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中油、台電四大國營事業虧損!年終卻全「甲等」4.4月年終領好領滿,經濟部長:績效獎金與虧損無關

20 Jun, 2024

油、電、水等能源都是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不過近日經濟部核定台電中油、台水及台糖四大國營事業112年度工作考成結果,四家公司均獲得甲等評級,相當於這些企業的員工都將領取4.4個月的年終獎金,但是台電和中油這段時間出包連連接獲民怨,且營運虧損也能領滿年終?引發大眾的質疑。

營運虧損卻年終領好領滿?

經濟部長郭智輝於今(20)日針對國營事業發放年終獎金的議題表示,國營事業的績效獎金評估系統非常嚴謹,並不與公司營運虧損掛鉤,解釋台電和中油的虧損主要是因為材料成本增長,這些成本在過去兩年間上漲了六倍,而政府為了照顧民生,並未完全反映這些成本,導致虧損現象。

郭智輝強調,員工的考核涉及50至60項評估指標,程序嚴謹,員工也是因表現優異而獲得績效獎金,更進一步指出,台電的虧損是因為燃料成本無法完全轉嫁至電價,而中油則是受到油價緩漲機制及工業民生氣價未調整的影響,這些都是政府穩定物價政策的一部分,與企業的經營績效無關。

延伸閱讀:綠電供過於求!歐洲多國驚現「負電價」,不等於「用電還能收錢」

根據經濟部的核定,四大國營事業的員工可領取2個月年終獎金,另外還有先前核發的2.4個月考績獎金,總計年終獎金達4.4個月,不過台電去年虧損達1985億元,中油虧損180億元,這些數字使得年終獎金的發放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除了台電和中油以外,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也引發了爭議,儘管在今年初出現多次漏水、工安事故及施工疏失,桃機依然獲得了交通國營事業考成的冠軍寶座,評分高達89.77分,這一結果同樣引來民眾的不滿,認為企業表現與獎金分配之間存在落差。

延伸閱讀:南韓也要成為石油國了?南韓外海發現石油與天然氣田,價值超過三星市值的五倍!

仔細查看四大國營事業的財務狀況,台水去年淨損30億元,僅有台糖在去年實現了44億元的淨利,儘管如此,經濟部仍然都給予了這些企業甲等評級;這次的爭議突顯了績效評估的標準與財務表現之間的矛盾,想要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需要好好思考的課議題,對於國營事業虧損卻能年終領好領滿的事大家怎麼看呢?

封面圖片來源:東森新聞/中油官網

全新「造咖」來了!陪你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