住大豪宅,沒有出國旅遊時,一星期在家工作短短幾小時就好。所以我很訝異聽到他說:「我不快樂。我覺得得賣掉公司才行,可是又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我問他:「你為什麼想要改變現在所做的事?」丹絕望地重重嘆息一聲,開始連珠炮似地說出自己的缺點:「因為我很容易就感到無聊;我變得憤世嫉俗;我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有用的人。」
這個「為什麼」問題發揮了我預期的作用—不但不能產生有用的覺察,而且讓丹在試圖釐清熱情為什麼消逝時,反而變得更加茫然。於是我很快地改問道:「你不喜歡你現在做的什麼事情?」他想了一會兒說:「我不喜歡坐在電腦前,在遠端遙控領導公司—說到時差我就一肚子氣。我就是覺得心力交瘁,和別人脫鉤。」
我又問道:「那你喜歡的是什麼?」丹毫不遲疑地回答:「講話。我很喜歡表達與溝通。」他告訴我,當他面對觀眾時,精神全都來了。在談話的過程中,丹對自己產生了新的觀點,使他立即變得比較專注,頭腦更清醒,開始思考能不能改變自身的現況,多花一點時間把他的想法告訴別人。
我可以連續問丹好幾小時為什麼的問題,但是談話結束時他可能不會產生更多的自我認知,而且心情可能更惡劣。可是提出什麼的問題不到五分鐘,就引出珍貴的發現,以及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為什麼的問題會讓人有局限性;什麼的問題則有助於看清自己的潛力。為什麼的問題會喚起負面情緒;什麼的問題則使人感到好奇。為什麼的問題把人困在過去;什麼的問題則幫助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假設你在工作一天後心情惡劣,自問「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時,可能會得到於事無補的答案,例如「因為我討厭星期一!」或是「因為我是一個消極的人!」但如果你改成問「我現在有什麼感覺?」
也許你就會明白自己是因為工作繁重而吃不消、疲憊不堪,又或飢腸轆轆。這時你也不該盲目地對這些感受做出反應,而是退後一步,決定幫自己做一頓晚餐,或打電話向一個朋友請教該如何處理工作壓力,並早睡早起。
問「什麼」而不是「為什麼」會迫使人正確說出自己的情緒,光是「把情緒用語言說出來」,而不只是「經歷這些情緒」,就可以阻止大腦啟動杏仁核(也就是戰或逃反應的指揮中心),而這有助於冷靜面對負面感受。若是你覺得這個做法聽起來太過簡單,不妨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你的情緒說出來,看看會發現什麼。
這些時候,你該問「為什麼」
問「什麼」而非「為什麼」對有些人而言可能仍難以融會貫通,尤其是讀過商學院,而且(或者)是受過根本原因分析技巧訓練的人。商業書籍作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他的書《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中說,當企業一心專注於自己「是什麼」,而不理解「為什麼如此」時,就有滅絕的危險。
這凸顯出這個規則一個重要的例外,就是在面對商業挑戰,或是解決團隊或組織裡的問題時,問「為什麼」至關重要。
舉例來說,如果員工在處理一個重要的客戶時犯下錯誤,卻不去探討發生的原因,就表示這個問題可能會一再發生。或者是一個新產品失敗時,你必須知道原因,才能保證這個產品能成功地捲土重來。
所以一個好的經驗法則是,「為什麼」的問題通常比較有助於理解所處的環境,而「什麼」的問題比較有助於理解自己。
內容由 時報出版《深度洞察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