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Google 3年4波裁員!這次推「自願離職買斷」方案,自請離職可領最多14週遣散費

11 Jun, 2025

AI浪潮及成本壓力下,美國科技巨頭Google於本週再度啟動裁員行動,向多個部門員工推出「自願離職買斷方案」(Buyouts),推出極優惠的福利條件,鼓勵員工自請離職。部門員工包含搜尋、廣告、行銷、知識與資訊(K&I)等核心業務團隊。

自請離職員工可領14週遣散費

根據Google內部備忘錄,這次買斷方案主要針對知識與資訊部門(K&I),該部門負責搜尋、廣告及商務等關鍵產品,員工人數約2萬人。針對符合條件的美國員工,Google提供了最多14週薪資的遣散費,並按年資額外給予補償,公司同時要求部分遠距(WFH)員工回歸辦公室,推動混合工作制以強化團隊協作。

Google高層強調,這項自願離職計畫主要是針對「缺乏動力」或「難以達標」的員工提供選擇,對於仍具熱情且表現優異的員工則鼓勵留下,參與公司未來的發展。

裁員潮回顧與原因分析

Google自2023年起已多次進行大規模裁員。主要原因包括:

1. AI技術推動組織轉型:生成式AI與自動化工具提升生產力,部分業務與行銷職位被取代,減少人力需求。

2. 資源集中與組織扁平化:為加速AI產品開發、提升組織靈活度,裁撤中高階管理層,壓縮層級,將資源集中於關鍵領域。

3. 經濟壓力與成本控管: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Google需持續優化成本結構,確保長期競爭力。

5
圖片來源:canva

因此從2023年起,Google變啟動大規模的裁員計劃。2023年1月時,Google宣布裁員1.2萬人,約占總員工數6%,是公司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執行長皮采(Sundar Pichai)解釋,主要因疫情後快速擴編與當前經濟現實落差,加上需精簡組織、提升效率。

之後在2024年初,Google持續裁撤硬體、廣告、搜尋、核心工程、YouTube等多個團隊,僅1月即裁員逾千人;這波裁員聚焦於「消除層級」、簡化決策流程,集中資源於AI等優先發展領域。今年5月,全球業務部門再裁員約200人,根據官方說法,此舉為團隊整合、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

延伸閱讀:捷星亞洲將於7月31日停飛!澳航承認「預計年度虧損達7億」,宣布資遣500員工

3
圖片來源:canva

不過,2023年大規模裁員時,Google內部曾出現強烈反彈,部分員工對於公司在獲利仍佳時大舉裁員感到不滿,士氣一度低落。隨後公司改採自願離職買斷等較為溫和的手段,部分員工對此表示肯定。相信這一波裁員計劃在短期內仍將持續,屆時全球科技人才市場也會產生劇烈變動。

女孩好野全新一季:韓職李雅英、安芝儇、南珉貞及趙娟週熱情應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