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姊妹聚會的互動越來越冷淡?讓大家不會低頭狂滑手機的關鍵:聊的話題要越「隨意」越好?!

15 Mar, 2018

作者:黃炳儒  主編:蔡宇哲

  

 

 

立晟、懿真、裕明和竹君是大學時期的死黨,畢業後雖然各奔東西,但還是會不定期相聚。只是最近幾次聚餐開始沒多久,立晟便開始當起了低頭族,目不轉睛的看著手機,不再理會身旁的三人。裕明察覺氣氛有點尷尬,於是善意的提醒他。

「立晟,我們今天聚餐的目的就是要聊聊大家最近過得如何,你怎麼一直在滑手機啊?」

「對啊!聚會感覺都變差了。」懿真、竹君附和的說。

「不好意思啦!因為我在等一個重要訊息,所以才不小心忽略大家。」說罷,立晟趕緊將手機收起來。

手機,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我們隨時隨地可以獲取大量新資訊,各種新奇好玩的APP每天都在上架,讓我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也大量增加。此外,手機也改變了我們的社交型態,有了手機之後,人們透過螢幕與遠方的人互動,拉近了距離,但我們很少注意到,手機同時也讓我們與身邊的朋友距離拉遠了。

 

實驗:手機對社交品質的影響

英國牛津大學的安德魯.普西比斯基(Andrew Przybylski)與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尼塔.韋恩斯坦(Netta Weinstein)兩位博士想瞭解手機的存在對人們互動時產生了什麼影響,於是想出一個有趣的研究方法。

他們找來一群彼此不認識的人,並隨機將兩人分配一組,讓他們在一個房間裡聊天,聊聊關於他們自己一個月內所遇到的趣事。

房間內有兩張椅子,椅子旁邊有張桌子,上頭擺著一本筆記本;在另一個情境中,一樣有兩張椅子和一張桌子,只是桌子上擺的是手機。

 

在聊完天之後,請他們填寫對雙方關係品質及親密程度的量表,結果發現在有手機的情境下,雙方填寫的品質及程度比較低。也就是說,當手機存在於空間中時,即使是在未使用的情況下,也會使雙方在交談過程中產生負面的感受。

研究者得到這樣的結果後,又設計了一個新實驗,想知道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手機的存在對於人與人聊天時的影響最大。

跟上一個實驗一樣,同樣找來一群彼此不認識的人,分配兩人一組,然後隨機分成兩群,一群是聊天的房間裡有手機,另一群則是擺放筆記本。

此外,在同一群當中又分為兩類,一類是聊有意義的話題(去年發生的一件最有意義的事),另一類是聊隨意的話題(例如對塑膠袋的看法)。如下表所示:

擺放手機 擺放筆記本
聊有意義的話題 聊有意義的話題
聊隨意的話題 聊隨意的話題

 

結束後,請他們填寫關係品質、親密程度量表,以及信任與同情心量表。結果顯示,討論隨意話題時,不管有沒有手機,參與者填寫的量表結果差異並不大;相反地,討論有意義的話題時,就出現了明顯差異。在有手機的情境下填寫的量表中,彼此的關係品質較差,甚至感受到很糟的情緒,信任與同情程度也較低。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

手機和網路提供我們與世界的連結,但同時也干擾了我們與周遭事物的聯繫。即使手機僅僅是擺在那,就可能使我們減少傾聽與給予別人適當的回應,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手機存在會影響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原因吧!

知道這點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很簡單,放下手機吧!像是在聚餐的場合中,請把手機放在包包的深層拉鍊裡,並轉成勿擾模式,好好傾聽好朋友說他遇到的趣事。

在公司開會的時候,不要讓周末聚會影響你的心情,請把手機遺留在辦公桌上並專注於讓老闆了解你的企劃。當你發現聚會上的人都在滑手機時,提醒大家將手機收起來,邀請他們一起加入話題!總之就是,讓手機與你暫時分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需要雙方專心地投入,所以除了自己之外,也要提醒對方不要受手機的影響。建議大家往後在聚會時允許自己與那些通訊軟體暫時分離,讓自己專注於手上的事物或餐桌上的話題,降低它對我們的干擾。

當你嘗試幾次之後,會發現與手機分離的時刻我們比較能感受到周遭發生的事;拋棄了那些與外在的連結,反而更能增進與身邊的朋友、家人們的感情。

 

文獻來源:

Can you connect with me now? How the presenc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luences face-to-face conversation qual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0(3), 237-246. doi: 10.1177/0265407512453827

 

 

往下看更多《哇賽!心理學》相關文章

 

 

【怎麼辦?就是無法抗拒罪惡美食的呼喚!】

 

「唉,你也太誇張了吧!一整盤鹽酥雞全部吃光光。你不是想減肥嗎?」宜芳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見底的盤子。「好歹也留一些些給我吧……

「抱歉啦,誰叫這些鹽酥雞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來。」曉荷一副我也是受害者的姿態。

「我看以後要想辦法提醒你節制一點了。」

「對啊,不如找彭于晏和我一起吃飯,有他在我旁邊,我一定會非常節制的……」曉荷閉上眼睛幻想著。

「人家是吃壞肚子,我看你是吃壞腦子。」宜芳賞了她一個白眼。

飲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大家都嚮往擁有健康的身體,吃得更健康,但健康的食物往往不是那麼美味。人們總是尋求美味的食物,但那些大多都添加許多不利健康的成分,只是美食當前,色香味如此的誘人,多數人早已把健康考量丟到九霄雲外。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使不健康食物的美味度降低,是不是就可以少吃一點?

