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氣象署、pexels
今夏高溫警報全面升級!中央氣象署今(30)日中午發布高溫警示,臺北市、新北市及彰化縣亮起橙色燈號,顯示未來可能連續出現36度以上高溫。桃園、臺中、南投、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花蓮、金門等地則列入黃色警戒區,提醒民眾慎防熱傷害、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延伸閱讀:聰明夏季穿搭術!涼感衣怎麼挑?8個人氣品牌32種款式總整理

圖片來源:氣象署
北市首度觸發「熱浪預警機制」
其中,台北市今日高溫直逼37度,不僅是全台最熱,也成為首度觸發「熱浪預警機制」的城市。市府緊急動員10個局處,啟動高溫應對措施,包括街道灑水、校園調整戶外課程、加強長者關懷與醫療資源調配等,全力防範熱傷害擴大。氣象署網站也針對各地提供熱傷害預警指數可查詢,顯示警告、危險時請盡量不要外出或做好防護。

黃色、橙色、紅色三級警戒怎麼分?
中央氣象署說明,高溫燈號分為黃色、橙色與紅色三級:
黃色燈號表示氣溫超過36°C,建議減少戶外活動,注意通風與水分補充。
橙色燈號表示高溫達36°C以上且持續三天,或單日高溫達38°C,須採取更嚴格的防熱措施。
紅色燈號則為最嚴重,意指氣溫高於38°C持續三日以上,需避免外出、加強照護弱勢族群。
台北市環保局指出,盆地地形讓大台北區域容易蓄熱不散,加劇高溫威脅。市府呼籲民眾白天盡可能待在室內通風或有空調的空間,無冷氣者應開窗、使用電扇降溫,減少勞動與劇烈運動;若需外出,務必防曬、補水、戴帽或攜帶陽傘,盡量走在陰影處。
面對未來幾日持續高溫,全民防熱成為當務之急。氣象署與地方政府提醒,尤其需關注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服藥者、戶外工作者等高風險族群,主動關懷並協助其遠離高溫環境,以減少熱衰竭、中暑等健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