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種類很多,葡萄酒、威士忌、調酒...每一種酒會因為不同的喝法、酒具、心情,有不一樣的感受;啤酒也是如此,只要投資簡單小儀式,喝啤酒的優勢和放鬆爽度也會變得更加突出。身為大家的好朋友,就是想跟各位分享這些好點子啊!
什麼是儀式感?
為什麼這幾年大家一直強調「儀式感」?其實,在《小王子》狐狸跟小王子的對話中,就對儀式感有著很貼切的解釋。
狐狸對小王子說:「如果你下午四點鐘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到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時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這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就是讓這件事變得與眾不同。
你有多看重這件事,就會花多少心力準備,到時候回報的快樂也是成正比;放在生活層面,也就是「你有多在乎你的生活品質」、「你願意花多少精力投資你的生活」,當你越熱愛你的生活,你就會越有儀式感,好好吃飯、細嚼慢嚥,享受食物的每一口味道,而不是囫圇搪塞;願意投資質感好但價格稍貴的床單,而不是睡在髒兮兮的床上。你相信你自己值得「好東西」,而不是隨便、將就。
如何讓喝啤酒也充滿「儀式感」?
喝啤酒也是類似的概念,有人把辛苦上班,回家後喝啤酒當作是犒勞自己的儀式感;但如果你覺得喝啤酒能排解你的壓力,那我們何不再對「喝啤酒」這件事慎重一點?喝啤酒的快樂,會在我們做這4個事前準備後更加強烈。
1. 打造喝酒前vs喝酒後「天堂與地獄」的落差感
如果想要痛快喝酒,那就要製造出「天堂vs地獄」的反差,白天越辛苦、越累,那你喝啤酒時獲得的療癒感就越強烈。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日本人,經過白天這麼高壓的工作後,都會習慣下班去小酌,適當的抒發壓力;日劇《晚酌的風格》(晩酌の流儀)中,女主角為了喝啤酒還會特地在喝酒前去健身、桑拿,讓自己充分流汗,有極度飢餓、乾渴的感覺,然後準備一份適合配啤酒的晚餐,在期待值最高峰的時候好好享用!
2. 用專用的啤酒杯
而啤酒也跟其他酒種一樣,用專用的啤酒杯能讓酒變得更好喝,像最經典的Mug杯,就是帶把手、大容量的玻璃啤酒杯,為了讓啤酒維持低溫,所以玻璃特別厚;還有一種是上窄下寬的設計,能讓啤酒香氣集中在杯口;或是上寬下窄的玻璃杯,反而是為了要讓香氣釋放;有些啤酒杯造型也做得跟高腳杯很像,目的則是避免手溫影響啤酒的口感跟香味。
但如果是剛入門的話,其實可以在家裡準備Mug手把型的玻璃杯,跟直條型的玻璃杯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喝酒必投資儀式感!5款精品酒杯品牌:經營上百年,連皇室都愛用
2. 喝之前,酒杯先冰鎮
雖然也有熱啤酒,而且在某些國家還被當作是治療感冒的民俗療法,但台灣多數人還是習慣喝冰啤酒;除了把啤酒冰冰箱以外,你也可以提前冰鎮啤酒杯,以延長啤酒的低溫。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不加冰塊就好?」加冰塊當然也可以,但是啤酒的香味跟氣泡感都會被冰塊稀釋,同時會讓味覺、嗅覺變得遲鈍一些,有些人不是那麼喜歡;除此之外,不同種類的啤酒對溫度也會有不同的要求,最簡單的區分法就是看酒精濃度:酒精濃度越低的啤酒,就可以用4°C~7°C的溫度喝;酒精濃度越高的啤酒、或是越強調香味的啤酒,就可以放到12°C~16°C再喝。
4. 挑對合適的下酒菜
就像炸雞配可樂、雞排配珍奶,啤酒也一定要有下酒菜——淡淡的小麥味跟刺激的氣泡,配點重口味的小食最棒了!像是串燒、滷味、洋芋片、椒麻花生、炸雞...等等,跟啤酒都是絕配,而且邊吃邊喝,不只可以幫助調節喝酒的節奏,還可以墊胃、讓酒精慢點吸收。用餐結束後,可以多喝水幫助酒精代謝,或是吃香蕉、葡萄,都有助於解輕宿醉的不舒服、平衡電解質。
明天出門前,就先在家冰好杯子、冰好啤酒吧!說不定這種期待回家放鬆的感覺,也會在無形中幫助你的工作效率呢!
主圖來源:《我要準時下班》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