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孩子的一舉一動常被視為家長教養的成果,尤其是在公共廁所這種私密場所中,小孩的舉動更容易被放大檢視。近日,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分享,一名低年級女童在百貨公司的「親子廁所」內尋找母親與姊姊時,疑因心急,竟蹲下從門縫探頭查看,卻誤看錯間,被嚇到的如廁女子反射性出腳,踢中眼睛。
女童當場放聲大哭,母親如廁完後衝出激烈質問:「誰踢我女兒!」見沒人說話就大罵所有人「大家都欺負小孩子」、「都是女生,被看一下又怎樣」。這場爭執整整持續了10多分鐘,也延續到了網路上:遇到這種事情,到底該「正當防衛」?還是要因為「她只是個孩子啊」而包容?
雖然有少部分網友認為,把小孩眼睛踢傷是有點過分,但無論探頭者是誰,「門縫冒出眼睛」就是對他人隱私的直接侵犯。在驚嚇當下的反射性防衛行為(踢人),無可厚非。他們強調:「我們不能預知對方是誰,只能保護自己。」此外,也有人指出,「大家會生氣不是因為她是孩子,而是因為她沒被教好,而大人還理直氣壯。」
「被嚇到誰都會反射性自衛」、「門縫裡突然出現一個眼睛誰能不嚇到?以為是變態你會不反應嗎?」、「低年級又怎樣?偷看本來就不對。」、「你是因為知道是小孩才退讓,要是成年男你還會說『只是探頭』嗎?」

不過,會從「廁所門縫看人」的小孩似乎不在少數。在這貼文底下,竟有許多女性也遭受孩子無心的騷擾。「剛剛在高鐵女廁才看到一個約國小低年級的弟弟在彎腰一間間看門縫」、「好市多的廁所下面門縫也很高,我女兒(5-6y)也給我彎腰想要看隔壁,幸好被我即時訓了一頓」、「被小男孩從女廁門縫下看過,真的會嚇死。」
延伸閱讀:1歲童被同學多次咬傷!父母怒告家長、托嬰中心,索百萬「獲賠2萬」原因曝光

這起事件不只是育兒方式的反思,更是對公共空間設計與隱私界線的警鐘:在孩子學會尊重之前,大人得先教會他們什麼是界線,甚至是廁所的空間設計也有待優化,減少女性在公共空間上廁所時被騷擾、擔心害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