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男星黃偉晉因搭乘火車,被路人PO網公審「腿張太開」,隨後他親自發文回應,並製作了長達9分鐘的影片自證清白。然而,這起爭議也再度掀起了關於「男性開腿」的相關議題。
什麼是「男性開腿」?
Keep your tentacles to yourself on your way to the game. One body, one seat. #TransitTips pic.twitter.com/iZy9OvgLhr
— Sound Transit - 🚆 🚈 🚍 (@SoundTransit) October 18, 2019
在公共運輸上,時常可見部分男性坐下後下意識地張開雙腿,佔據超過一個座位的空間,導致周圍乘客的不便。這種行為被稱為「男性開腿」(manspreading,又稱 man-sitting),又被叫作「大爺式佔位」。
這一現象不僅在台灣,全球各地的公共運輸系統皆曾因「男性開腿」引發討論。2017年西班牙的女權團體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呼籲改善過度開腿的行為。隨後,馬德里市政府公開呼籲乘客,避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以過度開腿的姿勢佔用座位,影響到他人空間。
後續也有多國跟進,美國、日本也都在公共運輸上貼出相關宣導廣告,這不僅是一項交通禮儀的提醒,也逐漸演變成一種新興的性別平權運動。
延伸月讀:前世是拜金女郎?「芭比」神奇歷史紀錄全盤點,她究竟如何成為經典玩具天后?
「Riot Pant」用開腿對抗開腿
柏林藝術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Mina Bonakdar與Elena Buscaino,針對「男性開腿」行為設計出「防暴褲」(Riot Pant)。在褲襠上刺上「Stop spreading」(停止佔用)、「Give us space」(給我們空間)、「Toxic masculinity」(男性氣概有毒)等標語,讓穿戴者在遭遇空間侵占時,可以以同樣的開腿動作進行反擊。
延伸月讀:薪資不公!勞動部最新數據揭女性需「多做58天」才能追上男性
無病呻吟?男性開腿背後隱藏的社會不平等現象

對於「男性開腿」的議題,許多人認為過度小題大作,甚至將其解讀為一種「仇男」的表現。有些男性則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開腿」的行為,主要是因為生理結構的差異,男性的骨盆構造與生殖器與女性不同,因此自然需要更多空間來保持舒適。
然而,單以生理結構為理由卻忽略了背後的社會文化,男性在社會中通常被賦予更多空間與自由,這讓「開腿」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行為;相對地,女性從小則被教育要保持端莊、坐姿端正,這種性別差異反映了社會中的不平等。
「男性開腿」的爭議,核心問題在於個人舒適與公共空間使用權的平衡,若在不影響他人權益的情況下,開腿坐姿無可厚非;但若過度佔用座位,甚至影響到他人乘車體驗,就不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公共禮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