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遊日要注意!百日咳與蘋果病疫情升溫!「這類高風險族群」需留意

08 May, 2025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

日本近期爆發百日咳(Pertussis)疫情,根據《NHK》與日本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統計,截至2025年4月27日當週,日本全國單週新增2176例百日咳確診,連續5週創下自2018年有現行通報制度以來的最高紀錄。自2025年初以來,累計患者數已突破1.1萬人,是2024年全年總數的兩倍以上,顯示疫情呈快速上升趨勢。

百日咳疫情飆升,疫情集中大都市

從地區分布來看,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東京都(142人)、福岡縣(142人)、新潟縣(132人)、兵庫縣(110人)與大阪府(105人),其中,嬰兒和兒童感染後最容易重症,尤其是未滿6個月的嬰兒,可能因呼吸困難導致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出現肺炎或腦部病變等併發症。日本小兒科學會呼籲家長儘早為嬰兒接種疫苗,避免重症風險。

K10014798501_2505071117_0507112532_02_01
日本百日咳疫情,近期呈快速上升趨勢。/圖片來源:NHK

柏MINNA診所醫師石川携指出,百日咳初期症狀容易與感冒混淆,通常出現流鼻水與輕微咳嗽,許多患者需等到劇烈咳嗽持續數週後才意識到異常,延誤就醫時機,百日咳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因此除疫苗接種外,日常也應落實洗手、漱口等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機率。

蘋果病例翻倍,創十年新高!

除了百日咳,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也在日本大流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截至4月27日止的一週內,全國平均每家醫療機構通報1.3例患者,刷新近十年來最高紀錄,該病由細小病毒B19引起,主要透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途徑傳播。

延伸閱讀:小鎮爆發「漸凍症」疫情?16人確診恐與「1家常美食」有關?

什麼是蘋果病?

蘋果病的正式名稱是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由人類細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引發,因為患者臉頰常出現如紅蘋果般的鮮紅疹而得名,作為一種兒童常見的皮疹性疾病,蘋果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尤其在冬季、春季高發。

圖片來源: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蘋果病的潛伏期約4至14天,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包括輕微發燒、流鼻水、頭痛及疲倦,之後患者雙頰會出現鮮紅紅疹,在手臂、腿部及軀幹等地方都可能出現蕾絲狀的紅疹,甚至有部分患者會感到關節疼痛。對成人而言,頭痛與關節炎是常見症狀,而孕婦感染則可能導致胎兒貧血甚至流產。

蘋果病的傳播途徑包括飛沫、接觸污染物品以及母胎傳播,在初期感冒症狀期間傳染力最強,不過當患者開始出現紅疹時,傳染性則明顯降低。

高風險族群要小心!

通常2至9歲兒童和孕婦是蘋果病的主要高風險群體,儘管多數患者可在1至3周內痊癒,但對免疫功能較弱的人群來說,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孕婦更需要避免前往疫情高風險地區,並加強預防措施。

加強衛生習慣
酒精消毒對蘋果病病毒無效!建議在接觸兒童或公共物品之後,可以使用肥皂及流水,將雙手徹底洗乾淨。

避免密切接觸
避免與感染者接觸,特別是在患者處於飛沫傳播期間,外出時也儘量佩戴口罩,並不要與他人共食或共用物品。

保持良好環境
維持室內通風,減少病毒聚集的風險。

提升免疫力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與充足睡眠,也是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關鍵。

延伸閱讀:第二波流感疫情要來了!還出現少數變種病毒,傳染力高、毒性更強

雖然目前百日咳與蘋果病多可自行痊癒,但仍需警惕重症化風險。建議計劃赴日旅遊的民眾,特別是帶孩童同行或自身免疫力較低者,出發前應確認疫苗接種狀況,並配備個人防護用品,以確保旅程安全無虞。

萌友齊聚守護地球!造咖熊攜手插畫家推出日常環保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