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半導體巨人張忠謀87歲高齡寫自傳!認:「台積電並非一帆風順」【沙發讀書】

09 Dec, 2024

張忠謀,是台積電的創辦人。開創了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推進了世界科技的進程,改變了幾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張忠謀自傳:上冊 1931~1964》,歷時兩年,寫他的青春、半導體的青春,和一個大時代從蒼涼到繁盛的軌跡。看戰亂中的文藝少年在文科與工科中徘徊抉擇、壯志青年在職場現實中練得一份堅強和智慧、明日將才在無法拒絕的機會面前,思忖前途的得與失。風雨前半生,已見巨人智慧的身影。

《張忠謀自傳:下冊1964~2018》,歷時七年,寫他德儀二十五年生涯的風華與憔悴、台積電從蓽路藍縷的孤寂到大放異彩的歷程。看他在最好的中年,創辦台積電,苦思每一個策略,精心布局每一次戰役,以誠信正直為盾,優越技術為劍,帶領台積電的精兵,締造了咆哮的九○年代和絢爛的二十一世紀,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公司。


469803607_1142910653852848_6722359140343458703_n
圖片來源:蔡英文@Facebook

《張忠謀自傳:上冊 一九三一—一九六四》在一九九八年,我六十七歲時,由天下文化出版。當時打算自台積電退休後就寫「下冊」,也以為自己七十幾歲、頂多八十歲就會退休,想不到台積電愈做愈成功,我的董事長工作也愈做愈愉快,後來簡直欲罷不能,一直做到八十七歲才退休,當然也延遲了寫「下冊」。

正如「上冊」一般,「下冊」也全部是我自己寫的。自己寫的原因倒不是要賣弄我的寫作技巧——老實說,我並不覺得我的寫作技巧值得賣弄,而是要真實地表達我的感情。我是美國文豪海明威忠實的信徒,他對年輕作者的勸告是:「簡單的字句,真實的感情。」兩者我都有。

「下冊」的第一篇「德儀篇」占全書三分之一篇幅,敘述我自二十七歲至五十二歲黃金年齡的崛起及衰退。德儀時期也是我最為熱情澎湃的年代。德儀讓我「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此,我無比地感激。

但是,它對我的培植也激發了我要登上德儀顛峰的雄心。但是,這雄心是無法實現的;不說別的,只看一九七○年代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客觀環境,就可斷定我的雄心很難很難實現。但是我的痴心,居然使我「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還在德儀多滯留了五、六年,後來連婚姻都賠上了。現在回想,那五、六年是多麼絕望的五、六年!

截圖 2024-12-09 晚上7.53.15
圖片來源:台灣記得你

台積電成功後,常常浮現在我心頭的是:假使我在一九七○年代真的登上德儀的顛峰,我會怎樣?半導體業又會怎樣?我想我會自德儀退休,現在會是德克薩斯州老人(請參考本書第一章)。至於半導體業呢?美國歷史學者及暢銷書《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在二○二三年訪問台灣與我對談時,說台積電恐怕會變成德(儀)積電,如果真的這樣,那可是要影響地緣政治的。

「下冊」的其餘三分之二當然是台積電,我一生最重要也最成功的工作。讀者,尤其台灣讀者,我想大家都相當了解台積電。但是讀者們知道的台積電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台積電。其實,台積電並非「一帆風順」,我也經歷了不少「酸甜苦辣」。這些,都讓讀者自己去發掘吧。

最後,我必須說明此書是我的自傳,不是台積電歷史。書中表達的觀點,是我的觀點。

我非常慶幸在一九八五年,我自美國來台灣,赴了「與命運的約會」,我也非常慶幸,這約會讓我創造了台積電(請參閱第十六章),而且做了三十一年(包括公司登記後、營業前的一年)董事長。但是台積電的成功,是由許多(約十六萬人)前前後後同仁的貢獻所造成的。我對他們致敬!

BZS00041SU
圖片來源:博客來天下文化

書名: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