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0日上午,台北市大同區華南銀行發生一起搶案,一名70歲的劉姓老翁持一把生鏽的美工刀,走向櫃檯低聲詢問行員:「有沒有錢?」隨即亮刀威脅。
雖然保全迅速出手制止,但劉翁趁機逃離現場。警方在20分鐘內根據監視器畫面鎖定其行蹤,並在延平北路將他逮捕。
劉翁落網後坦承犯行,並表示因為無家可歸、三餐不繼,希望藉此「進監牢吃牢飯」。士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劉翁無前科且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依恐嚇取財未遂罪輕判6個月徒刑,並可易科罰金。

圖片來源:canva
台灣老人犯罪人數上升
根據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教授鄧煌發做的調查,從臺灣內政部警政署(2006)的警政統計通報的官方資料顯示,台灣老人犯罪趨勢逐漸上升,尤其是60~64歲老人最為嚴重。
其中主要犯罪類型以竊佔罪(18.63%)最高,賭博罪(15.93%)次之,毀損罪(7.24%)居第 3 位,然後依序為駕駛過失罪(6.53%) 、侵佔罪(5.73%) 、竊盜罪(4.89%) 、偽造文書印文罪(4.62%) 、傷害罪(4.32%) 、妨害自由罪(4.24%) 、公共危險罪(3.50%)等,分別居第 4-10 位。反映部分長者因經濟壓力或生活困境鋌而走險。

圖片來源:canva
日本、韓國其實也有類似問題。面對高齡犯罪問題,各國已開始著手改善政策。例如台灣推動高齡者矯正教育,日本強化社區守望制度,而韓國則聚焦於改善老年貧困狀況。這些措施目的在於減少「高齡犯罪」對家庭、司法系統及社會信任造成的影響。
隨著人口老化加劇,高齡犯罪問題不僅挑戰法律體系,更凸顯弱勢族群的生活困境。如何透過政策與社區支持減少此類事件發生,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