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對方講話帶刺,還嫌你玻璃心?別再用他們「說話直」騙自己了,下次用一句話扭轉你的劣勢!

18 Jul, 2018

作者:楊嘉玲

  

 

受傷了,

卻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只好合理化對方的行為是「直接」,

讓自己好過一點。

 

不知從何開始,人們總把「說話直」和「沒心機」畫上等號。好像講話越不修飾,代表此人越坦白、率真。特別是在網路上,越直白的發言,越容易獲得關注,甚至能競選國家要職。

假使有人提出質疑,就會有人緩頰說:「他只是刀子嘴豆腐心」、「直腸子的人比較不虛偽」,把這種行為昇華成一種「瑕不掩瑜」的藉口。即使心裡已經 在淌血,仍要笑笑地說沒事,以免顯得自己修養不夠、氣度狹小。卻從沒有想過,那些話聽在當事人耳裡,會有多難受。

當大家都默許這種行為,久而久之,那些說話不經思考的人,便可以披著直率的外衣,毫不掩飾地傷害旁人。甚至成為一種團體習慣或文化,使得你對於那些帶刺的話變得麻痺,深受情緒虐待還不自知。

有一次,某個學員邀請主管參加講座,希望能夠改善部門的工作氣氛,別每天上班都像是活在地獄裡。

我知道學員想要藉由外界的力量,讓主管有些改變。因此,活動結束,我刻意上前寒暄兩句:「謝謝你們過來,今晚的內容有沒有哪一部分特別有感覺?」當然這句話是對著主管說的。

「笑話我聽過了。是她要我來的,我想以她的程度差不多就這樣。」架子擺得老高,一副事不關己。

那瞬間,我很想立馬回嗆:「是啊!不然她早就換工作了。」瞥見學生滿臉歉容,到嘴的話,還是吞了回去。

換口氣,心平氣和地說:「謝謝你讓我知道,原來你對笑話在意的程度更甚於專業內涵。」

見我沒有動怒,他竟回:「不用客氣,我這個人很愛分享的,有什麼說什麼。」

翌日,學員捎來了訊息:「老師,昨晚很抱歉。我主管沒什麼惡意,他比較不習慣說好聽的話。」

坦白說,道歉與否,不是我在乎的事,我真正在乎的是學員在辦公室得經常忍受這樣的嘲諷嗎?我試著關心:「他常用這樣的口吻跟你說話嗎?」

「滿常的,昨天還算小case。平常如果我做了一件他不滿意的事情,他會說:『如果你的教授知道你把工作處理成這樣,他會情願你不要記得他,告訴別人他是你老師。』之類的。」

「那你怎麼解讀他的話呢?」

「其實,他不是個壞人,也常常幫大家爭取權利。就只是講話比較直,也是好意提醒啦!」

「好意提醒」四個字,看得我直冒冷汗。難道這學生的自信已經被打擊到體無完膚,分不清什麼是「好意」,什麼是「惡意」了嗎?

其實「講話直」和「講話刺」是兩個不同的向度。但我們所受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卻常把「恐嚇」當「直接」。你一定聽過類似的話:

「你那顆頭如果不是連在脖子上,早就不知道掉到哪去了?」

「你靠電視那麼近,是想要瞎掉嗎?」

「這樣的水準也能上T大,台灣真的沒人才了。」

「連一份簡單的報表都做不好,真不知道你大學是幾分考上的?」

仔細分析這些句子,你會發現這裡頭都夾雜著批評和偏見,卻不明說,拐個「彎」,希望你自己對號入座。假使你提出反擊,對方還會說:「我又沒有說你沒能力,幹嘛反應這麼大。」像挨了一記悶棍,還不能叫痛。

那些說話帶刺的人,就像拿一把沒有鞘的刀上街,大搖大擺地走路,旁邊的人因為太靠近被劃傷,想討個公道,還要被酸「走路不看路」。你不覺得荒謬嗎?

而一般人之所以會認為這樣叫「直」,是因為這些話帶來的情緒衝擊很「大」。心受傷了,卻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好合理化對方的行為是「直接」,讓自己好過一點。而不是他說的話,真如他表面陳述的直白。

真正講話直的人,是會直接說出他的想法和期待,你不用猜就能懂得他的想法,而非將情緒夾雜在其中,偷渡闖關。同樣的意圖,也可以這麼說:

「我很擔心你常遺失東西,可以想個辦法改善一下嗎?」

「靠電視太近會傷害眼睛,我希望你好好地坐在沙發上。」

「這樣的工作表現還沒達到標準,請趕緊跟上,否則你很快會被取代。」

「做報表是很基本的能力,我想知道你大學的報告都是怎麼完成的?」

是不是更容易知道說話的人真正的想法,以及接下來可以做的事情?完全不用猜。這才是真正的「直白」,直接又坦白。而不是把自己的偏見,包裝在率真底下,要對方買單。

同時,你發現了嗎?越不敢用「我」發言的人,越不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而是巧妙地把責任轉嫁在「你」(他人)身上。透過指責,轉移焦點。

所以當你身邊若有人講話常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請別自動幫他打柔焦鏡,把傷人的話當作直接。