我們當然不可能找男神、女神之類的來陪我們吃飯,不過心理學家想到了一個方法,如果讓人們對著鏡子吃飯,抬頭就可看見自己吃飯的儀態,會不會有提醒的效果呢?

 

 

實驗一:面對鏡子,對食物美味度的影響

來自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賈米(Ata Jami)想知道,進食高熱量食物時,若能提高自我意識,是不是就能減少攝取量?

他找來185位大學生參與實驗,先讓所有人自行選擇健康食物(水果沙拉)或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選完後他們會被帶入一個房間,並隨機安排一半的人坐在面對鏡子的位置,剩下一半的人坐在背對鏡子的位置。

賈米在設計實驗時,還故意加入音樂這項元素,作為誤導改變食品評估的因素。他故意在他們進食時播放輕鬆的音樂,且只告知其中一半的參與者,音樂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實驗總共分成8種情況,見下表:

 

 

吃完後所有參與者都要再填寫食物美味評估表。

結果顯示,在沒有告知音樂資訊(第5~8組)的情況下,「面對鏡子」吃「不健康食物」的人,相較於「背對鏡子」吃「不健康食物」的那組人,前者所評的美味度明顯比後者低;吃「健康食物」的參與者,無論是坐在鏡子前或背對鏡子,對食物美味度的評估沒有太大差別。

然而,在有接受音樂資訊(第1~4組)的情況下,無論是坐在什麼位置、吃什麼類型的食物,他們對食物美味度的評估都相差無幾。

坐在不同位置吃「不健康食物」會影響美味程度,可能是因為坐在鏡子前會看見自己進食的模樣,加強了自我意識,導致察覺現在正進行的行為(吃不健康的食物)與大眾標準(吃健康食物)有所落差,這落差會使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為了避免這種感覺,人們會歸因到其他因素(食物),認為是食物不美味或其他因素造成不舒服狀態,而不是由於自己所做的行為與大眾標準不符合。對於健康食物而言,因為本身已經做出了符合大眾標準的行為,因此並不會改變其美味度。

那些被告知音樂會影響情緒的組別,無論坐在什麼位置,吃「不健康食物」都沒有影響對美味度的評估,這是因為他們已經被暗示有些感覺是來自於音樂,因而也把在鏡子前進食這種不舒服感覺,歸因於音樂而不是食物。

除了在鏡子前面用餐,可以幫助我們少受一點美食的誘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協助我們控制飲食量呢?

 

 

實驗二:環境聲音對食物攝取量的影響

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人們吃東西的聲音會影響對食物的攝取量,其中一項實驗在進行前先請71位大學生評估各方面情緒,主要用來測量飢餓指數。

參與者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播放吵雜的環境聲,來遮蓋咀嚼食物的聲音;另一組則是以安靜的環境來凸顯咀嚼聲。接著請他們吃下至少一塊餅乾,但沒有設定上限,愛吃多少就吃多少。

 

 

結果發現,在吵雜環境組的人平均吃掉4塊餅乾,安靜環境組則平均吃下2.75塊餅乾。看來在吵雜環境下用餐,人們的進食量會比在安靜環境下來得高。

可能是因為在安靜環境裡,更容易注意到咀嚼食物時所發出的聲音,從而減少進食量。雖然看似差異不大,但長期累積下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一般我們都忽略了咀嚼聲對進食的影響力,若能從這方面下手,應該也能幫助我們避免過度攝取不健康的食物。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

大部分的人都很難面對美食的誘惑,卻也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有時想要學會節制,還真的需要一點小技巧!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是,如果想控制自己減少攝取太多不健康的食物,不妨在家中的飯廳置入些鏡子來降低不健康食物的美味度,這樣就可以少吃一點。

此外,吃飯時也盡量選擇安靜、避免吵雜的環境,例如避開電視或音樂。當我們能聽到自己的咀嚼聲時,就比較容易意識到自己正在吃什麼,發揮類似對著鏡子吃飯的效果,減少不健康食物的飲食量,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文獻來源:

1. Healthy Reflections: The Influence of Mirror-Induced Self-Awareness on Taste Perceptions.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2016;1(1)

2. The crunch effect: Food sound salience as a consumption monitoring cue.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2016; 51: 39 DOI: 10.1016/j.foodqual.2016.02.015

 

 

內容由 格子外面文化《哇賽!心理學》提供

 

封面圖片來源:《閨蜜》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