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玲瓏姐
曾經有一週,一連兩個女孩問我:「我感覺到男友對我越來越冷淡,可是我已經在很努力地遷就他了,為什麼他還不滿意?我真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我發現這兩個女孩子有一個共同特點:在處理情感問題時,她們常常會為了不讓男友生氣而選擇忍氣吞聲,儘量順著男友。就算自己很不開心,也極少向男友表達不滿的情緒,一直在用討好模式,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愛情。按道理來說,她們性格乖巧溫和,本應得到男友更好的呵護才對。可是,為什麼這兩個處處忍讓、為愛默默奉獻的女孩子,反而越來越不被男友重視了呢?
大多數人會替這兩個女孩打抱不平,認為是她們的男友貪心不足,不懂珍惜,甚至不少熱心人士還會以直覺判斷—這樣的男人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女孩子應該去找一個懂得珍惜自己的好男人。
然而在人際交往中有這樣一個概念——公平理論,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並非所有人都想用最小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利益或回報,而是要考慮關係的公平性。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親密關係中,當相愛雙方所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同時,彼此會得到更大的快樂,情感也相對更穩定;相較而言,如果親密關係中持續存在一種不公平性,也就是其中一方感受到過度回報,而另一方過度付出,那麼無論是得到過度回報的一方,還是過度付出的一方,都可能會感到不安,並想改變這種狀態。
我們往往會想當然地認為,過度付出的一方一定會渴望改變不公平的現狀,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沒完沒了地給予和奉獻。但為何得到過度回報的人也想改變這種狀態呢?這是因為公平是一個強有力的社會標準—如果一個人在這段關係中得到的回報超過了他應得的,他會本能地感受到由此帶來的焦慮,甚至是內疚。所以說,被過度回報的一方雖然看上去沒有過度付出的一方那麼糟糕,但實際上,他承受的「隱形壓力」並不小。
這樣分析來看,上面所說那兩個女孩子的男友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他們覺得自己獲得的回報遠大於付出,因而心生複雜的情緒,感到愧疚或不安。戀愛中的男女都期望從一段關係中獲得輕鬆愉快的情感體驗,誰都不喜歡長期被內疚的情緒包圍,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開始疏遠女孩,以減輕自己的愧疚感了。
討好是一種病
二○○二年,暢銷書作家、社會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專家海芮葉‧布瑞克博士(Harriet Braiker)創作了一本以「討好的毛病」為主題的書—《不當好人沒關係:為自己活,遠離取悅他人的夢魘》,這本書一問世,便在推崇「好人文化」的美國社會引發了廣泛關注。
在這本書中,讀者驚奇地發現,一心想要當好人居然是一種有害的心理疾病,這種病源於對自我個體價值的信心缺失,渴望用為他人做好事來換取肯定和讚美。這種渴望一旦成為心理定式,就會嚴重降低行為者的判斷力和自控力,變成一種可以稱作「癖」的習慣和依賴。作者將「討好者」分為三種類型:
認知型—你需要並會爭取讓每一個人都喜歡你,而你衡量自尊和定義自我的依據,就是你為他們做了多少事。
習慣型—你會被迫犧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顧他人的需求,你為他人做得太多,幾乎從來不說「不」,很少叫他人做事,並且對他人的請求無力招架、疲於應付。
情感逃避型—為了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不斷討好他人。
婚姻家庭治療師格勒弗(Robert Glover)在《不再當好人》一書中指出,幾乎所有的「討好者」都在意識或下意識中有過類似的想法:如果我藏著自己的缺點,儘量變成別人希望和喜歡的樣子,那麼別人就會肯定我,覺得我好,也就會敬重我、重視我。如此,我的生活就有了意義、有了價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
然而,這種幸福的感覺或自我意識的滿足取決於他人的看法,自己無法把握,所以我們實際上並未得到期盼的幸福。有人曾用很精闢的一句話來總結過分討好的行為:「你取悅了全世界,卻取悅不了自己。」
根據上面的分析,結合心理學家給的建議,如果大家想測試在親密關係中自己是否有過於討好對方的傾向,可以嘗試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
「你是否經常在想拒絕他的時候卻說是?」
「你是否渴望每件事都得到他的讚許?」
「如果他對你的言行感到不高興,你是否會覺得難受?」
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要確保自己是誠實的、忠於自己內心的,如果對於上面的問題,你的回答都是「是」,那麼,你就很可能在親密關係中「討好成病」。
原生家庭教育讓你成為刻意討好者
綜合多個案例,我發現,在感情裡總是習慣性地陷入討好模式的女孩子,大都在人際交往中也有相應的行為。這些女孩子習慣於取悅他人,對拒絕別人和向別人表現出敵意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和焦慮。她們大多數從小就學會了如何儘量避免拒絕他人而引起敵意,為此戴上了友善的面具,她們習慣了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其實在內心深處,她們比一般人更渴望得到關注。
那麼,這些人是如何變成討好者的呢?