因為別人的對待,是自己教出來的。你越不把他的行為當一回事,就等於容許他繼續這樣對待你。

那該怎麼辦呢?記得當對方又想用言語激怒你時,你不需要自行「腦補」,聽懂他的言下之意。你可以更「直接」地回應:「請問你真正想說的是?」無須角力,對方就會被你問得啞口無言。因為他們其實不習慣有人會選擇不閃躲、清楚地說出自己的狀態,不理會他的暗示。如此一來,無形的情緒傷害才不會在你心中扎根。

古人言:「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真正有涵養、能力的人,是不需要透過踐踏別人來墊高自己的。因為一個人的命運是他回應力的總和,好不好命,看他怎麼說話就知道。

能夠把別人的感受考量在心底的人,才是能「直接」相處的人。即使不穿防護衣、不戴面具,也不怕被刺傷。

 

轉個彎這樣想

記得當對方又想用言語激怒你時,你不需要自行「腦補」,聽懂他的言下之意。你可以更「直接」地回應:「請問你真正想說的是?」無須角力,對方就會被你問得啞口無言。

 

 

往下看更多《有些情傷過不了,是因為你還不夠懂自己》相關文章

 


【當關係沒有愛,只剩下責任,該不該繼續?】

 

當一個人嚷嚷著,

在關係中沒有「愛的感覺」,

他真正想表達的並不是關係裡沒有愛,

而是他找不到「被滿足的快樂」。

 

某天在網路上閒逛,看到有人發文表示自己和另一半愛情長跑很多年了,但最近對另一半的感覺越來越淡,甚至有些膩了,該不該分手?

沒多久,許多「熱心」的網友,開始分享自己的觀點。有人覺得沒感覺了,就好聚好散,免得走進婚姻、生了小孩,拖累更多人。

也有人覺得愛情本來就是如此,當激情褪去,兩個人要學會包容,不可能靠著怦然相處一輩子。

其實不管你支持或反對分手,不可否認的,兩個人在一起越久,孤單和不滿是必然的考古題。

面對關係的困境,不少人會把問題的焦點放在伴侶身上,覺得對方似乎要有能力,緊緊抓住自己的心。

於是乎,我們對伴侶的期待,隨著交往的進程,他/她必須從一開始的好情人、好朋友,慢慢地變成好玩伴、好父母、好教練。

在低潮時,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在困惑時,幫忙邏輯上的分析。

東西壞了,要會修;肚子餓了,要會煮。

還得懂得你每一種興趣,能夠隨時陪你閒聊,讓你感覺被理解。

不知不覺,我們把內在許多的慾望,投射在對方身上,期望對方擁有強大的功能,藉此滿足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All in one」的設計,當然好,那麼我們就可以省去建立不同關係的力氣,省時又有效率。然而,你再仔細想想,當你把許多需求都放到另一個人身上,時間久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首先,我們都知道,當機器越複雜,故障的機率就會越高。大同電鍋「only one」的設計雖然簡單,卻十分耐用。

何況人不是機器,事務機某個功能壞了,也許你還會忍耐著用它。但人壞了,可能只是某一句話沒符合你的期待,你就會生對方的氣,導致他的其他功能也無法正常發揮。

於是,你不只失去一個情人,連帶生活其他的運作也隨之停擺。

更矛盾的是,就像你買了跑車,你很清楚自己欣賞它的馬力與操控性,所以你會忍耐它可能有點吵、坐起來也不舒服,你不會一邊開車,一邊嫌棄它不如勞斯萊斯安靜、舒適。

但回到親密關係,我們卻經常忘記自己當初喜歡上對方的理由為何,明明當初愛上對方的斯文/溫柔,習慣後,卻覺得對方不夠有魄力/俐落。這感覺就像你興沖沖移民到北極,待了一陣子後,卻開始嫌北極太冷。究竟問題是出在誰身上?

(倘若你仍堅持這世界上真存在一個人,可以滿足你各式各樣的期待與想像,我只能說,哆啦A夢是你最好的選擇。但前提是,你家的抽屜可以通往未來。)

當一個人嚷嚷著,在關係中沒有「愛的感覺」,他真正想表達的並不是關係裡沒有愛,而是他找不到「被滿足的快樂」。或覺得某一部分的自我無法得到釋放,這讓他感到有些失落。

而人在難過時,會很想要被支持、理解,這時如果最親密的另一個人無法讓他覺得滿意,他便會對關係失望,覺得這段感情大不如前。但,你可能還是本來的模樣,只是他要的不同了。

別忘了,快樂是自己的責任。當你只習慣從同一個人身上得到滿足,你其實是把自己情緒的權力交給他,任憑他回應的好壞決定自己的心情。

這世上沒有誰非誰不可,在質疑關係沒有愛之前,也許,先該問的是:你為自己的快樂做了什麼努力嗎?你有讓自己活出光彩嗎?還是,你只是期待有另一個人拯救你的低潮。

我很尊敬的一位心理學前輩哈克,曾說過一句話:「在愛中,自己的能力越好,伴侶就越自由,因為他不需要為你的快樂負責。」

在取捨一段關係前,或許更需要思考,你為自己的快樂負責了嗎?

 

轉個彎這樣想

別忘了,快樂是自己的責任。當你只習慣從同一個人身上得到滿足,你其實

是把自己情緒的權力交給他,任憑他回應的好壞決定自己的心情。

 

 

內容由 大田出版《早點這樣想,該多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