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早上賴床、眼看就要遲到了,這時候身為父母的你,會選擇趕緊開車載他一程,還是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近日一則家長拒絕載孩子上學的經驗分享,在網路上引起兩派激辯。原PO在社群平台發文回憶,小時候有天睡過頭,眼見即將遲到,便急忙向還未出門的爸爸求救,希望他能開車送自己去學校。沒想到父親冷靜地回應:「你自己沒有設定好鬧鐘,也沒有在應該的時間起床。去學校被老師處罰,那是你該承擔的後果。」說完便開車離去,獨留她在家。
這段回憶勾起不少網友共鳴,有人直言「當我向父親求助卻被拒絕,我想永遠忘不了被拋下的那種無助」,也有人認為父親做得對,應該讓孩子學會負責任。但也有反方聲音認為,教育並非只能靠冷處理,有時候適度的體諒與協助,才能讓孩子在愛中成長:「我小時候爸爸也是這樣,長大後得到的不是教訓,而是被拋下的無助感」。
但也有人力挺嚴父做法:「家裡不教,社會會教,遲到不是小事,要讓孩子知道影響的不只是自己。」、「學校遲到不會怎麼樣,但大人遲到可是會被扣考績、扣薪水。」

圖片來源:canva
也有網友替家長緩頰:「我爸媽是一開始就有好好說明過,不是突如其來的被拒絕然後丟下,好好讓孩子說明每個人有自己的責任,爸媽不能幫你一輩子,孩子會懂的。」
延伸閱讀:男童街頭巧遇夢幻跑車!藍寶堅尼車主暖心邀試坐,純真笑容引26萬人按讚
在溫柔與原則之間該如何拿捏?每位家長都在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不同年紀、情境與孩子個性,過度嚴厲或一味縱容,恐都無助於培養真正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