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地震逾840起!日本鹿兒島南方「地鳴」嚇壞居民,日本政府啟動南海地震防災會議

02 Jul, 2025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11天逾840起地震,政府防災會議警告未來30年恐現大地震!日本鹿兒島縣南部的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自6月21日以來,連續多日出現劇烈地震活動,截至7月2日清晨,短短11天內已累積超過840起地震,其中不乏震度4以上的強震,日本氣象廳罕見以「真的太多了」來形容此現象,並警告未來仍可能出現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

截圖 2025-07-02 上午11.27.36
圖片來源:翻攝《南日本新聞》

日本鹿兒島地震時間序

6月21日:吐噶喇群島開始出現頻繁地震。
6月23日:單日地震達183次,為目前最高。
6月29日:震度4的地震單日3次。
6月30日:累積地震數超過610起。
7月1日:累積突破750起。
7月2日清晨:地震總數升至847起,當日凌晨再發生規模5.1強震。

群震不止、地鳴聲居民徹夜難眠

根據《南日本新聞》與NHK報導,吐噶喇群島一帶的地震活動雖時有發生,但這次連續11天高密度地震、且規模偏大的情況屬罕見。其中的惡石島更是震央重災區,島上居民表示,近期只要地震來襲,常伴隨一聲沉悶的「咚!」聲響,這種聲音被稱為「地鳴(Jibiki)」。

地鳴是地殼活動或斷層摩擦所產生的低頻聲波,常在地震發生前或同時出現,聲音類似遠處雷聲或低沉撞擊,代表地底正在急遽釋放能量。這類聲響雖未必與大地震直接對應,但對居民心理影響極大,許多島民表示「每晚都被驚醒,幾乎無法入睡」。

截圖 2025-07-02 上午11.44.31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73歲的當地漁夫向媒體坦言,雖然家中已做好防震措施、家具固定,也無明顯損壞,但心中仍難平靜。他近來也大幅縮短捕魚時間,早上捕完魚便返家,避免發生海上強震而措手不及。

截圖 2025-07-02 上午11.24.28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專家分析與氣象廳說法

福岡管區氣象台指出,這次地震主要集中在惡石島與大多島附近海域,地震深度多介於16至30公里,屬中淺層地震。氣象廳表示,吐噶喇群島位於板塊交界帶,地底下擁有大規模海底隆起地形,易因板塊擠壓產生連續性斷層滑動。

熊本大學海洋火山學研究所副教授橫瀨久芳進一步指出,該海域特殊的構造,造成能量無法迅速釋放,而以頻繁小震的形式逐步釋壓,也可能會誘發中大型地震。他提醒,目前仍不能排除更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居民應加強警覺。

截圖 2025-07-02 上午11.45.15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政府升級防災對策,南海海槽地震成重點風險

由於地震頻發,日本政府已於7月1日召開中央防災會議,除關注吐噶喇群島的異常活動,也重申對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防災準備。會中提到,從靜岡縣至宮崎縣一帶,屬於南海海槽地震高風險區域,未來30年內發生規模9級大地震的機率高達80%。

政府預估,若發生此類地震,將可能造成29.8萬人死亡、逾23萬棟建築倒塌或燒毀。因此設定多項防震目標,包括2035年前淘汰抗震性不足住宅、2030年前提升堤防修繕率至50%、提升下水道與公共設施耐震結構,以及全面改善避難所品質,達到國際標準。

安全帽成上課標配,村長:只能做最壞準備

在地震最頻繁的惡石島,村長久保源一郎接受NHK採訪時坦言:「我們現在只能做最壞打算,並持續強化防震措施」。當地學校已要求學童上課全程配戴安全帽,村民也持續檢查建物結構與避難動線。

目前尚無人員傷亡或重大災情傳出,但氣象廳呼籲,地震仍可能持續數日甚至數週,請當地居民與全國民眾務必保持警覺,備妥緊急物資與避難路線,面對可能突如其來的強震與海嘯。

截圖 2025-07-02 中午12.08.45
圖片來源:

吐噶喇群島相關活動發布取消

日本鹿兒島的旅遊情報也發出活動取消通知,原定於7月4日舉行的吐噶喇群島跳島體驗之旅已取消。其發佈內容表示自6月21日起,吐噶喇群島附近海域持續發生地震,氣象台已發出預警,「近期需警惕強震」。雖然地震次數正在減少,但尚不清楚到旅行當天地震活動是否會停止,我們已確定很難確保參與者的安全。

原定於7月4日(週五)至6日(週日)舉行的吐噶喇群島跳島體驗之旅(第一站)已取消。

原定於8月1日(週五)至8月3日(週日)舉行的第二站,將根據地震活動監測情況另行安排。

我們向所有期待這次旅行的參與者表示誠摯的歉意,並請求你們的理解。我們計劃全額退還行程費用。請等待旅行社與您聯繫,以了解退款方式詳情。請注意,您自行安排的旅遊費用、住宿費用等將不予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