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PC

才不是聽的人玻璃心咧!開玩笑如果讓別人不舒服,那叫沒禮貌,和幽默感根本兩回事OK?

20 Dec, 2018

作者:李勁

  

 

開玩笑,本來是一件眾樂樂的事,但如果開玩笑的對象悶悶不樂,那麼這個玩笑就是一種傷害。

 

氣氛尷尬時,一句玩笑話很可能瞬間就讓壓抑的氣氛輕鬆下來,這時玩笑話就起到化干戈為玉帛的作用。然而,有些人開的玩笑,根本不像是在開玩笑,更像是在挖苦和嘲諷別人。所以我們要明白,尖酸刻薄和幽默感完全是兩回事,不要把它們弄混。

當你直接跟一個人說,他簡直笨得像頭豬,或是跟你的房東直言,他家的裝修很老土時,或許你覺得自己是在開玩笑,但是對方很可能不買你的帳,覺得你已經傷害或侮辱到他們了。

 

A同學正在讀大學,因為天生長得就比較黑,所以被宿舍裡的B同學取了一個外號——黑哥。

可是,這件事卻讓A同學十分不高興。宿舍其他人似乎都能感覺到他的不開心,漸漸的,也都不叫他的綽號了,偏偏只有B同學,無論何時何地還是會用「黑哥」來稱呼他。

A同學說,他和舍友的關係相處得很好,就連和給他取綽號的B同學的關係也不錯,唯一讓他不高興的就是被別人叫成「黑哥」。其實,不光取綽號這件事,B同學還經常拿他的膚色講各種話題。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個A同學太「玻璃心」,不就是被人說一下膚色黑嗎,這也沒什麼,沒必要和舍友鬧彆扭。雖說拿一個人的膚色黑開玩笑,算不上是挖苦諷刺。但是旁觀者和當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我們不是A同學,無法感同身受,就會覺得這是一件小事。可能取綽號的B同學也是這樣想的,「這不過是同學之間的玩笑話罷了」,於是,並沒有把它當回事。

如果你開的玩笑並不好笑,已經超出適度的範圍,就必須考慮是否傷害到了別人,這一點很重要。且如果你的道歉毫無誠意的話,只會適得其反,讓局面變得更糟。所以,你要避免說這樣一些話:

 

「我不是這個意思,這純屬意外。」

「真的不懂你為什麼要生氣,放輕鬆一點嘛。」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吧,純屬口誤。」

「都說對不起了,你還要我怎麼樣?」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別人拿自己的短處和缺陷來開玩笑。想想自己曾經的遭遇吧,當我們成為別人開玩笑的對象時,是不是心裡覺得很委屈,一萬個不高興?遺憾的是,那個開我們玩笑的人,還覺得不就一個玩笑,何必這麼當真?

如果你真的想道歉,那麼就真心誠意的向對方道歉,讓對方感覺到。你可以試著這樣說:

 

「真的很抱歉,我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你儘管說,我該如何賠罪?」

「我沒那個意思,我簡直太蠢了。」

「我對不起你,我怎麼這麼沒腦子。」

「是我把事情搞砸了,請你原諒我吧。」

「我肯定說錯了什麼,真的很抱歉。」

「對不起,我完全沒有傷害你的意思。」

「如果換作是我,我也會生氣的。所以,真的很對不起。」

 

有些話、有些事,對一些人而言可能無關緊要,但是對另一些人而言可能就關乎人格和尊嚴,畢竟我們很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開玩笑時,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一旦開玩笑的對象露出不悅的表情,就要立刻停止,並且在事後做出真誠的道歉。因為道歉是生活的黏合劑,可以修補任何東西。

當然,既然要道歉,就好好的道歉,然後把這件事忘個精光,別總是提起。另外,道歉的時候也要避免過度戲劇化,否則會讓人心生反感。例如,下面這些話就明顯說過了頭,讓人看不到你的誠意:

 

「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抱歉。」

「我的天啊,我怎麼這麼笨,簡直就是天底下最笨的笨蛋。」

 

總而言之,開玩笑是為了活絡氣氛、增進感情。所以,在開玩笑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因為不恰當的玩笑而損害了人際關係,否則就得不償失。

 

 

往下看更多《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相關文章

 

 

【「你總是」、「你每次都」千萬別說】

當我們開始關心真相,而不是直接做出結論,或是橫加指責時,以往高度危險係數的話也會變成充滿溫情的話。

生活中,幾乎每對戀人都會遇到一些高危險係數的話,而這些話又會給他們的感情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

 

邁克和黛比是一對戀人,黛比總是習慣用「你總是……」這樣的句子來開始兩個人的對話。然而,每當邁克聽到「你總是……」這幾個字時,心裡就會覺得很不舒服:「天啊,又來了,簡直讓我煩透了!只要我一出現,她總是這個樣子,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結果,邁克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反擊黛比這種「你總是……」的說法上,根本不關心她到底說了些什麼。

 

其實,黛比這麼做,只是想引起邁克的注意。她也有煩惱,想找人訴說、想得到對方的理解和鼓勵,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途徑和方式,排解內心的不悅。

於是,下意識的,她選擇用「你總是︙︙」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強烈的不滿情緒。實際上,她只是想說:「你太讓我失望了。」而內心裡卻又渴望他在乎自己的感受,並幫助自己擺脫煩惱。但是,由於邁克並不知道黛比的真實想法,所以誤會頻頻出現。

 

有時候,邁克會發現家裡的後門整夜都沒關。於是,他就去問黛比是不是忘了鎖門就進屋了。黛比為自己辯護道:「你總是因為門沒關而責怪我,好,我承認,這都是我的錯。」

其實,邁克並沒有指責她的意思,便反駁道:「我根本沒有責怪妳的意思啊!」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這段對話很可能會以「不,我沒做」,或「是,就是妳做的」的方式無止境的爭執下去。

 

為了避免對話陷入這種輪迴,我們可以重新設計一個更加理性的溝通方式。

當邁克再次發現門沒關時,如果他能以一種柔和的態度問黛比,那麼黛比也就不大可能說「你總是指責我」這種話了。或許,她會回答:「沒有吧,我記得自己已經把門關上了。我回到床上之後,你又去車庫拿了什麼東西,還記得嗎?」

如果一個人面對的是友善的詢問,那麼,來自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力量,或許連他自己都會感到驚訝。如果邁克突然想起來,原來自己才是那個闖禍的人,肯定會像溫馴的綿羊一樣向黛比道歉,承認自己不該錯怪她忘記關門。

當我們開始關心真相,而不是直接做出結論,或是橫加指責的時候,以往高度危險的話也會變成充滿溫情的話,這種改變還會增加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愛

 

 

內容由 大是文化《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