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台灣面臨嚴重的少子化、高齡化問題,人口呈現負成長,而政府也有提出多項獎勵政策鼓勵生育,但依舊沒有改善少子化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台灣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呢?而我們又該如何改善這一現象?
經濟壓力與職場環境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經濟壓力是阻礙年輕人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台灣的職場環境對女性不夠友善,即使到了今天女性依舊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做艱難的選擇,更加劇了這一問題,楊志良建議,台灣應借鑒北歐國家的經驗,改善職場環境並展現對女性的尊重,提供三年留職留薪留年資假,以鼓勵女性生育。
國際間的政策
生殖醫師曾啟瑞曾提到,新加坡政府以低廉租金和長期居住權,提供國宅給年輕夫妻,吸引年輕人外也能鼓勵生育。他建議台灣政府也應該通過相關政策,提供友善的育兒環境,減輕年輕人生育和育兒的成本和壓力。
延伸閱讀:受黃仁勳影響?今年大學招生理工科系大爆熱門,政大名額使用率居然只有6成
而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黃閔照建議,應從經濟面鼓勵生育,例如韓國政府有針對夫妻生育第二、三胎時,提供「購房貸款優惠」的政策,並糾正、減少職場對懷孕婦女的霸凌,讓女性覺得懷孕是光榮的,而不是一件需要委曲求全的事。
生育年齡與認知不足
曾啟瑞醫師也指出,許多夫妻會因為經濟壓力,決定先賺錢再做生育計畫,但民眾普遍對生育最佳年齡的認知不足,容易錯過最佳生育年齡而面臨生育的難題,而女性卵子的最佳品質在32歲後開始下降,35歲後更是急劇減少。
延伸閱讀:少子化導致的缺工時代,他點出「這三現象」,職場思維「員工要走就走,人再找就有」已經是傳統觀念!
少子化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需要從不同的方面解決,以上所提到的經濟、職場、育兒環境都只是關鍵之一,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生育條件,緩解台灣目前的少子化危機。大家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
封面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