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7/5大地震預言瘋傳!「觀光客嚇到不敢去旅遊」日本觀光受到打擊,漫畫家也發聲了

16 May, 2025
封面圖片來源:X@mainichijpnews、unsplash
封面圖片來源:X@mainichijpnews、unsplash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たつき諒)因其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曾預示多場災難而聲名大噪,她在書中所提「2025年7月5日將有大災難、大地震」的內容被放大解讀,引發港台社群熱議,甚至讓日本旅遊市場動盪。不過,多國學者與官方紛紛出面呼籲大眾冷靜,強調科學觀測與防災準備才是面對自然風險的正確態度。

漫畫預言引起恐慌

竜樹諒自1990年代起便以「預知夢」內容繪製漫畫,其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曾提及1995年阪神大地震、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及新冠疫情外,更出現對「2025年7月5日大災難」的描述,聲稱太平洋海域將出現劇烈地質變化,引發強震與海嘯。

隨著時間接近,相關言論透過社群媒體與影音平台迅速擴散,在港台地區尤為熱門。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則指出,自2023年底起,有關「2025年7月5日將發生日本大地震」的說法開始在YouTube與TikTok等社群媒體瘋傳,播放量累計已超過億次。

K10014789211_2504251800_0425195729_02_09
NHK對YouTube上影片傳播情況的分析,至少有1,400個與「2025 年 7 月」相關的影片,總觀看次數超過 1 億次。/圖片來源:NHK

NHK特別點名台灣與香港是這則傳言最早、擴散速度最快的兩大中心,在YouTube平台上,繁體中文影片多達220支,累積觀看超過5,200萬次,不少影片還進一步渲染災害規模與可能波及地區,導致恐慌情緒蔓延。

延伸閱讀:天災頻傳、國際局勢多變「緊急避難懶人包」避難包、避難所一次看!

傳言衝擊觀光業

受到預言傳聞影響,前往日本的旅遊需求顯著下滑,根據日媒報導,香港往來日本的多條航線自5月起調整班次,包含香港飛仙台、德島等地皆出現減班情形。日本政府觀光局則指出,今年3月赴日的香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滑近一成,旅遊團預訂更在2月中旬後快速萎縮,不少遊客甚至改選澳洲、杜拜等地避開「災難月」作為替代旅行地點。

漫畫家本人回應

面對外界高度關注,竜樹諒近日接受日本媒體《每日新聞》專訪表示,她從未鼓吹恐慌,只是忠實記錄其夢境內容,她認為,社會對災害議題的關心本質上是好事,有助提升防災意識與準備,但她也提醒大眾應理性判斷,不應過度依賴網路傳聞,更應參考專家意見,冷靜面對未知。

針對預言中所描述的災難場景,各國地質學界皆表示質疑。台灣中央氣象署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地殼劇烈隆起、島鏈連結成「新大陸」的說法與目前地質觀測結果明顯不符,即便未來30年南海海槽地震風險高達八成,也無法精準預測時間,更不會出現預言中「百米高海嘯」等情節,地震科普作家潘昌志也補充,漫畫中將火山與地震混為一談,屬於錯誤認知。

延伸閱讀:3縣市最危險!專家示警:台北地震恐「倒塌4000棟房」

日本內閣防災部強調,目前地震與火山活動仍無法預測具體發生時間與地點,防災準備應聚焦於日常教育與應變演練。東京大學教授關谷直也直言:「將自然災害與預言畫上等號,容易導致錯誤認知與社會動盪」宮城縣知事也公開批評相關傳聞嚴重影響地方觀光,呼籲媒體與公眾慎重對待災難訊息。

女孩好野全新一季:韓職李雅英、安芝儇、南珉貞及趙娟週熱情應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