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TCA Think Tank
寸土寸金時代裡,挑高小套房也成為年輕人的熱門選擇之一,然而樓板下的壓迫感與進光量也成為一大挑戰,如何善用挑高優勢,打造加乘空間的效果?不妨參考新加坡建築事務所 TCA Think Tank 所經手的案例吧!
圖片來源: TCA Think Tank
本案是位於印尼雅加達的共享公寓,輕巧房型保留落地窗前挑高視野,使樓板上下皆能享受採光優勢。入門後預留局部空白,提供穿拖鞋與更換衣物的空間,才逐步推入衛浴機能,同步考量光線穿透性,選用鏤空樓梯銜接上層臥房,使視野能聚焦於落地窗綠景,弱化樓板下侷促感。
圖片來源: TCA Think Tank
室內大量運用柱旁畸零角落,在沒有鮮明領域界線的狀況下,簡易劃分工作區、料理平台分野,而收納部分更一致採用鐵件+木板的層架與吊架,在推演機能的同時,強化了工業風元素。
圖片來源: TCA Think Tank
圖片來源: TCA Think Tank
設計團隊 TCA Think Tank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是言情小說帥總裁的家嗎!40年樓中樓改造成「都會工業風」,用對黑色不怕空間變沉重~
Photos:Einat Dekel
以色列室內設計工作室 Odelia Barzilay 所分享的改造案例,正是為了一家四口與一犬所打造的新居,設計師善用樓中樓挑高特性,以混凝土,玻璃,金屬沈穩俐落色度揉入工業質感,混搭溫潤樸實的木料、編織品與皮革,打造出獨樹一格的都會家景。
Photos:Einat Dekel
由於斜屋頂結構使屋內高度最高達 6 米、最低卻僅有 2.4 米,於是局部利用挑高處導入樓板,增闢出孩子的遊戲室,並藉由挪移出入口,釋出一面無阻隔的高聳落地窗,大幅加乘了室內採光效果,為使自然光線流暢綿延至樓板下,特別選用龍骨梯與網狀防墜欄,克服陰暗侷促感受。
Photos:Einat Dekel
於是推開門扉時,樓板下對齊 2.4 米屋高,一致視覺水平穿梭至後院,縱向拉開屋內深度,並隨著步伐推向餐廳後,挑高的廚房與客廳垂直拉伸了空間,伴隨著和煦日光選擇大膽注入深沈色調,藉由明暗對比放大室內坪效,創造朗闊愜意日常光景。
Photos:Einat Dekel
Photos:Einat Dekel
Photos:Einat Dekel
Photos:Einat Dekel
Photos:Einat Dekel
設計團隊 Odelia Barzil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