許多習慣性討好他人的人,在小時候被灌輸的思想都是「我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他們的需求和父母的期望一致時,才能感受到自己被愛著,不會被拒絕。就像小時候跟著父母去親戚朋友家做客一樣,如果你表現得活潑、禮貌、友好,積極主動地向各位親友長輩打招呼問好,那麼你得到的回饋通常就是「這個孩子真懂事」,大家會非常喜歡你,對你稱讚有加。但如果父母要你問好,你卻由於怯生、羞澀、靦腆或內向,一直沉默不語,父母就會認為你不懂禮貌,甚至有的家長還會當眾訓斥孩子,並表現出無奈和失望。
長此以往,你的腦海會逐漸形成一個觀念:只有做了符合父母心意的事才會得到獎勵;若與父母的意見不一致,則可能遭受嚴厲批評,或失去父母的認可和理解。於是,為了得到父母「有條件的愛」,避免被否定、拒絕,你只好將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渴望隱藏起來,轉而努力去實現他們的期望,甚至內化這些期望,以他的們需求來壓抑和替代自己的想法。
採取討好的方式,迎合父母的喜好,讓父母滿意和開心,壓抑著內心的真實感受,委屈自己做個好孩子,以期得到父母的關注,久而久之,你就為自己戴上了一副「好孩子」的人格面具。這種人格面具會伴隨著你步入成年,這時,習慣於討好他人已悄然成為你性格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了。再往後,雖然你離家,開始獨立的生活,但兒時習慣於討好父母的行為模式會自動運行起來,不斷操縱著你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
當然,除了原生家庭未曾給過你「無條件的愛」,對你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後天的某些特殊經歷也會讓你一點點形成討好型人格,並漸漸讓討好成為你的一種習慣,在主管面前,在父母師長面前,在親朋好友面前,甚至在愛人伴侶面前,都如此這般。
改變討好型人格,即刻行動
很多戀愛中的女孩羡慕其他女孩不用付出太多,就能輕鬆獲得男友的關注和愛,卻又無法從討好模式中走出來。其實這不難理解,因為對她們來說,改變習慣性討好的行為模式無異於改變自我。改變現狀,也就是不再討好他人,意味著她們要否定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維模式,必須嘗試著去拒絕他人,忍受他人表現出來的敵意。而這會讓她們覺得難受。也有些人,面對改變過程中的困惑無從下手,於是在經歷一番痛苦的自我掙扎之後,放棄尋找真我的念頭,偃旗息鼓,沮喪地回到討好模式。因為討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人格習慣,而改變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你不夠堅定,總是逃避自己內心的恐懼,並對改變缺乏耐心,就很難在感情裡構建自己的立場和原則。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你在親密關係中的討好型人格,請從現在開始,從當前做起。
一方面要學會拒絕,不討好愛人並不代表讓你走向討好的絕對反面,也不是要你對愛人無理由地冷淡和抵觸,而是讓你不再逆來順受、曲意逢迎,要該笑就笑、該怒就怒、該爭辯和拒絕的時候就表達出自己的真性情。當你以清醒的頭腦和適當的方式塑造出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高姿態時,你就會發現,這樣的你反而更能獲得愛人的關注、理解和認同。
另一方面要強大自己,有人說討好是內在無價值感的外在投射,也有人說內心的空虛永遠都無法被「外界」的力量填補,但如果你能擁有一顆強大且溫暖的心,並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滋養和力量,就不會在親密關係中迷失自我、無端惆悵,不會太過看重愛人的讚美或否定,也不會一次又一次在愛人面前無條件地「投降」和退步。因此,你需要通過不斷地汲取知識、增長見識、豐富閱歷,來強大內心和提升精神境界,只有你足夠強大時,「討」才會自動走開,「愛」才能主動到來。
女人們,改變你的討好型人格,即刻行動,「憑著翅膀的揮動,無論逆風順風,一點一點,迎向天空,所有的好夢,穿過黑夜,付諸行動」。
內容由 時報出版 《掰掰戀愛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