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exels、造咖編輯拍攝
根據氣象署於3月10日18時發布的監測資料顯示,3月11日台灣空氣品質恐將受到高壓迴流與不佳擴散條件影響,全台多地拉響「橘色提醒」,中南部更有機會短時間內達到「紅色警示」等級,敏感族群需特別注意。
環境風場影響空氣品質,污染物累積易升高

環境風場為東風時,受地形影響西半部擴散條件不佳,若產生背風渦旋,易使局部地區濃度上升。
圖片來源:空氣品質監測網
圖片來源:空氣品質監測網
3月11日全台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至東南風,西半部地區位於背風側,水平及垂直擴散條件差,導致污染物容易累積。午後更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可能急速上升,尤其是臺南以北地區及離島的馬祖、金門,甚至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
多地進入「橘色提醒」狀態

圖片來源:行政院環保署
良好等級(綠色): 宜蘭、花東空品區。
普通等級(黃色): 馬祖、澎湖。
橘色提醒(對敏感族群不健康): 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金門。
短時間達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 中南部地區需特別注意。
未來一週空氣品質趨勢
3月11日至12日: 風場仍為偏東風至東南風,西半部地區空氣污染物易累積,午後臭氧濃度上升。
3月13日至14日: 鋒面接近及通過,空氣品質或有改善空間。
3月15日: 大陸冷氣團南下,環境風場轉為東北風,中南部污染物稍易累積。

圖片來源:pexels
敏感族群減少戶外活動,戴口罩防護
空氣品質受氣象條件影響大,環境部提醒民眾應做好防護措施,尤其是敏感族群(如老人、小孩、呼吸道疾病患者),盡量減少戶外劇烈活動,並配戴口罩以保護呼吸道健康。
建議民眾可隨時透過空氣品質監測網或「環境即時通」手機APP設定不同警戒值,隨時掌握空氣品質變化,強化自身防護,確保健康無虞。
空氣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健康,特別是在空污容易累積的日子裡,應特別關注官方發布的最新資訊,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動,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共同度過這段空污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