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家長可能對「傳染性軟疣」感到陌生,但這種由病毒引起的皮膚感染,常見於學齡前至國小兒童,透過接觸快速傳播,甚至會在兄弟姊妹間互相感染。醫師提醒,最近診間發現許多兒童出現「傳染性軟疣」,家長一定要多多注意!
一個傳一個!家長應提高警覺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傳染性軟疣」是一種由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的皮膚感染,會在皮膚上形成珍珠狀、有光澤的圓形丘疹,中央帶有臍窩狀凹陷。不少家長一開始看到只有一兩顆,可能不以為意,但隨著時間,丘疹數量可能快速增加,擴散到全身,甚至傳染給其他人,這種情況也讓醫生表示:「看起來超驚悚」

圖片來源:兒童感染科顏俊宇醫師臉書
延伸閱讀:超獵奇!日本鼎泰豐「草莓小籠包」,還有「這口味」,網笑:我要生氣了
「傳染性軟疣」主要透過皮膚接觸傳染,當孩子觸碰到受感染的皮膚或受到污染的物品(如毛巾、地毯),就可能被傳染。特別是學齡前至國小兒童(約1-12歲) 為好發族群,尤其是有濕疹或經常游泳的孩童,感染風險更高。醫師提醒,雖然這種病症一般來說不會引起疼痛或嚴重不適,且部分兒童的免疫系統可在一年內自行清除病毒,但若病灶持續擴散,還是應及早治療,避免影響生活品質。
抓一下可能導致大範圍感染
許多孩子因為好奇或癢感,會用手去搔抓患部,導致病毒透過指甲或手部傳播至身體其他部位,甚至傳染給兄弟姊妹或同學,造成更大範圍的感染。醫師強調,許多家長帶孩子到一般診所時,可能會被建議先觀察,但如果發現病灶數量明顯增加、分布範圍擴大,甚至影響孩子日常活動,應該盡早尋求皮膚科醫師診療,避免情況惡化。

圖片來源:pexels
治療方式有這些
醫師建議,當傳染性軟疣的數量較少時,可以採取「液態氮冷凍治療」,這種方式能有效破壞病灶,治療時間較短,也能減少病毒進一步擴散。若病灶較多,還可考慮其他治療方式,例如刮除治療、電燒、雷射、外用角質溶解劑(水楊酸、三氯醋酸)或免疫調節劑(Imiquimod),具體治療方式應依照醫師評估後決定。
避免感染一次看
醫師提醒,雖然傳染性軟疣可自行痊癒,但預防感染與擴散仍然是關鍵。家長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降低孩子的感染風險:
- 避免抓破丘疹
- 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孩子用手觸摸患部後再接觸其他地方。
- 避免共用個人用品:如毛巾、衣物等,確保個人物品分開使用。

圖片來源:pexels
醫師呼籲,家長若發現孩子皮膚上出現疑似「傳染性軟疣」的丘疹,不應掉以輕心,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避免影響孩子的健康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