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人手機不離身,為了保護螢幕,玻璃保護貼幾乎成為標配。但你知道嗎?市面上標榜「日本製」、「歐美製」的保護貼,其實可能只是個行銷話術,真正的生產地幾乎清一色來自中國。甚至,不同消費者買到的價格可能還不一樣!究竟這背後有什麼內幕?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延伸閱讀:汽車、機車族快領錢!各縣市都有「最高5萬元」直接入帳,申請流程一次看
「日製」、「美製」其實通通來自中國!

一名在手機配件行業工作9年的資深店員近日在網路論壇上爆料,他表示許多門市的銷售人員會利用話術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買到的是「進口商品」,但事實上,玻璃保護貼的生產地幾乎都在中國。
店員透露,門市常會問顧客:「要台製的,還是日本製的玻璃貼?」價差通常落在100到200元之間,這讓消費者誤以為「日本製」的玻璃貼更高級、更耐用,因此願意花多一點錢購買。然而,殘酷的真相是:「玻璃貼其實都是陸製,根本沒有什麼日製、美製,有的話其實只是品牌是日本或美國,產地都還是對岸。」
換句話說,你多花的錢,可能只是買了「來自日本品牌,但中國製造」的商品,甚至可能連品牌都只是個包裝,實際上就是同一批貨。
為什麼同一款保護貼,每個人買到的價格不同?

除了產地話術,價格更是許多消費者容易踩雷的地方。該名店員表示,許多手機配件門市的商品其實沒有固定標價,價格會因店員的心情、當日業績目標,甚至是客人的談判能力而有所變動。「今天你買可能是A價,明天可能變成B價,甚至同一款商品,不同人問的價格也不同。」他強調,這在配件行業非常常見,特別是一些標榜「進口材質」的玻璃貼,因為沒有標準定價,店員可以自由調整價格,有些消費者就會不小心買貴了。
此外,有些店家還會用「假折扣」來製造優惠假象。「他們會先報一個偏高的價格,然後再給你折扣,讓你覺得撿到便宜,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原價。」這類行銷手法,不僅存在於手機配件業,其實很多零售業也會使用,像是衣服、配件,甚至某些家電產品,消費者都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定價策略。
買手機配件怎麼不踩雷?

為了避免花冤枉錢,這名資深店員建議可以先上網查價格,在購買前先到電商平台查詢同款商品的大致售價,避免被報高價。
另外,也要注意產地標示,大部分商品外包裝都會標示產地與建議售價,記得仔細確認,不要輕信店員的口頭說法,然後也別衝動購買,貨比三家不吃虧!如果對價格有疑慮,可以去幾家店詢問價格,看看有沒有落差,避免被店員「看人出價」。
如果想要更省錢的話,可以自己學會貼保護貼,很多人不敢自己貼保護貼,怕貼歪、貼壞,導致只能去門市購買加貼,但其實現在很多電商都附有簡單的「貼膜神器」,讓一般人也能輕鬆貼好。
玻璃保護貼雖然是個小配件,但其中的銷售話術與價格策略卻不容小覷。許多標榜「日製、美製」的產品,其實產地仍然在中國,而價格則可能因店員的話術與消費者的談判能力而有所浮動。所以,下次當你走進配件行時,記得多問、多看、多比較,才能真正買到值得的商品!
主圖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