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昨晚的地牛翻身嗎?台灣東部在昨(11)日晚間7點左右發生規模6.4強震,震撼全台,幾乎家家戶戶都「晃」了一圈,半夜也沒放過人,到了12日凌晨,台東海域又追加一顆規模5的地震。專家提醒,這一波地震活動可能還沒結束,大家這幾天真的要多留意。
延伸閱讀:Uber宣布「併購台灣本土車隊」全台計程車市場大洗牌

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12日凌晨0時01分,在台東縣近海再度發生規模5地震,震央位於台東縣政府北北東方約80.7公里,深度34.5公里,屬於淺層地震。
這起地震的最大震度達4級,出現在花蓮縣的石梯坪地區。其他震度分布也頗廣,從台東、彰化出現3級震度,到南投、雲林、嘉義、台中和苗栗感受到2級搖晃,甚至高雄、台南、宜蘭、新竹、新北等地也有1級微震。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接下來三天內,台灣仍有可能發生規模5到5.5的餘震,提醒大家不可以鬆懈;而前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則進一步指出,根據歷年資料統計,在未來一個月內,台灣再次出現規模6以上地震的機率其實不小。

至於昨晚那顆6.4的主震,郭鎧紋解釋,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的結果,深度約30.9公里,算是隱沒帶型的地震,地層朝東傾斜,因此深度略比常見淺層地震還深一點。
這一震的能量可不小!郭鎧紋形容,它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兩顆原子彈」,雖然這聽起來頗驚悚,但冷靜點看,未來出現比它更大的地震,目前機率大概落在5%左右。
這次地震也剛好是繼1月21日嘉義大埔規模6.4地震後,相隔約141天再次出現規模6以上的地震。照歷史資料來看,台灣平均每100天就會發生一場規模6地震,因此這次硬是「超標」多了41天。郭鎧紋也補充說,這些「超出的日子」可能會「補回來」,換句話說,下次的強震可能比想像中提早到來。
總之,地震來得快也去得快,但後續的餘震風險不容小覷。這幾天記得關好高櫃門、把易碎品收好,手機預警開著,多一分警覺,少一分驚慌!