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手足為遺產反目成仇的新聞屢見不鮮,但長輩留有大筆遺產就真的好嗎?
有網友在Dcard上煩惱,説家人過世後,現金留了百萬,其餘就是不動產、土地,遺產稅算下來竟要1600多萬:「我年薪100萬初頭,這遺產到底是該拿還是不該拿?」
「遺產稅」怎麼算?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納稅義務人(含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及受遺贈人、依法選定之遺產管理人)都應於被繼承人死亡日起6個月內,向被繼承人死亡時戶籍所在地之國稅局或所屬分局、稽徵所申報。
其中,遺產免稅額為1333萬元。若是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也都會有不等金額的扣除額;另有138萬元的喪葬費扣除額。統計所有應納稅遺產後,從今年起遺產稅的課稅級距為:
- 5,621萬元以下,適用稅率10%;
- 5,621萬元~1億1,242萬元,遺產稅率為15%;
- 1億1,242萬元以上,遺產稅率為20%。
為什麼要繳遺產稅?
根據財政部解釋,繳交遺產稅最大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社會財富之重分配,以及消除人民對遺產依賴心理」。上繳的遺產稅可間接減少資產閒置,同時政府也能利用這筆收入進行公共服務。
遺產稅怎麼算?
圖片來源:canva
遺產相關,要問誰才對?
依原Po的敘述,他需要繳納的遺產稅明顯高於他能負擔的金額,但其中要注意的細節太多,因此有網友也建議他找地政士好好諮詢:「遺產稅可以申請展延和分期,而且還有很多細項可以注意,建議找地政士諮詢。找律師是不對的,大部分的律師不懂這一塊。」、「可以分期,或是申請延期,你有很多時間賣掉一部分不動產」。
延伸閱讀:未婚未生、無直系血親,該怎麼立遺囑才能把財產留給最愛的人?【沙發讀書】
圖片來源:canva
提早規劃,遺產才不會成為「負擔」
不過也因為此事,讓許多網友對財產規劃、遺產相關規定更加重視:「許多老人都只知道把財產捏在手心,根本沒想到要規劃。等人走了只能讓晚輩全部賣掉付稅金」、「以前人是不是對這種事很忌諱?看他們根本沒想過身後事」、「幸好我們家對這很開明,從25年前就慢慢再轉了」、「這些知識提早學不吃虧!而且也要提早教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