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其實不用「努力變優秀」?當你停止想變好會發現「11個好處」,降低壓力活得更自由~

01 Jul, 2021

在自我成長、探索的這條路上面,我們總是會告訴自己「要變得更好」。這也許也是我們過去在文章中有意無意傳達的訊息,雖然我們應該從來沒有寫過或呼籲過大家要「變成更好的人」,但我們從來沒有否定過這句話。但現在我覺得這句話必須被否定掉,因為如果當我們無意識之間把「變得更好」當做最高指導原則時,我們就容易掉進一個邏輯陷阱當中,只要我們想變得更好,就會永遠不夠好。

  

 

雖然「變得更好」也許可以幫助初學者往前進,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我們會發現我們卡住了,發現自己再怎麼「變好」好像都無法真正地增加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因為當我變得更好,我就會發現還有更好,那我永遠都沒有休止的一天。我們需要改變,改變本身也是一個永恆不變的定理,我們無法去避免,但「變得更好」卻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綁住自己的框架。這也是我之前沒有好好釐清過的框架,因為想到「改變」這個詞,自然而然就會覺得「我要改變」=「變得更好」覺得很合理呀,沒毛病呀,自然不會去質疑它。

 

#

但有一天我發現「更好」這的東西,說不上來哪裡怪怪的,以經驗來說,這個概念好像讓我無法去愛他人,更重要的是無法愛自己。因為只要有「更好」的概念,就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有缺點,既然有缺點,那我就會質疑這個東西值不值得我去付出。因為「更好」我就無法接受自己「不好」的那個部分,只要我無法放棄「好」的一天,「不好」就會永遠成為陰影。而我們也因此無法獲得自由。我過去所有我想避免的「不好」其實都是成長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要成長,「不好」的體驗絕不能被拔除,由於缺發動力,這樣成長會不成立。而且我發現當我找到到真正的自由時,我並沒有感覺自己變得「更好」,因為「更好」就有優越感,有優越感我就有更多的障礙。

 

我感覺到的,是我找到原本就本自具足的自我,包含了我過去定義的好與壞。這有點像是我們原本的自我是個球體,是我們的意識去把這個球體劃分成好跟不好的區塊,球本身就是完美的,但因為我們劃分了「不好」(通常是這個球體比較暗的部分)所以把他從我們自己身上排除掉,所以覺得自己不完整,覺得自己有缺乏。而當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就必定要排除球體陰影的部分,然後找更多光明的部分,讓這個球體變得四不像,或就是永遠找不到。好與不好是我們自行用意識去分割的,像是地球上的經緯度,其實根本不存在,是我們「幻想」出來的。

 

那既然如此,該怎麼辦?

到要超越「更好」的節骨眼上,實在是很難光用文字就能說明得清楚,而且我也不太想要寫得太過於雞湯(笑)我們可以這麼想,為什麼我們要玩耍?為什麼我們要旅行?為什麼我們要吃飯?為什麼我們要去做一些真正讓我們「享受其中、忘我」的事情?通常能夠真正讓我們享受跟滿足的東西,都不包含「更好」在內。每一件真正讓我們享受的東西都比較不得,他們各有自己的滋味,我們也許有比較喜歡的,但如果要用「哪個更好」的角度看它們都會有點怪怪的,畢竟讓我們享受的事物很難去做一個數值判斷。

 

我們在去選擇做這些事的時候都有「改變」的成分,也就是改變現狀去「體驗」,但卻沒有包含「要變得更好」,而是去接納那個動作、體驗的整體,如果拿極限運動來說,就是接納其中可能死亡的風險。一旦我們開始拿好壞的概念介入其中,樂趣就會頓時消失,而且會產生某種壓力,享受、忘我就不復存在。因為我不想要太過雞湯,我用這種方式說明吧,當放棄「更好」的概念時,會發生什麼現象?

 

你會發現,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出選擇,並且發現每個選擇都好好玩。

你會發現,你看自己覺得自己好棒好美好厲害,看別人也是好棒好美好厲害。

你會發現,生命中大多的事情都能引起你的興奮感,你更能享受每個當下。

你會發現,別人的言論已經不再能動搖你的心,你不必再花力氣來說服自己「夠好」,或是說服自己「不用在乎他人眼光」。

你會發現,你既在乎他人眼光,也能保持自我,你在乎他人眼光的原因,是因為想要為別人創造生命的愉悅感。

你會發現,你不再有需要保護自己的堅持,因為發現自己原本要保護的部分其實是跟盔甲一樣強大的,是自己誤會。

你會發現,你難以對別人感到羨慕或嫉妒,你會打從心裡欣賞每個人的生命歷程。

你會發現,你還是會有很多情緒(包含負面),只是它們很自由,不會滯留在你心中造成困擾。

你會發現,你對每個人都開始產生想要親近他們的心情(尤其重要的人),帶給他們快樂,讓他們透過你的眼睛看見他自己沒發現的美好,是最滿足的事。

你會發現,你不再因為別人的價值觀而影響自己的決定,但你會吸收別人的資訊與知識,為自己的決定增加更多參考。而不是因為別人的判斷可能「更好」、「更正確」。

你會發現,你看見生命更多的可能性,鮮少覺得被選擇限制住。

 

【延伸閱讀】

「變得更好」的邏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